达摩祖师的四部论著——《血脉论》《破相论》《悟性论》《四行观》,以及《六祖坛经》的最核心部分——智慧品、定慧品和坐禅品,阐述了空性、心的本性等极为高深的理论,对其具体修法则鲜有提及。如何将这些理论落实于实际修行,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即是从这一角度,对禅宗的证悟方法做一个简要介绍。
从内容上看,达摩祖师的法究竟是显还是密,是很难界定的。准确地说,应该是显和密兼而有之。在禅宗1500多年的历史当中,无以计数的修行人依靠达摩祖师的窍诀获得开悟。如果我们在修完前行之后没有机会修密法,那么通过这些窍诀也完全能够证悟。因此,这些法对我们来说也极具意义。
相比禅宗而言,密宗有一个优势,即具有四加行、五加行这样的基础修法。通过这些修法,可以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并且能忏悔罪业、积累资粮。若在此基础上再修一些高深的法,就很有希望获得证悟。实际上,禅宗本身也需要这样的修法,禅宗的很多高僧大德也讲过,具备了这样的基础才比较容易开悟。
除了前行的修法,密宗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上师瑜伽。这是极其关键且十分实用的一个修法。倘若在修达摩祖师的法的同时也修上师瑜伽,则证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禅宗的高僧大德们写过很多修法方面的论著,其中包括大家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两位大成就者——憨山大师和虚云大师。本文所讲的证悟之法,即是出自这两位大德的著作。
一、何谓证悟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证悟,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努力。
证悟也叫开悟、觉悟、顿悟等等。“悟”这个字,在禅宗、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等所有高深的法当中,都会反复强调。那么,真正的证悟到底是什么样子?憨山大师的著作中有几段话,将证悟阐述得非常清楚。其中一段是这样讲的:
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若一念妄想顿歇”。“妄想”,即内心当中善的、恶的等各种各样的念头。从高深的法或空性的角度来讲,出离心、菩提心也属于妄想。当所有的妄想完全停止以后,才有机会证悟。
其实,妄想不停止也有办法证悟,但按照禅宗和密宗的传统,或者按照它们的绝大多数修法,都是先把妄想停下来,然后再去认识心的本性。因为没有妄想时,离心的本性近在咫尺,能轻而易举地认识它。而内心妄想纷飞时,离心的本性有一定的距离,证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妄想停止了,是不是就一定能证悟?也不一定。比如,有人在打坐时可以保持很长时间没有杂念,但这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寂止、禅定,还不是开悟。又比如,所有的人和动物,都会在中阴阶段的某个瞬间,念头止息,如来藏现前。但如果生前没有修行,即使念头停止了,也无法认出如来藏。
“顿”,即顿时、突然间。用什么方法让各种妄想顿时停歇下来呢?显宗和密宗的一般做法,是通过修寂止将所有的念头逐渐停下来。《入菩萨行论》中专门讲过寂止的修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普通密法的气脉明点修法,强制性地让念头停下来。另外,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等法门,也都有各自一整套的修法。无论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令妄念停歇。
“彻见自心”,当念头停止的时候,心的本性会显露出来,我们便能彻彻底底地见到它。那心的本性是什么样子呢?
“本来圆满”,心的本性不缺少任何东西,法身的全部功德本自具足,所以是“本来圆满”。
大圆满之所以叫做“圆满”,就是这个原因。禅宗也经常用“圆满”来描述心的本性,在达摩祖师的论典及《六祖坛经》中都有提及。很多佛经里也讲,自性本来就是圆满的。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则将圆满阐释得非常细致清晰。
“光明广大,清净本然”,心的本性中没有无明,它本来就是广大无边的光明和清净。
很多人通过闻思都能从理论上理解佛的功德、法身的功德是圆满的,光明广大、清净本然听起来好像也明白一点,但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上,便搞不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了。
所以此处有一个重点,就是后面的四个字——“了无一物”,心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一无所有。这也正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
我们现在的心经常被各种情绪控制,但从来不会透过这些情绪往里面看。世间的一些智者、学者,如科学家、哲学家们,也不会突破各种意识向内观察。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虽然有潜意识、无意识等观点,但都是建立在阿赖耶识的基础上。情绪、意识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样子,谁都无从知晓。
而当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以后就会发现,原来心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空无一物。内在和外在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在根本不存在的虚空中产生。
我们眼中真实无比的外在物质,其实都不存在,都是感官的一种错觉。现在很多人也认为,最基本的粒子,也就是佛教所讲的微尘,可能都是不存在的。既然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都瓦解了,那还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
我们内在的情绪也是如此。不观察的时候,仇恨、欲望等情绪都非常真实;但若穿透其表面深入去观察,便会发现它们的根其实就像虚空一般。
这个时候,我们会深深地体会到空。实际上,掌握了空,就已经把核心和重点抓住了,其他的光明、清净等可以慢慢再了解。但如果空没有掌握好,则永远触及不到佛性、光明、清净的真实面目。
因此,证悟的唯一要领,就是要掌握“了无一物”这四个字。倘若对此毫无体会,那就不要以为自己开悟了。比如,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起一个念头,甚至拥有各种各样的神通等等,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外道、天人也有这些境界,中阴阶段的众生也有一些神通。其实这都是意识本有的潜在力量,在某种情况下显露出来而已,与证悟和智慧毫无干系。
假如我们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证悟,却又找不到人印证的话,也可以自己来印证。自己如何印证?很简单,看看自己打坐时是一个什么状态,先不要说光明、清净、广大无边等等,先要看自己有没有直接地、深深地体会到心的本性,感受到心与外在的虚空毫无区别。如果有这种状态,便可以确定这就是证悟。至于这个证悟达到了何种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判定,但至少是已经证悟了。
不过,我们在打坐时,也不能刻意地去贴“空”“了无一物”等标签,只有内心当中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是真正的证悟。
如果没有掌握“了无一物”,则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怎么解释都找不到一个重点,麦彭大师的大圆满中也是这样阐述的。实际上,证悟了“了无一物”,也就证悟了禅宗的本来面目,证悟了大手印,证悟了大圆满,证悟了中观,证悟了般若……这就是所谓的“一通百通,一悟千悟”。当然,证悟的深度是有差别的。
这就是“了无一物”。我们不必在外面的物质上进行观察,物质不重要,最关键的是观察自己的心。只有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体会到了无一物,才“名之曰悟”。
憨山大师的另一段话是这样讲的:
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
“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自心本来是什么样子?若没有掌握“空”这个重点,我们就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禅定修得非常好,内心没有任何杂念,也算是一种干干净净、寸丝不挂。但在这个地方,干干净净、寸丝不挂要理解为空性,即突破所有的执著和念头,接触到它们的本来面目之后,对自己、对名利,包括对解脱、对法等一切事物,都没有丝毫的执著,进入一种绝对空性的状态。
无论是干干净净、寸丝不挂,还是圆圆明明、充满法界,都要以空性为出发点,从空性当中去理解,否则找不到一个落脚点。因为真正到自己的体会中去找的时候,若是没有一个具体的空性感受,则什么是干干净净、寸丝不挂都没办法知道,光明、圆满、充满法界就更不知所云了。
大圆满中所讲的赤裸裸的觉知,就是此处的寸丝不挂。什么东西不挂呢?各种各样的执著和烦恼。尚未证悟的时候,也即在世俗的层面上,这些东西都存在;但在本质上,它们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在进行某些高深的大圆满法灌顶时,会要求男众把上衣全部脱掉,什么都不穿,以此来象征心的本性是赤裸裸的。
“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身、心、世界本来就不存在,也不存在任何妄想和情虑。
“即此一念,本自无生。”从表面上看,我们产生了某个念头;但若深入观察,它从来都没有诞生过。
就好比一张桌子,以肉眼来看,没人会说它不是一张桌子;但从科学,尤其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根本没有什么桌子。在我们眼中再真实不过的外在世界,都已被科学证明并非真实存在,因此,我们也无需对佛经中所讲的空性持有任何怀疑。不管是外在的物质还是内在的情绪,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了无一物。
“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真心”即如来藏、佛性,也就是上面所讲的空性。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上的一切,只不过是空性中显现出来的影像,虚幻不实,毫无真实性可言。
关于证悟,在憨山大师的著作中,还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去。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
“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去。”若想证悟,就必须把重点落于自己的内心当中,踏踏实实地去修。在内心没有任何体会的时候,先不要贴空性、光明等各种各样的标签。佛经里有很多类似的词汇,听起来也特别地“高大上”。自己毫无体会,却拿这些名词来形容自己的心,对证悟起不到任何作用。
“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也是关键所在。将内心的念头逼拶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何能做到呢?
念头一诞生,就立即抓住它,看它如何产生,从哪里诞生;当念头存在时,则直接面对面看它的本质,看它以什么形式存在;当念头消失时,立刻紧追过去,看它怎样消失,消失于何处。
就这样,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进行全方位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念头,就像狗仔队跟踪明星一样,寸步不离,不放过他们的任何动向。如此一来,就能把自己的念头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不让它们再出来捣乱。这种方法,在大圆满中是属于较高层次的前行修法。
“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用这种方法不断进行观察,久而久之,所有的念头就会瞬间停歇下来,这时便能完全了解、体会自己的内心,也即彻底见到心的本性。
“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 就像在十字路口看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一眼就能认出来,不会有任何疑问一样,见到自己心的本性时,一定会知道这就是心的本性,除此以外不可能有其他的本性。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在大圆满中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经常讲的“识心”也是这个意思,认识了自己的心,即是证悟。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如同喝水的人才知道水的冷热一样,证悟的感受只有证悟者自己知道,无法用语言向别人如实地表达,这种状态就是真正的证悟。
以上是对证悟的简要阐释。
那么,证悟了又怎样呢?获得证悟的境界以后,如果长期修下去,对我执将有很大的破坏。虽然初步的证悟不会完全断除我执,但它已经开始松动了。我执是一切烦恼的基础和根源,根基动摇了之后,我们对名利的贪欲,以及求而不得的那些仇恨、抱怨、恐慌等负面情绪,都会逐渐消减。
其实,即使没有佛教的理论,我们自己深入观察也能知道,种种烦恼都来自于我执。比如,为了满足我执的需求,自己会产生各种欲望;别人的所作所为损害了自己的些许利益,自己就会生气,等等。而且,由于强烈的我执,我们非常自私,经常为了一已私利置其他众生的感受和死活于不顾。所以,归根结蒂,一切烦恼都与我执息息相关,都是我执的衍生物。
当我执被空性撼动,各种烦恼亦随之减弱时,就像看到了日出前的曙光,我们从此便开始逐渐解脱。
二、证悟的分类
证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此处只介绍一种与实修有关的。引用的文字也是节选自憨山大师的著作。
(一)深的证悟
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别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
“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根据证悟的层次及程度,可分为深、浅两种不同的证悟。
首先是深的证悟。
“若从根本上做工夫”,不去观察外在事物,而是从内心下功夫,这叫做“从根本上做工夫”。
“打破八识窠臼”。“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我执),以及第八识阿赖耶识。八识的窠臼,意为八识的老一套。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顺着八识的老一套走,从来不曾突破它。但如果要证悟,不管是深的证悟还是浅的证悟,都必须打破八识的窠臼。
假如四加行、五加行都修完了,空性的理论也精通了,打坐时也非常平静,没有任何杂念,但不知为什么,这个平静的状态始终打破不了。此中的原因,就是一直停留在阿赖耶识上,没有突破阿赖耶识,也即尚未打破八识的窠臼。
“顿翻无明窟穴”。“无明窟穴”指无明的住处,它在哪里呢?就隐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证悟的时候,无明的窟穴刹那间就被推翻了。
“一超直入更无别法”。证悟的智慧所向披靡,它突破、超越了八识的窠臼和无明的窟穴,直抵法界也即空性。这个时候,除空性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法了。
“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这是利根也即上等根机的证悟方法,能证悟到很深的层次。证悟时也不需要花费很多功夫,仅仅听到几句话,或一些非常简单的原因,便可直接突破八识,顿时进入空性的状态。这种证悟的方式称为顿悟。诸如六祖惠能大师等很多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印度佛教的成就者,都是以这种方式证悟的。
(二)浅的证悟
其余渐修,所证者浅。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
“其余渐修,所证者浅。”另外一种证悟,不是忽然间大彻大悟,而是通过长时间闻思,花很多时间修四加行、五加行,最后才逐渐到达“了无一物”的境界。这种渐悟的方式,是我们普通根机者通常所采用的。这种证悟对空性的理解没有那么深,是一种比较浅的证悟,也称为初步证悟。
在渐悟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最怕得少为足”,最怕稍微有一点证悟的感受就满足了。这种人不知道上面还有什么境界,以为这就是最终的证悟。如果这时不再继续精进、努力,就会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甚至连仅有的境界也会失去。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切忌堕在光影门头”。“光影”,即从佛性、如来藏或者空性当中出现的影像。这就是前面所讲的“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中的影子。具体来说的话,这其实就是阿赖耶识。
稍微证悟了一点空性的时候,虽然对空性有了一定的感受,但这个感受是属于意识的一种“意象”,实际上仍停留在意识的层面。譬如,我们想一件事情时,意识中会出现与所想的人或环境类似的像,这就叫做“意象”。
由于此时的空性境界是用意识证悟的,仅仅处于一个空性的“意象”状态,体会不深,也不太清晰,因此憨山大师说,千万不要停落在这种光影的门头上。这个时候如果不往里走,基本上都是停留在意识上面,最多也就到阿赖耶识层面。所以,此时要更加努力地去突破它们。
大圆满中将不同程度的证悟分为“觉”和“受”。“觉”即深的证悟,也就是突破所有意识,直接进入甚深的空性境界;“受”是浅的证悟,虽然通过打坐感受到了空性,但因为是用意识感受到的,所以程度不深。
“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为何不能堕在光影门头?此时虽然证悟了,但证悟的层次很低,还没有突破八识。没有突破八识也可以证悟吗?可以的。正如前面所讲,此时看到的是一种空性的意象,还不是空性的本质。一地的时候才能看到本质,之前是看不到的。所以,这样的证悟仍有造作的成分,尽管证悟了,但全都是“识神边事”。“识神”即意识或心,并非智慧。心感受到了一点空性,也就是在心里出现了一个空性的意象而已,这都是意识或阿赖耶识的状态,并未突破八识。
“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这个时候,如果把空性的意象当成真实的法界、真实的佛性、真实的空性,认为自己已经证悟了,就如同把盗贼认作自己的儿子一样。
为什么?因为若把此时的感受当作究竟的境界,便不会再精进,如此一来,此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证悟。这不就像自己的空性境界被盗贼偷走了一样吗?
这些文字具有极深的内涵,只有真正的成就者才能讲出来。我们不要以为汉传佛教没有大圆满、大手印,其实这就是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祖师大德们的这些金石之言,唯有依靠内在的证悟,或者十分熟悉大圆满、大手印等法门的人,才能了知其背后的真正含义。
禅宗有很多这方面的有趣公案。当年,永嘉大师去参见六祖惠能大师,六祖仅凭二人的几句对话,就印证了永嘉大师的证悟境界。对没有修证的人来说,只听到这样的几句话,很难判断他人是否证悟。如果妄说别人证悟了,那就会指错路,毁人慧命,这个责任是相当重大的。然而,像六祖惠能大师这样的成就者就不同了,在简简单单的几句交谈中,就能判定永嘉大师的真实见地。
三、证悟的方法
证悟的方法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实际的方法,即使非常了解证悟及其深浅之别,也都毫无用处。
证悟的方法有很多,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等密法,都有各自一整套的方法,它们与禅宗的方法有同也有异。达摩祖师也曾说,入门有很多方法和途径,无论通过哪一种,最终都能获得证悟。
此处主要介绍两种禅宗的证悟方法——虚云大师所讲的“看话头”,以及憨山大师所讲的“观察妄念生灭”。
(一)看话头
看话头通常也称为参话头。虚云大师说,自宋朝以后,大部分禅师都是通过看话头的方法证悟的;而宋朝以前的很多人,则是用非常简单的方法直接顿悟。
1.什么是看话头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沈、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说话之前是什么呢?当然是还没有说话的时候。
“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比如,念“阿弥陀佛”这句话,还没念的时候,就叫做话头。禅宗的这个方法,就是先念几句“阿弥陀佛”,然后停下来。这时,前面的几句念完了,后面的一句还没有念,停顿的这个时刻就是话头。
“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口中念,心里也念,心里尚未出现这个念头之前,即是所谓的话头。
“一念才生,已成话尾”,口中念“阿弥陀佛”时,心里已经有了这个念头,此时便是话尾了。
“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沈、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什么念头都没有产生,所以叫做“不生”。那“不灭”是什么?比如先念几句“阿弥陀佛”,后面的还没有念之前,立即停下来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时,不掉举,即没有杂念;不昏沈,没有昏昏沉沉的;不着静,不执著平静的状态;不落空,没有落入寂止的无记状态,这就叫做“不灭”。
“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单单的的”,即真正的。“回光返照”,是禅宗常用的一个词,本意是指太阳落山时,由于光的反射作用使天空短暂发亮;禅宗的意思是说,心不要像平时那样一直往外看,要往里看,也就是心自己看自己。时时刻刻、真真正正地以心看心,这个“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者叫做“照顾话头”。
那么,这个“不生不灭”就是证悟了吗?这只是一种证悟的方法而已,不一定是证悟了般若空性。
如果是根机高的人,在前面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后面还没有念的时候,突然停下来看心的本性,便能顿然突破八识的窠臼,直接进入心的本性当中。这种情况,确实是一参话头就证悟了。就像《金刚经》中所讲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也真的不可得了。
但若是根机不够高的人,在前面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后面还未念时停下来看自己的心,则什么也看不到,完全是杂念纷飞。这不是不生不灭,而是掉举。即使不掉举、不昏沉,处于没有任何念头的平静状态,也不等于证悟了空性,只不过是一种停留于阿赖耶识中的寂止状态。虽然这种状态也是一种不生不灭,但并非般若的不生不灭。不过,通过这个相对的不生不灭,也可以逐渐证悟到真正的空性。就像爬楼梯时,脚在台阶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走一样,这个方法就是一个阶梯,能够让我们离心的本性稍微近一点。
所以,禅宗的参话头,就是在念与念之间看心的本性,看到的状态就是这两种。
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得到五祖的衣钵逃往南方时,一位名叫惠明的出家人追上了他,惠能大师以为他要抢衣钵,其实他是来请法的。惠能大师对他讲了一句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说,过去的善恶之心过去了,未来的善恶之心还没有生起,就在这个当下,即是你心的本性。惠明听后,恍然大悟。
六祖的法属顿悟之法,是极其高深的法门,只有少数人才能通过这种方法开悟。后来的禅宗修行人虽然学的也是顿悟之法,但因为根机不够成熟,所以在实际操作上,还是要按照神秀大师的渐悟法门,逐渐获得证悟。
参话头是一种很好的证悟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但我们也不要以为看个话头就能顿悟,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现在的修行人,各种各样的理论听了不少,但修行时极有可能停留在阿赖耶识上。不过,进入了阿赖耶识状态,也就如同踏上了阶梯,再往上走几步,便可以证悟了。
2.如何看话头
“看话头”具体怎样操作呢?虚云大师是这样讲的: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初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地用你的功好了。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如同年老体弱的人需要借助拐杖才能行走一样,虽然疑情本身不是证悟,但它是看话头的“拐杖”,在这个阶段必须依靠它。所以,看话头时要先发疑情。
“何谓疑情?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疑情”是什么?前面念了几句阿弥陀佛之后,如果问:“谁在念佛?”每个人都知道是自己在念佛;但若进一步问:“你在念佛,那你有没有想过,是用口念,还是用心念?”如果是用口念,那睡着以后口还在,为什么不念呢?这就说不通了;如果是用心念,那心又是什么样子?
这便是此处的重点。“疑情”即怀疑、疑问。对什么有疑问?对“心是什么”有疑问。用口念佛还是用什么念佛都不重要,等你说“是我的心在念佛”时,就会进一步追问“那心又是什么?”要问谁呢?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利用疑情的拐杖,最终把问题归结到“心是什么”上。
“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但心是无处寻觅、无法捉摸的,因此,一问到“心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便一头雾水。世上的人都不知道心是什么,科学家不知道,哲学家也不知道。一般的修行人也仅仅在理论上懂得一点,实际上也并非真的明白。
“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谁”这个字,是重中之重。
我们打坐的时候,心是什么状态自己要清清楚楚,这在藏传佛教中叫做观察修。《定解宝灯论》中讲了观察修和安住修两种修法。安住修针对的是上等根机者,他们不需要做任何观察,一看自己的心就能立即开悟。这种修法的层次很高,一般人用不上。观察修的层次虽然没有那么高,但非常实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接地气,所以这种修法特别适合普通修行人。此处所讲的“看话头”就是一种观察修的方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打坐的时候,内心十分平静,但有可能会一下子陷入无记当中,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拄起拐杖——发疑情。否则,长时间处于这种寂止的状态中,自以为是在修行,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智慧的成分,仅仅是一种平静而已,起不到任何作用。对于年老体弱的人来说,拐杖很重要,能有助于行走时不会摔倒,但到达目的地以后,就无需拐杖了。同样,发疑情不是修行的核心,但它能让我们避免落入无记的状态。当看到心的本性后,也就不需要发疑情了。
“轻微的疑念”,就是不要离开平静的禅定状态,同时稍微提醒一下自己:“这个念佛的是谁?”如果之前没有念阿弥陀佛,那就问“心是什么?”“心是什么样子?”或“心在哪里?”
例如,在五分钟或十分钟的打坐过程中,发完疑情就要专注地看心。时间一长,比如一两分钟以后,疑情就会失去。这时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会出现很多杂念;另一种情况,若是禅定功夫比较好,则会陷入无记的寂止状态中。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用轻微的疑念把它拉回来,继续以心看心。在之后的一两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当中,都要始终保持以心看心的状态。
在整个打坐过程中,这种侧面的监督非常重要。但这也并不是说,从头到尾都要问念佛的是谁、心是什么样子。因为再轻微的念头毕竟也是妄念,是最终要超越的东西,所以问完问题之后就暂时不需要它了。
那么,轻微与否如何来界定呢?假如完全离开了平静的状态,就像日常生活中那样,产生一个很粗大的念头来问:“到底心是什么?”这就是不轻微;如果心还保持着平静的状态,同时稍稍问一问心是什么,这就叫做轻微。
“但不要粗,愈细愈好”。“细”和“粗”,与上面所讲的轻微和不轻微是同样的意思。不离开平静的状态来问,即是“细”;反之,就是“粗”。
“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要随时随地照顾好自己的疑念,不能让它丢失。
《定解宝灯论》中所讲的观察修就是如此。当禅定失去智慧,变成普通禅定的时候,就要去观察。实际上,这个观察就是问自己心是什么,这个时候不能用中观等很多理论去观察,只用一个轻微的、简单的提问即可,否则就不是打坐修行了。
“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像流水一样不断地去看,看什么呢?看心的本性。这个时候,始终处于一种非常平静的禅定状态,只有“心是什么”这样一个轻微的念头,不产生其他的念头,所以叫做“不生二念”。
“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如果疑念还没有消失,仍在发挥作用的时候,那就不要再问了,“不要动着他”,否则根本无法静下来,也没办法进行观察。如同向一个人不停地提问题,却根本不给他回答的机会。这在禅宗里被称为“头上安头”。
“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提起”就是再问。如果疑念不在了,就再轻微地问一问“心是什么”或者“心在哪里”,若是念佛的话,则问“念佛者是谁”。
虚云大师说,话头是很多的,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等,但绝大多数话头都是用念佛,因为念佛在汉传佛教里很普遍。其实也不一定要用念佛,比如用“心是什么”“心在哪里”等,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初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地用你的功好了。”
“静中”,即打坐,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坐上修;“动中”,就是在生活当中修。在生活中当然也可以修行,但并不是那么容易。在尚未具备这个能力时,坐上修肯定比动中修更好。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自己不想打坐,就拿“我要在生活中修行”作为借口。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产生动和静谁好谁不好、谁得力谁不得力的分别念,尤其在打坐的时候,不要管这些,一心一意地用功就好。
以上即是第一种证悟的方法——参话头。虚云大师讲得非常到位,不过如果平时不打坐,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到位和不到位,自己有经验才会有体会。虚云大师讲的基本上都是白话文,意思比较清楚,但其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我还是做了稍许解释,否则没有禅修经验的人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
(二)观察妄念生灭
这是憨山大师所讲的证悟方法。
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
“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这句话的前面是“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勘破”,是看穿、看透的意思;“觑”,指特别注意地去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妄念生起和消失时,用自己的心专注地去看,这样就能看透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空性中显现出来的影像。
“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念头生起时,看它从哪里生起,来源是何处;念头消失时,又看它消失于何方。
这与大圆满中较高级别的前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除了“起”和“灭”,大圆满前行里还有一个“住”,即观察当下的念头是什么样子,它在什么地方,是如何存在的。从起、住、灭或者生、住、灭三个方面来观察,这其实就是前面所讲的,把妄念“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
“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把妄念逼到山穷水尽、无处遁形时,直接去看它,就能立刻看到它的本性。不管是善的妄念还是恶的妄念,都要这样去看。也许一次看不到,两次看不到,但总有一天,一定能看到心的本性。
在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看心的本性时,一些粗大的念头,例如生气、愤怒等,不太容易停下来。但很多细微的念头,一关注它,它自己就消失了,再也不会出来,这是不是叫“一拶粉碎”呢?当然不是。这是妄念的规律,妄念本来就是这样的。
“一拶粉碎”有什么不同呢?它其实是这样一种境界:在看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并没有中断、消失,与此同时,透过这个念头看到了它的本质。念头的本质是空性的,而念头就像海市蜃楼一样,在空无一物的虚空中生灭。此时,念头就像一个完全透明的东西,里里外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全都是空的。
这个时候,既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念头是空的,同时又能体会到它的显现和运动,这就叫做“现空无别”或者“缘起性空”。缘起,就是念头没有间断;性空,是指看到了它的本性。而空性这一部分的感受,在此刻尤其强烈。
所以,不能将“一拶粉碎”与妄念的规律相混淆。“粉碎”不是让妄念消失,而是透过妄念看到它的本质是空的。既然它的真实性粉碎了,那它的现象也无需去粉碎,因为这时现象已经无法产生任何影响了。
“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我们所有的世界观已经开始从根本上松动、瓦解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跟随自己的念头流转,也不要让它延续下去。“随他流转”是普通人的状态,产生一个念头之后,根本不去控制,只是跟着它走,越想越多。
与虚云大师所讲的参话头一样,憨山大师的这种方法,也相当于藏传佛教中的观察修,或者叫观修。这种观察修的方法,在藏传佛教的《六中阴引导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上师让弟子观心的本体,说:‘在直视之中,一心不散、无有所修,清澈、明然、赤裸、凝然安住在觉性的虚空界中。当安住时,观住者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法,接着放松休息,再明然安住,直观当时的心识,看心的本体究竟是怎样的,让自己的心直观自己,是清澈澈的一个明性吗?还是一无所有的一个空性?是一个可识别的法吗?反反复复来观,要带来一个体验。’”
“接着,(上师)让弟子寻找心:坐姿、看式如前一样,心要明然安住在前方的虚空中,今天认真观一观所安住本身的这个法到底是怎样的。观一观安住者与所安住的心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是两个,那么需要有两个心,结果一个成佛时另一个需要漂泊轮回。观一观真是两个吗?妥善作个决定。如果只是一个,那么这一个是心吗?看看所谓的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法,是独自存在着吗?从外境上寻找不可能得到,就以观起此念头者的识本身来寻觅,以直观修者的识来寻找。看看实际上真有所谓的一个心存在吗?如果存在,就需要具有形状,形状到底是怎样的?直接观察来寻找,看看它到底是圆形、四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哪一种形状?观出一个结论。如果说:不管怎样(心)都是存在的,那么请将它的形状展示给我,如果说无可指示,无可指示的形状可能有吗?就这样用形状来直指空性。再进一步让弟子追溯(心)以什么颜色、大小、方隅而存在。如果说:这一切都不存在,那么就要察寻它是一无所有的一个空性吗?如果说是一无所有的一个空性,那么依靠一无所有的空性怎么能知道修行呢?又怎么能说‘没有得到’呢?如果一无所有,那么生嗔者到底是什么?难道没有认为心不可得的一个想者吗?凝然直观这个想者,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法,如果不可得,那么认为有的想者之识是心吗?认真观一观。如果是心,那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法?倘若存在,也就需要有实法、有颜色,它可带走吗?如果不存在,那就像无有思维的尸体一样,难道没有一个忆念者吗?因此,观有无的界限到底是怎样,一定要得出个结论。”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仅仅是一种观察方法,并不是说体会到自己的心没有颜色、形状等就是证悟了。麦彭大师在《定解宝灯论》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分析:
“若察心形色,生住去处时,未见思证空,法理极甚深,此乃大歧途。”有些人在观察自心时,没有发现红色或白色等颜色,圆形或四方形等形状,也未见到心的最初生处、中间住处和最后去处,便认为自己已经证悟了心的实相为空性。其实,诸法的实相之理极为深奥,如果不以强有力的窍诀要点详细观察,仅凭这些就断定自己已经开悟,则是极大的歧途。
“心非有色故,非能见色等,仅未见认为,证空极荒谬。”自心原本就不是有形有色的东西,因而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也无法见到心的形状和颜色。假如只是由于未见到心的形色,便认为已经认识或证悟了离戏实相空性,那简直太荒唐了!
“百观人头上,不能见畜角,若未见彼说,证空皆易证。”譬如,成百上千次、反反复复地观察,也不可能看见人的头上有牲畜的角。若是因为未见到角而说已经证悟了人头为空性,则谁都能轻而易举地证悟甚深空性,就连愚笨的牧童也无需精勤便可证悟,从而获得解脱。由于具有诸如此类的过失,因此这是极不合理的错误观念。
既然如此,这些观察又有何用?“故以理分析,若见真实相,彻知心如幻,本体无实有。”所以,通过观察心的形色、生住去等理证而进行分析,如果依此真实无谬地现见了心的实相,破除心房,便会彻底了悟自心现而不灭如幻、本体空性无实、觉空无二无别的本性。
那什么是正确无误的证悟呢?“时如视前空,自心正动念,亦空之定解,必然深深生。”那时,就像直视自己正前方的虚空一无所见一样,自己的这颗心没有任何所见,空而显现动念,并且正在起心动念时,也是离戏之空性。从内心深处毫无疑义地生起这一定解。因此说,必须要证悟缘起空性、明空或觉空无二无别的本义。
麦彭大师又说:“告诉探究真性的人们:所谓见到心的本来面目,就是要通达自心是无生的。如果确定心是无生或本来清净的,此觉悟称之为证悟心是无基、离根的。当对自心无生产生定解时,就会发现自心原本就是无生,而不是现在变成了无生。”
以上是禅宗证悟的两种具体方法,以及与之类似的藏传佛教的观察方法,这是针对下等根机即普通人的证悟之法。从宋朝到现在近1000年的漫长历史中,有无数的禅宗修行人证悟了心的本性,虽然其中也有顿悟的上等根机者,但绝大多数都是凭借这两种方法开悟的。像我们这种普通根机的人,无法通过高深的顿悟之法开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逐渐获得证悟。因此,这些方法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
不管是修大圆满还是修禅宗,与自己是出家在家、男女老少等身份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对上师三宝、对法有足够的虔敬和信心,再加上有扎实的前行基础,依靠这些方法,不断地发起疑情,不断地观察自心,就一定能见到心的本性。
见到心的本性时,我们怎么知道它就是心的本性呢?一定会知道的。我们现在没有证悟,是从下往上看,不太清楚上面到底是什么情况;而证悟了以后,是由上往下看,所有的区别都会清清楚楚。如同前面所讲的那个比喻,在十字路口见到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一眼就能认出来,不会有任何疑惑。父亲是谁呢?是空,空就是唯一的标准。
另外,在证悟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理论上早已精通了,打坐时心也很平静,各种条件都具备,但就是突破不了意识的层面。就像万有引力会让任何东西都落回地球一样,似乎有什么东西牵引着自己,一直不让自己突破。
按照密宗大圆满中的方法,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
第一,积累福报。有些人认为,世俗福报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不然,若是用对了地方,福报便是一种有益的助缘。就好比有人觉得钱特别有用,有人却觉得钱是万恶之源。钱有没有用,要看把它用到什么地方。假如是拿去做一些对大众、对社会有害的事情,那钱就变成了帮凶;如果是用到吃喝玩乐上,则没有太大的意义;倘若是用在慈善、利他等事情上,钱的价值就非常大。
虽然福报本身不是智慧,但它可以令智慧产生、增长。五加行中的曼荼罗的修法,就是为了快速地积累福报。另外,七支供也是一种殊胜的积累福报的修法。
第二,忏悔业障。如果一直突破不了理论的层面,就说明自己的业障深重,需要忏悔。五加行中的金刚萨埵修法,就是专门清净业障的方法。
第三,修上师瑜伽。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要修上师瑜伽,也就是祈祷上师三宝加持,通过他们加持的力量令自己开悟。
在四加行、五加行的基础尚未打好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地去学修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等高深的法,其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要回过头来,在这三个基础修法上面下功夫。
四、证悟的误区
在证悟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修行走入歧途。在虚云大师的著作中,提到了修行中的两种误区。
(一)第一种误区
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入歧路。
这时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香板打下,马上满天云雾散,很多会因此悟道的。
这时清清净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觉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乱,即是定)。
“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入歧路。”这个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这个时候”是指什么呢?这一段的前面说,修禅宗寂止的法,在根本没有功夫的时候,还离得很远;但稍微有一点功夫时,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时很容易“跑入歧路”,也就是走到错误的道路上。这里提到了两种情况。
第一,“这时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轻安”,是指打坐时身体非常舒服。刚开始打坐时,不是腰酸就是腿痛,浑身都不舒服,内心也比较烦躁;但打坐时间长了以后,身体就会感到特别轻松舒适,内心也非常放松。“清清净净”,是指这个时候心里没有杂念,这种状态用“清净”来形容也是可以的。“觉照”,即疑情或者智慧。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拥有了一定的禅定功夫时,会感到非常清净和轻安,如果这时稍稍失去疑情或智慧,便会立即陷入轻昏的状态,也就是堕入无记的禅定当中。
“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香板打下,马上满天云雾散,很多会因此悟道的。”禅宗修行人在打坐时,会有一个像管家一样的人在旁边监督,如果看到坐禅的人瞌睡或陷入轻昏,便一香板打下去,他“马上满天云雾散”,立即从轻昏的状态中出来。很多人都是因此而证悟的。
第二,“这时清清净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这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大同小异。
通常来讲,“清清净净”和“空空洞洞”大都是用来形容空性、如来藏或者心的本性,但此处是指没有任何杂念。所以说,如果没有一点修行经验,单从文字上很难辨别它们的真实含义。
这个时候内心清清净净、空空洞洞,没有什么杂念,但如果失去了疑情,便落入了无记。虽然从表面看,无记和证悟一样,也是十分清净的状态,但不管在这种状态中修多长时间,都不会得到任何结果。这里用两个比喻,即“坐枯木岩”和“冷水泡石头”来形容这种情况。
禅宗有一句话,叫做“枯木岩前差路多”。山上的枯木下面有很多条路,就像一个十字路口一样,不认识路的人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刚刚开始修行时,还没有什么禅定能力,心根本静不下来,此时,离十字路口尚远。而当有了一定的禅定功夫,就会走到一个岔口。此时如果没有觉照,便会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再继续往前走,或者会走到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冷水泡石头”的意思是,石头在水中浸泡得再久,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比喻禅定如果陷入了无记状态,哪怕修得时间再长,也无法获得证悟。藏传佛教里也有类似的比喻,如《定解宝灯论》中云:“无有胜观之明分,如石沉海平庸住。”堕入无记状态中的禅定,就像沉入海底的石头一样,成千上万年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觉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乱,即是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提”,也就是用智慧或者疑情来摄持禅定,不要让它陷入无记的状态当中。
另外,还有一种与上面相似的情况,虚云大师是这样描述的:
空亡无记者,如我们现在坐香,静中把这话头亡失了,空空洞洞的,糊糊涂涂的,什么也没有,只贪清净境界,这是我们用功最要不得的禅病,这就是空亡无记。
“空亡无记者”,什么是“空亡无记”呢?
“如我们现在坐香,静中把这话头亡失了,空空洞洞的,糊糊涂涂的,什么也没有,只贪清净境界”。“坐香”即打坐。以前没有钟表,都是以燃香来计时,所以打坐又称“坐香”。这句话是说,我们打坐时,在平静的状态中把话头丢失了,堕入了一个没有念头、空空洞洞的境界。这不是突破了阿赖耶识、证悟空性的空空洞洞,而是停留在阿赖耶识上没有粗大念头的空空洞洞。这是一种糊糊涂涂的、什么也没有的状态,是一种毫无用处的无记禅定,而我们却不知道,只去贪著这种清净。
“这是我们用功最要不得的禅病,这就是空亡无记”,这是我们修禅时最大的问题,叫做“空亡无记”。
以上是修行的第一种误区。我在达摩四论和《坛经》的释文中,也多次强调过这个问题。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修禅的人一定要知道。
(二)第二种误区
下面这种情况,在禅修时也会经常遇到。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着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看见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着它,便碍不到你。”此处的“受用”,是指禅定的功夫、感受。在修禅获得稍许感受时,各种各样的境界会很多,讲也讲不完。比如,在禅定的过程中,有时会看到各种佛菩萨的化现,如本尊、阿弥陀佛等等;有时又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这个时候如果不去执著这些感受,就不会对自己的修行形成障碍。
“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世俗中有一种说法,叫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意思是说,如果见到怪异的事物,能够镇定自若,这些怪异的事物自然就会消失。
“虽看见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即使看到妖魔鬼怪来侵扰,也不必管他,更无需感到害怕。
在禅定中看到妖魔鬼怪,若是内心不为所动,一直保持平静的状态,那这些妖魔鬼怪就会自生自灭,根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哪怕是看见释迦牟尼佛亲自来给自己摩顶授记,也不必管他,不要心生欢喜,只管往前走自己的路。
这与藏传佛教中所讲的一模一样。藏地有一个公案,冈波巴大师依止米拉日巴大师的时候,打坐修气脉明点,经常能看到佛的坛城,甚至隔几天就会看到不同的佛的坛城,如五方佛、各种本尊等等。他便去请教米拉日巴大师。米拉日巴大师说:这是你自身气脉明点的缘故,看到了没有什么功德,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你不执著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一些基本解决方法都是一致的。
但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应对这些问题。譬如,在禅定中看到一个恐怖的东西,便会惴惴不安,担心它会不会是一种魔障;晚上做个好一点的梦,就会沾沾自喜,好像自己马上就要成就了。这些事情本来没有什么,但若去执著它,就会令自己的修行走火入魔。
以上两种误区,修行人一定要充分了解并加以重视。如果走进了这些误区,我们的修行就会走向歧途,令所有的努力都白白浪费。
五、结语
以上即是达摩祖师禅宗窍诀的具体修法。假如有机会听闻大圆满法,我们就会发现,除了上面所讲的内容以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大圆满也没有更多东西了。除非是传授大圆满的上师有特别的加持等,但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就只有这些内容。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所有成就者的境界都是毫无差别的,因而他们所表达的文字也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方法上稍有不同。因此,这些内容,字字句句都像如意宝一般,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虽然佛教中的慈善布施、八关斋戒等修行,我们也要去行持,但这些事情谁都可以做,其他很多宗教或者没有信仰的人有时也做得非常好。而佛教这些深奥的见解和修法,若是没有修证,则很难了解其深度和真正的价值。如果缺少了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尤其是涉及到心的本性的修法,大乘佛法就失去了真正的、核心的意义。
当我们开悟的那一天,再回头看看这些文字,一定会由衷地认为,憨山大师、虚云大师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上师。当初惹琼巴尊者依止米拉日巴大师的时候,还没有证悟。他去印度修学之前,问米拉日巴大师:我何时可以摄受弟子弘法利生呢?米拉日巴大师说:当你真正视我如佛的那一天,就可以摄受弟子了。这说明,只有当自己真正体会到这些法的意义时,才会对讲述这些话的人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评价,并且对这些法也有一个新的认知,明白它们的的确确就像如意宝一样。尽管以如意宝为喻,但世俗中的如意宝与这些深奥的法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因此,这些弥足珍贵的法宝尚存于世,我们也有条件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听闻、阅读,并且有机会去亲身体悟,这是何等的福报!虽然我们平时也拥有一些名和利,但那些转瞬即逝的世俗福报并非真正的福德。作为心向佛道、欲求证悟的修行人,一定要珍惜这个机缘,尽心尽力地去修持。
慈诚罗珠于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