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文中,我们分析了外在的物质世界,本篇将进一步探索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与物质世界一样,精神世界也可以分为世俗谛和胜义谛。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一切感知,以及意识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就是精神世界的世俗谛。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无论开心或者悲伤,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但是,如果以为这就是精神世界的真相,那就错了。

实际上,这些不过是精神世界的表面现象,而非它的本质。在学习佛教的缘起性空、中观等内容时,必须要分清楚世俗谛和胜义谛,否则便会导致一些没有必要的误解及认识上的混乱。

一、“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含义

“万里无云万里天”是禅宗的一个偈语,无论禅宗还是大圆满、大手印,都用它来比喻我们心的本性——如来藏。这句话具体要表达什么含义呢?

这里的“万里”指人、动物等所有众生的精神世界。虽然称为万里,但并不仅仅指一万里,而是表示范围非常之广,无边无际的意思。

“云”指我们的烦恼,以及种种情绪、思维、善恶的念头。

“天”指的是心的最深处,也即心的本质——佛性。就像空中乌云密布时,从地面望不到蓝天;乘飞机穿过云层后,才能看见纯净、深邃的蓝天。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地面上看到的并不是天空的本来面目,万里晴空才是它的真实状况。“天”在这里就是比喻为心的本来面目。

二、众生心中有如来藏

(一)无论佛出世与否,如来藏恒常不变

大乘佛教有一部举足轻重的佛经《大方等如来藏经》,简称《如来藏经》。它有汉文版和藏文版,两个版本几乎可以逐字对应上。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和弥勒菩萨的《宝性论》,这两部著名的论典阐释的就是这部经的思想。此经中明确提到:任何人读诵、抄写,或者抄写后赠予他人,都有无量的功德。所以希望大家去认真阅读全文。

《如来藏经》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颂词:“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间也好,不出现也罢,一切众生心中的如来藏永远都存在,不会改变。

这就说明,众生的如来藏与佛陀的出世没有关系。佛教并不认为,如来藏是释迦牟尼佛或其他某个佛创造的。释迦牟尼佛于2500多年前出世,但5000年前、一万年前,甚至一百万年前的众生和我们一样都有如来藏。佛陀出世前和出世后,众生的心的本质没有任何变化。

譬如,水在寒冷的冬季结成冰,在炎热的夏季又融化成水,但它的本质始终都是水,只是表面的形式随着外界气温的起伏稍有变化而已。同样的道理,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我们不懂得缘起性空,也不知道如来藏;佛出世之后发现了这些,并且让我们也懂得了。但无论我们知道与否,这些仅仅是精神的表面变化,精神的本质并没有丝毫不同,我们的如来藏从始至终一直存在。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与此类似的句子,在其他佛经中也可以找到,如《佛说稻秆经》中就有“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此处的“法性”指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不虚”等。在大乘佛教中也讲“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它是解释这个世界的本质。佛教从来不会说: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佛主宰这个世界,云云。佛只是发现了世界的规律及其真相,然后将它解释给我们,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所以,“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那么,为什么说众生心中有如来藏?佛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佛亲身经历了从众生转变为佛的整个过程。

举个例子:将一桶浑浊的水静静放置,不去搅动它,水中的泥沙会慢慢沉淀,最终变成非常清澈的水。如果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过程,那么我们根本不会相信一桶浑浊的水可以变得如此清澈,但因为我们看到过,所以我们会选择相信水的本质是清澈而非浑浊。同样,如今我们是六道轮回里的众生,内心犹如一桶污浊的水,充斥着许许多多的烦恼和执著,因而根本无法感受到佛性、如来藏的存在;而且,我们也从未见过,一个人的内心从愚昧、下劣逐渐转变成佛的智慧,因此很多人会无法相信这个观点。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佛经历了全部的过程。起初他的心也是污浊的,后来通过修行才逐渐变清净。所以,佛有资格告诉我们:心的本质并非这种糟糕的状态,我们现在具足贪嗔痴等烦恼和无明的心,就是佛的智慧。这也是密宗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目前我们仅仅是理论上略知一二,还没有亲眼见证这个转变的过程,因此仍然会感到难以接受。例如,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冰融化的过程,因此他很难相信一个坚固的东西居然能化成液体。就像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那里的城堡等各种建筑全都是用冰雪雕刻出来的,倘若我们跟这个人说,那些城堡都是液体,他肯定无法相信。液体怎么可能变成一栋楼?不可能!但实际上,在灯光映照下美轮美奂的冰雕,其本质确实就是水。即便城堡再逼真,也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水。然而,对于没有见过冰融化成水的人来说,就会感到难以置信了。

所以,要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如果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但如果因此而排斥佛法,甚至产生误解乃至诽谤,那么这个法不但没能帮助他们,反而会导致他们造罪。考虑到这些众生的未来,密法就要求:只能讲给能接受的人,对不能接受的人则不允许讲,要保密。不仅密宗,禅宗也同样如此,达摩祖师在《悟性论》中明确写着:“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对于深奥的内容,大乘佛教一向要求:发现对方能够理解,便可以讲;反之则不讲,而去讲他能够理解的、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善恶因果等。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没有一次性讲完全部佛法,而是转了三次法轮,难度逐次提高,就是因为考虑到众生根机的成熟程度。

(二)烦恼即菩提,心的本质即是佛

如上所述,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的智慧。而我们的心与佛的智慧,两者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浑浊的水,一个是清澈的水。

那我们是不是要把浑浊的水倒掉,再去打一桶清澈的呢?不需要。但小乘佛教及部分大乘佛教的经典中却说:先断掉所有的烦恼,然后获得佛的果位。这就相当于倒掉浑浊的水,再去打干净的水。其实,这只是佛针对一部分人讲的,因为若是直接说“这桶浑浊的水就是清净的”,他们无法理解,所以佛就采取了迂回表达的方式,让他们逐步接受。

所谓“万里无云万里天”,意思是不是将乌云驱赶之后,再去找蓝天呢?不是,只要不存在乌云,我们看到的就是湛蓝的天空。一里没有乌云,一里便是蓝天;百里没有乌云,百里便是蓝天;如果万里都没有乌云,那万里全都是蓝天。虽然目前我们的心存在着难以计数的问题和毛病,但只要开始修行,我们渐渐就能感受到,现在的内心其实就是佛的智慧,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这个内容相当深奥,一般情况下大乘佛教不允许这么讲。但是我想,作为大乘佛教徒,大家或多或少都曾有所耳闻;而且这个道理也是真实确凿的,只要准确无误地将它解释清楚,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接受。除非有人有意无意地曲解它,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们要相信:如同水的本性是清澈的一样,心的本性——如来藏是永远清净的、光明的,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话,它可以给我们的修行带来莫大的帮助,能够鼓舞人心,大大增强学佛的信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这桶浑浊的水需要倒掉,然后再重新打一桶清净的水,那么,到什么地方去打?哪里有干净的水源?是否找得到?……我们心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担忧,也很难建立起信心。但是佛告诉我们:根本不需要倒掉,这桶浑浊的水本身就是清净的。这样我们就知道,不用到外面去寻找佛,实际上自己的本质就是佛。换言之,佛就在我们心中,需要的仅仅是进一步训练而已。如此一来,每个人都会充满自信。

当然,此处所说的佛,并非是那些画出来的佛像,而是指法身佛,即《金刚经》里讲的佛,也就是我们心的本性。尽管我们的肉眼没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但若是修行到位的话,在这一生中,我们的心极有可能见到佛的法身。所以,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看,学佛确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因此可以满怀希望和憧憬地度过一生!

(三)渐次修行,寻找心中的如来藏

正因为佛的智慧就在自己心中,所以我们理应去寻找它。有朝一日,当我们逐渐将烦恼驱除,佛的智慧便会开显出来,就如同拉开窗帘,马上能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一样。虽然现在我们的内心覆盖着厚厚的云层,但是云会越变越薄,等到我们突破了最后的薄云,立即就能看到碧蓝通彻的天空。每个人都有这一天,只是早晚不一样,如果痛下苦功,肯定就在此生;如果不用功,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如何证明呢?举个例子,假如我指着一桶非常浑浊的水,对旁边的人说:“这桶水是清澈的。”对方肯定不相信,问:“你怎么证明?”虽然我没有办法马上证明,但是如果静置几十分钟,当稍微能看出一点透明时,我再对他讲,他就会相信了。

同样的道理,只要一步一步修行,用不了太长时间,我们一定会由衷地相信:心的本性真的是光明如来藏。那是什么时候呢?就是初步证悟的时候。这个证悟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或者大圆满、大手印的证悟。此时尽管还没有成佛,内心没有完全澄澈,但已经干净了许多,不像以前那么糟糕。由此我们便可以确信,只要坚持下去,它必定会变成绝对的清净。

那么,见到如来藏又怎么样?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好处呢?大家会这么想。它的利益就是:从此以后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逐渐减少,并且开始超越生老病死,虽然人的身体还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内心已经相当自由自在。如今的我们,尽管拥有了外在所有的自由,可唯独内心不让我们自在,它用各种东西将我们紧紧束缚住。只有将它打破,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就是学佛的益处。

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结为两个字,就是悲和智。悲是菩提心;智就是超凡的智慧,也即与众不同、无与伦比的智慧。其他诸如懂得怎样赚更多的钱,怎样更好地生活、工作等只能叫做聪明,如果非要把这些称为智慧,那也是相当一般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来自于佛的教导,他让我们去思维从未想过、意识到的事情,从而启发出超常的智慧。

这里没有一点神秘的东西,只要能够坚持训练,自己就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最重要的是先打好基础——出离心、菩提心,积累福报、忏悔罪过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之后,终有一天我们会恍然大悟。拿到好文凭、找到好工作并不能解决这一生的所有问题,然而若能彻底通达这个道理,获得超凡的智慧,便可以解决生生世世的问题,所以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用功。

三、关于如来藏的三个比喻

前面提到的《如来藏经》,里面采用了九个比喻形容如来藏,此处选取三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讲解的顺序与《如来藏经》中的顺序有所不同。

第一个比喻:

譬如萎变花,其花未开敷

天眼者观见,如来身无染。

除去萎花已,见无碍导师,

为断烦恼故,最胜出世间。

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

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

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

普为说正法,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

佛藏安隐住,说法令开现。

 

“譬如萎变花,其花未开敷”,比如,一朵外表看起来已经枯萎、败落的莲花,这朵花的花瓣还尚未开放。

“天眼者观见,如来身无染”,我们都认为它就是一朵干枯的花,不能用来供佛或者装饰,毫无用处。然而有天眼的人却知道,这朵花里有一尊洁净无染的佛像。

“除去萎花已,见无碍导师”,将枯萎的花瓣摘掉,便没有任何障碍,立即看到里面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像。谁都没有想到,如此衰败的莲花中竟然藏着庄严的佛像。

“为断烦恼故,最胜出世间”。“最胜”意即佛。为了断除众生的烦恼,释迦牟尼佛来到了世间。

这里用干枯的花瓣比喻我们精神世界的外表,也即众生的烦恼。如同有了花瓣便无法看到佛像一样,有了烦恼就见不到心的本性。所以,需要有一个人来帮助我们摘掉花瓣,也就是消灭所有的烦恼,让我们看见心的本性。为了完成这件事情,佛出世了。换句话说,佛出世的目的,就是教导我们看见自己心中的佛——如来藏。

“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佛看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无论人类还是动物等,凡是有心就有如来藏。

“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虽然众生都有佛的智慧,可是却被无量的烦恼遮盖了,就像花被肮脏的东西污染了。

“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释迦牟尼佛出世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众生断除烦恼。虽然字面上用“除灭”,但意思并不是灭除烦恼后再去找新的智慧,否则就相当于倒掉浑浊的水,再去打干净的水——这不是第三转法轮的思想。实际上,佛是通过一种方法,让我们发现烦恼的本质就是智慧。

什么方法呢?就是“普为说正法”,释迦牟尼佛普遍性地给众生宣讲正法。

佛通过前两次转法轮,已经讲了相当多的法,为什么还有第三转法轮呢?原因就是“令速成佛道”,为了让众生能够快速成佛。佛在第一转法轮中,主要宣讲因果、轮回和烦恼;第二转法轮则重点宣讲一切都是空性,对于自己的心就是智慧、烦恼即是菩提这一点基本未做阐释,更没有涉及怎样修、怎样落实,仅偶尔提及一点理论。虽然通过第二转法轮的内容也可以成佛,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为了使众生迅速成佛,释迦牟尼佛宣讲了第三转法轮。

“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隐住”,用佛的眼睛观察众生,每一个众生的身体里都隐藏着如来藏。此处的“佛藏”就是如来藏。“一切众生身”是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如来藏不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它是内心的本质。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身体里面有意识,而意识的本质就是如来藏。“佛藏安隐住”,对我们而言,如来藏埋得很深,非常隐蔽。若是没有佛的指导,我们不可能知晓自己有这样的佛性。所以,需要有善知识给我们直指人心,使我们明心见性。这个本性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我们无需去外面寻找,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说法令开现”,为了让大家了知这一切,佛开始讲法。

这是第一个比喻。

 

第二个比喻:

如金在不净,隐没莫能见

天眼者乃见,即以告众人:

“汝等若出之,洗涤令清净,随意而受用。”

 

“如金在不净,隐没莫能见”。“不净”指泥土。譬如一块纯金掉在泥土里,因为它藏在泥土下面,所以没有被人发现。

“天眼者乃见,即以告众人”,但是有神通、有天眼的人能看到,他们发现后便告诉了大家。

告诉什么呢?“汝等若出之,洗涤令清净,随意而受用”,你们把这个金子挖出来,清洗一番,它就变成干净的金子,你们就发财了。然后人们兴高采烈地去挖,果然发财了。

这里用泥土比喻我们的八识,即从眼耳鼻舌身到最后的阿赖耶识;用藏在泥土里的纯金比喻我们的佛性——如来藏。挖出纯金清洗又比喻什么呢?就是有善知识告诉我们:心的本性并非像泥土一般肮脏,而是像纯金那样珍贵纯洁。然后我们依此去打坐修行,最后就可以成佛,拥有佛的一切。

 

第三个比喻:

譬如贫人家,内有珍宝藏,

主既不知见,宝又不能言,

穷年抱愚冥,无有示语者,

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

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

 

“譬如贫人家,内有珍宝藏”,比如一个贫苦潦倒的人,他家房屋的地下有一座宝藏。就像有些地方盖房挖地基时,挖出古人埋下的金银财宝,这家的房屋下面就有这样的宝藏。

“主既不知见,宝又不能言”,可是这家的主人从来不知道这个秘密,而宝藏也不可能开口说话:我就在你家下面,快来挖,我可以帮你摆脱贫穷。

“穷年抱愚冥,无有示语者”,这个人始终都处在愚昧无知之中,而且也没人来告知他。

“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虽然房屋下面有宝藏,但是他始终不知道,一直都处于贫穷、困苦之中。所以这个宝藏存在与否,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我们正如这个穷人,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埋藏着一座宝藏——如来藏,而如来藏也不可能告诉我们:“我就在你心底最深的地方”。所以,我们一直都是六道轮回里的众生,尽管内心当中存在佛的智慧,可是对我们却起不了什么作用,有和没有都一样。因为我们既不知道有宝藏,也不懂得如何去开发。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大宝”也即如来藏。这句话的意思是,佛陀看到,虽然众生一直流转于轮回之中,但是如来藏始终在身体里面,无论何时何地永远存在,从来都没有变化。这里之所以称“五道”,是因为六道中的非天也即阿修罗一半属于人,一半属于天人。

四、挖掘宝藏,莫要拖延

如果知道自家地下或多或少埋着钱财,我们一定不会耽搁,马上就回去掘地三尺了。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自己内心深处存在佛的智慧,会不会立即去修行呢?不好说。一两年之后是否会开始呢?也不好说。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有问题了。

平时很多人去烧香拜佛,参加各种法会,天天打卦、算命,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健康长寿、家庭幸福等眼前的利益。当然,必要的时候,比如遇到困难时,可以去求佛、求观世音菩萨。但是,如果学佛仅仅是为了这么一点利益,那就太可惜了!真正的学佛,应当是学习、追求佛教的智慧。

学佛也分不同的层次。比如有些人不想解脱、成佛,觉得人间很美好、很幸福,下一世还想继续过人的生活。那么这种人就不必学这些,他们可以去学人天佛教。人天佛教的要求不高,只要相信轮回和善恶因果,行为上尽量行善断恶,然后打坐、修禅定,或者修一点慈悲心——还不是菩提心,此外再受一两条戒,如不杀人等,这样就完全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释迦牟尼佛知道,一部分人暂时难以接受高深的法,所以就建议他们修比较简单的法。

对于想解脱、想成佛的人来说,为了消灾延寿,也可以烧香拜佛,适当参加一些法会,但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应该是闻思修,闻思修中最重要的则是修。但是修离不开闻,先要去听法,否则根本不知道该怎样修;听完之后还要思,因为佛教很深奥,听完之后不一定马上理解,因此要讨论,进一步地思考。通过听闻和思考,掌握了修行方法之后,再去打坐修行。

当然,要通达佛教所有的内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确实不太现实。可是对于自己该如何修、如何做,必须心知肚明。比如,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不一定要全部了解,但至少得认识回家的路,否则晚上就没办法回家了。

有人说,我在生活里修行,不需要打坐。这完全是一个借口。虽然在生活中可以修行,但要在生活中完成所有的修行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在家人,每天至少要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打坐时间,其余的二十三个小时用来工作、生活。这个要求不过分,假如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想解脱就确实很困难了。

虽然修行要有所付出,但是获得的回报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尽快开始行动,去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宝藏,这是最为重要的。

五、结语

总结以上所讲的内容:在精神世界的最深处,隐藏着纯洁的佛的智慧——如来藏。我们平时感觉到的只是精神世界的表面现象,并不是它的本质。如果永远站在感官的立场,一直无法突破的话,对我们而言,这些表面现象就是真实的,贪嗔痴以及各种情绪也都是确实存在的。想要突破感官世界,普通的智慧无法完成,我们需要有超凡的智慧,真正的学佛就是这样。

每个人都应该选择学佛的方向。要不就学人天佛教,让自己下一世有把握不堕恶趣,这也是一种收获;要不就选择学习大乘佛教,不但自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而且还能度化其他众生。如果什么都没有选择,毫无方向、茫然无措的话,学佛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很理想。方向确定之后,再逐步修行,这样对自己是最有帮助的。希望大家对佛法建立正确的认识,也就是正知正见。

我们这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学佛。也许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切实体会到这一点,只是不希望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文中,我们分析了外在的物质世界,本篇将进一步探索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与物质世界一样,精神世界也可以分为世俗谛和胜义谛。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一切感知,以及意识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就是精神世界的世俗谛。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无论开心或者悲伤,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但是,如果以为这就是精神世界的真相,那就错了。

实际上,这些不过是精神世界的表面现象,而非它的本质。在学习佛教的缘起性空、中观等内容时,必须要分清楚世俗谛和胜义谛,否则便会导致一些没有必要的误解及认识上的混乱。

一、“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含义

“万里无云万里天”是禅宗的一个偈语,无论禅宗还是大圆满、大手印,都用它来比喻我们心的本性——如来藏。这句话具体要表达什么含义呢?

这里的“万里”指人、动物等所有众生的精神世界。虽然称为万里,但并不仅仅指一万里,而是表示范围非常之广,无边无际的意思。

“云”指我们的烦恼,以及种种情绪、思维、善恶的念头。

“天”指的是心的最深处,也即心的本质——佛性。就像空中乌云密布时,从地面望不到蓝天;乘飞机穿过云层后,才能看见纯净、深邃的蓝天。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地面上看到的并不是天空的本来面目,万里晴空才是它的真实状况。“天”在这里就是比喻为心的本来面目。

二、众生心中有如来藏

(一)无论佛出世与否,如来藏恒常不变

大乘佛教有一部举足轻重的佛经《大方等如来藏经》,简称《如来藏经》。它有汉文版和藏文版,两个版本几乎可以逐字对应上。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和弥勒菩萨的《宝性论》,这两部著名的论典阐释的就是这部经的思想。此经中明确提到:任何人读诵、抄写,或者抄写后赠予他人,都有无量的功德。所以希望大家去认真阅读全文。

《如来藏经》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颂词:“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间也好,不出现也罢,一切众生心中的如来藏永远都存在,不会改变。

这就说明,众生的如来藏与佛陀的出世没有关系。佛教并不认为,如来藏是释迦牟尼佛或其他某个佛创造的。释迦牟尼佛于2500多年前出世,但5000年前、一万年前,甚至一百万年前的众生和我们一样都有如来藏。佛陀出世前和出世后,众生的心的本质没有任何变化。

譬如,水在寒冷的冬季结成冰,在炎热的夏季又融化成水,但它的本质始终都是水,只是表面的形式随着外界气温的起伏稍有变化而已。同样的道理,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我们不懂得缘起性空,也不知道如来藏;佛出世之后发现了这些,并且让我们也懂得了。但无论我们知道与否,这些仅仅是精神的表面变化,精神的本质并没有丝毫不同,我们的如来藏从始至终一直存在。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与此类似的句子,在其他佛经中也可以找到,如《佛说稻秆经》中就有“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此处的“法性”指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不虚”等。在大乘佛教中也讲“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它是解释这个世界的本质。佛教从来不会说: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佛主宰这个世界,云云。佛只是发现了世界的规律及其真相,然后将它解释给我们,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所以,“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那么,为什么说众生心中有如来藏?佛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佛亲身经历了从众生转变为佛的整个过程。

举个例子:将一桶浑浊的水静静放置,不去搅动它,水中的泥沙会慢慢沉淀,最终变成非常清澈的水。如果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过程,那么我们根本不会相信一桶浑浊的水可以变得如此清澈,但因为我们看到过,所以我们会选择相信水的本质是清澈而非浑浊。同样,如今我们是六道轮回里的众生,内心犹如一桶污浊的水,充斥着许许多多的烦恼和执著,因而根本无法感受到佛性、如来藏的存在;而且,我们也从未见过,一个人的内心从愚昧、下劣逐渐转变成佛的智慧,因此很多人会无法相信这个观点。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佛经历了全部的过程。起初他的心也是污浊的,后来通过修行才逐渐变清净。所以,佛有资格告诉我们:心的本质并非这种糟糕的状态,我们现在具足贪嗔痴等烦恼和无明的心,就是佛的智慧。这也是密宗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目前我们仅仅是理论上略知一二,还没有亲眼见证这个转变的过程,因此仍然会感到难以接受。例如,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冰融化的过程,因此他很难相信一个坚固的东西居然能化成液体。就像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那里的城堡等各种建筑全都是用冰雪雕刻出来的,倘若我们跟这个人说,那些城堡都是液体,他肯定无法相信。液体怎么可能变成一栋楼?不可能!但实际上,在灯光映照下美轮美奂的冰雕,其本质确实就是水。即便城堡再逼真,也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水。然而,对于没有见过冰融化成水的人来说,就会感到难以置信了。

所以,要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如果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但如果因此而排斥佛法,甚至产生误解乃至诽谤,那么这个法不但没能帮助他们,反而会导致他们造罪。考虑到这些众生的未来,密法就要求:只能讲给能接受的人,对不能接受的人则不允许讲,要保密。不仅密宗,禅宗也同样如此,达摩祖师在《悟性论》中明确写着:“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对于深奥的内容,大乘佛教一向要求:发现对方能够理解,便可以讲;反之则不讲,而去讲他能够理解的、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善恶因果等。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没有一次性讲完全部佛法,而是转了三次法轮,难度逐次提高,就是因为考虑到众生根机的成熟程度。

(二)烦恼即菩提,心的本质即是佛

如上所述,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的智慧。而我们的心与佛的智慧,两者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浑浊的水,一个是清澈的水。

那我们是不是要把浑浊的水倒掉,再去打一桶清澈的呢?不需要。但小乘佛教及部分大乘佛教的经典中却说:先断掉所有的烦恼,然后获得佛的果位。这就相当于倒掉浑浊的水,再去打干净的水。其实,这只是佛针对一部分人讲的,因为若是直接说“这桶浑浊的水就是清净的”,他们无法理解,所以佛就采取了迂回表达的方式,让他们逐步接受。

所谓“万里无云万里天”,意思是不是将乌云驱赶之后,再去找蓝天呢?不是,只要不存在乌云,我们看到的就是湛蓝的天空。一里没有乌云,一里便是蓝天;百里没有乌云,百里便是蓝天;如果万里都没有乌云,那万里全都是蓝天。虽然目前我们的心存在着难以计数的问题和毛病,但只要开始修行,我们渐渐就能感受到,现在的内心其实就是佛的智慧,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这个内容相当深奥,一般情况下大乘佛教不允许这么讲。但是我想,作为大乘佛教徒,大家或多或少都曾有所耳闻;而且这个道理也是真实确凿的,只要准确无误地将它解释清楚,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接受。除非有人有意无意地曲解它,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们要相信:如同水的本性是清澈的一样,心的本性——如来藏是永远清净的、光明的,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话,它可以给我们的修行带来莫大的帮助,能够鼓舞人心,大大增强学佛的信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这桶浑浊的水需要倒掉,然后再重新打一桶清净的水,那么,到什么地方去打?哪里有干净的水源?是否找得到?……我们心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担忧,也很难建立起信心。但是佛告诉我们:根本不需要倒掉,这桶浑浊的水本身就是清净的。这样我们就知道,不用到外面去寻找佛,实际上自己的本质就是佛。换言之,佛就在我们心中,需要的仅仅是进一步训练而已。如此一来,每个人都会充满自信。

当然,此处所说的佛,并非是那些画出来的佛像,而是指法身佛,即《金刚经》里讲的佛,也就是我们心的本性。尽管我们的肉眼没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但若是修行到位的话,在这一生中,我们的心极有可能见到佛的法身。所以,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看,学佛确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因此可以满怀希望和憧憬地度过一生!

(三)渐次修行,寻找心中的如来藏

正因为佛的智慧就在自己心中,所以我们理应去寻找它。有朝一日,当我们逐渐将烦恼驱除,佛的智慧便会开显出来,就如同拉开窗帘,马上能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一样。虽然现在我们的内心覆盖着厚厚的云层,但是云会越变越薄,等到我们突破了最后的薄云,立即就能看到碧蓝通彻的天空。每个人都有这一天,只是早晚不一样,如果痛下苦功,肯定就在此生;如果不用功,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如何证明呢?举个例子,假如我指着一桶非常浑浊的水,对旁边的人说:“这桶水是清澈的。”对方肯定不相信,问:“你怎么证明?”虽然我没有办法马上证明,但是如果静置几十分钟,当稍微能看出一点透明时,我再对他讲,他就会相信了。

同样的道理,只要一步一步修行,用不了太长时间,我们一定会由衷地相信:心的本性真的是光明如来藏。那是什么时候呢?就是初步证悟的时候。这个证悟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或者大圆满、大手印的证悟。此时尽管还没有成佛,内心没有完全澄澈,但已经干净了许多,不像以前那么糟糕。由此我们便可以确信,只要坚持下去,它必定会变成绝对的清净。

那么,见到如来藏又怎么样?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好处呢?大家会这么想。它的利益就是:从此以后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逐渐减少,并且开始超越生老病死,虽然人的身体还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内心已经相当自由自在。如今的我们,尽管拥有了外在所有的自由,可唯独内心不让我们自在,它用各种东西将我们紧紧束缚住。只有将它打破,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这就是学佛的益处。

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结为两个字,就是悲和智。悲是菩提心;智就是超凡的智慧,也即与众不同、无与伦比的智慧。其他诸如懂得怎样赚更多的钱,怎样更好地生活、工作等只能叫做聪明,如果非要把这些称为智慧,那也是相当一般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来自于佛的教导,他让我们去思维从未想过、意识到的事情,从而启发出超常的智慧。

这里没有一点神秘的东西,只要能够坚持训练,自己就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最重要的是先打好基础——出离心、菩提心,积累福报、忏悔罪过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之后,终有一天我们会恍然大悟。拿到好文凭、找到好工作并不能解决这一生的所有问题,然而若能彻底通达这个道理,获得超凡的智慧,便可以解决生生世世的问题,所以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用功。

三、关于如来藏的三个比喻

前面提到的《如来藏经》,里面采用了九个比喻形容如来藏,此处选取三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讲解的顺序与《如来藏经》中的顺序有所不同。

第一个比喻:

譬如萎变花,其花未开敷

天眼者观见,如来身无染。

除去萎花已,见无碍导师,

为断烦恼故,最胜出世间。

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

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

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

普为说正法,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

佛藏安隐住,说法令开现。

 

“譬如萎变花,其花未开敷”,比如,一朵外表看起来已经枯萎、败落的莲花,这朵花的花瓣还尚未开放。

“天眼者观见,如来身无染”,我们都认为它就是一朵干枯的花,不能用来供佛或者装饰,毫无用处。然而有天眼的人却知道,这朵花里有一尊洁净无染的佛像。

“除去萎花已,见无碍导师”,将枯萎的花瓣摘掉,便没有任何障碍,立即看到里面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像。谁都没有想到,如此衰败的莲花中竟然藏着庄严的佛像。

“为断烦恼故,最胜出世间”。“最胜”意即佛。为了断除众生的烦恼,释迦牟尼佛来到了世间。

这里用干枯的花瓣比喻我们精神世界的外表,也即众生的烦恼。如同有了花瓣便无法看到佛像一样,有了烦恼就见不到心的本性。所以,需要有一个人来帮助我们摘掉花瓣,也就是消灭所有的烦恼,让我们看见心的本性。为了完成这件事情,佛出世了。换句话说,佛出世的目的,就是教导我们看见自己心中的佛——如来藏。

“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佛看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无论人类还是动物等,凡是有心就有如来藏。

“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虽然众生都有佛的智慧,可是却被无量的烦恼遮盖了,就像花被肮脏的东西污染了。

“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释迦牟尼佛出世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众生断除烦恼。虽然字面上用“除灭”,但意思并不是灭除烦恼后再去找新的智慧,否则就相当于倒掉浑浊的水,再去打干净的水——这不是第三转法轮的思想。实际上,佛是通过一种方法,让我们发现烦恼的本质就是智慧。

什么方法呢?就是“普为说正法”,释迦牟尼佛普遍性地给众生宣讲正法。

佛通过前两次转法轮,已经讲了相当多的法,为什么还有第三转法轮呢?原因就是“令速成佛道”,为了让众生能够快速成佛。佛在第一转法轮中,主要宣讲因果、轮回和烦恼;第二转法轮则重点宣讲一切都是空性,对于自己的心就是智慧、烦恼即是菩提这一点基本未做阐释,更没有涉及怎样修、怎样落实,仅偶尔提及一点理论。虽然通过第二转法轮的内容也可以成佛,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为了使众生迅速成佛,释迦牟尼佛宣讲了第三转法轮。

“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隐住”,用佛的眼睛观察众生,每一个众生的身体里都隐藏着如来藏。此处的“佛藏”就是如来藏。“一切众生身”是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如来藏不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它是内心的本质。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身体里面有意识,而意识的本质就是如来藏。“佛藏安隐住”,对我们而言,如来藏埋得很深,非常隐蔽。若是没有佛的指导,我们不可能知晓自己有这样的佛性。所以,需要有善知识给我们直指人心,使我们明心见性。这个本性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我们无需去外面寻找,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说法令开现”,为了让大家了知这一切,佛开始讲法。

这是第一个比喻。

 

第二个比喻:

如金在不净,隐没莫能见

天眼者乃见,即以告众人:

“汝等若出之,洗涤令清净,随意而受用。”

 

“如金在不净,隐没莫能见”。“不净”指泥土。譬如一块纯金掉在泥土里,因为它藏在泥土下面,所以没有被人发现。

“天眼者乃见,即以告众人”,但是有神通、有天眼的人能看到,他们发现后便告诉了大家。

告诉什么呢?“汝等若出之,洗涤令清净,随意而受用”,你们把这个金子挖出来,清洗一番,它就变成干净的金子,你们就发财了。然后人们兴高采烈地去挖,果然发财了。

这里用泥土比喻我们的八识,即从眼耳鼻舌身到最后的阿赖耶识;用藏在泥土里的纯金比喻我们的佛性——如来藏。挖出纯金清洗又比喻什么呢?就是有善知识告诉我们:心的本性并非像泥土一般肮脏,而是像纯金那样珍贵纯洁。然后我们依此去打坐修行,最后就可以成佛,拥有佛的一切。

 

第三个比喻:

譬如贫人家,内有珍宝藏,

主既不知见,宝又不能言,

穷年抱愚冥,无有示语者,

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

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

 

“譬如贫人家,内有珍宝藏”,比如一个贫苦潦倒的人,他家房屋的地下有一座宝藏。就像有些地方盖房挖地基时,挖出古人埋下的金银财宝,这家的房屋下面就有这样的宝藏。

“主既不知见,宝又不能言”,可是这家的主人从来不知道这个秘密,而宝藏也不可能开口说话:我就在你家下面,快来挖,我可以帮你摆脱贫穷。

“穷年抱愚冥,无有示语者”,这个人始终都处在愚昧无知之中,而且也没人来告知他。

“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虽然房屋下面有宝藏,但是他始终不知道,一直都处于贫穷、困苦之中。所以这个宝藏存在与否,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我们正如这个穷人,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埋藏着一座宝藏——如来藏,而如来藏也不可能告诉我们:“我就在你心底最深的地方”。所以,我们一直都是六道轮回里的众生,尽管内心当中存在佛的智慧,可是对我们却起不了什么作用,有和没有都一样。因为我们既不知道有宝藏,也不懂得如何去开发。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大宝”也即如来藏。这句话的意思是,佛陀看到,虽然众生一直流转于轮回之中,但是如来藏始终在身体里面,无论何时何地永远存在,从来都没有变化。这里之所以称“五道”,是因为六道中的非天也即阿修罗一半属于人,一半属于天人。

四、挖掘宝藏,莫要拖延

如果知道自家地下或多或少埋着钱财,我们一定不会耽搁,马上就回去掘地三尺了。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自己内心深处存在佛的智慧,会不会立即去修行呢?不好说。一两年之后是否会开始呢?也不好说。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有问题了。

平时很多人去烧香拜佛,参加各种法会,天天打卦、算命,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健康长寿、家庭幸福等眼前的利益。当然,必要的时候,比如遇到困难时,可以去求佛、求观世音菩萨。但是,如果学佛仅仅是为了这么一点利益,那就太可惜了!真正的学佛,应当是学习、追求佛教的智慧。

学佛也分不同的层次。比如有些人不想解脱、成佛,觉得人间很美好、很幸福,下一世还想继续过人的生活。那么这种人就不必学这些,他们可以去学人天佛教。人天佛教的要求不高,只要相信轮回和善恶因果,行为上尽量行善断恶,然后打坐、修禅定,或者修一点慈悲心——还不是菩提心,此外再受一两条戒,如不杀人等,这样就完全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释迦牟尼佛知道,一部分人暂时难以接受高深的法,所以就建议他们修比较简单的法。

对于想解脱、想成佛的人来说,为了消灾延寿,也可以烧香拜佛,适当参加一些法会,但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应该是闻思修,闻思修中最重要的则是修。但是修离不开闻,先要去听法,否则根本不知道该怎样修;听完之后还要思,因为佛教很深奥,听完之后不一定马上理解,因此要讨论,进一步地思考。通过听闻和思考,掌握了修行方法之后,再去打坐修行。

当然,要通达佛教所有的内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确实不太现实。可是对于自己该如何修、如何做,必须心知肚明。比如,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不一定要全部了解,但至少得认识回家的路,否则晚上就没办法回家了。

有人说,我在生活里修行,不需要打坐。这完全是一个借口。虽然在生活中可以修行,但要在生活中完成所有的修行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在家人,每天至少要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打坐时间,其余的二十三个小时用来工作、生活。这个要求不过分,假如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想解脱就确实很困难了。

虽然修行要有所付出,但是获得的回报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尽快开始行动,去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宝藏,这是最为重要的。

五、结语

总结以上所讲的内容:在精神世界的最深处,隐藏着纯洁的佛的智慧——如来藏。我们平时感觉到的只是精神世界的表面现象,并不是它的本质。如果永远站在感官的立场,一直无法突破的话,对我们而言,这些表面现象就是真实的,贪嗔痴以及各种情绪也都是确实存在的。想要突破感官世界,普通的智慧无法完成,我们需要有超凡的智慧,真正的学佛就是这样。

每个人都应该选择学佛的方向。要不就学人天佛教,让自己下一世有把握不堕恶趣,这也是一种收获;要不就选择学习大乘佛教,不但自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而且还能度化其他众生。如果什么都没有选择,毫无方向、茫然无措的话,学佛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很理想。方向确定之后,再逐步修行,这样对自己是最有帮助的。希望大家对佛法建立正确的认识,也就是正知正见。

我们这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学佛。也许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切实体会到这一点,只是不希望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