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佛需要确立目标

(一)三个目标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很多人受了皈依戒,进入佛门,却不清楚自己学佛的目标是什么。当然,大家都知道最终目标是成佛或往生净土,但对于短期目标,则往往模糊不清。实际上,如果短期目标没有完成,最终目标也很难实现。就像坐地铁去某个地方,必定是一站一站地依次到达目的地。若没有经过前面几站,怎么抵达最终目的地?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当下的目标。

大部分佛教徒即使有目标,也无非是健康、长寿和工作顺利等世俗的追求。一些已经开始闻思修行的道友,则把功课中需要完成的数量设定为目标。比如,学藏传佛教的人,修五加行时的目标是完成50万的念咒磕头,或者发愿今年要念多少万的心咒,但这些有可能只是嘴上念而不是心里修;再如,学汉传佛教的人,虽然没有修加行的说法,但是也有念经的功课,他们往往将每天坚持念《地藏经》《金刚经》等佛经当作目标;此外,也有人将多行善举作为学佛的目标,比如平时行善捐了多少钱,参加了多少次慈善活动,帮助了多少人……这些当然都有意义、有功德,对修行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但它们都不是学佛真正核心的目标。

那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是什么?除了成佛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终极目标以外,还有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分别是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对于想走解脱道的佛教徒来说,这三个目标是必经之路。

接受过佛教系统教育的人肯定知道这一点,但不是每个佛教徒都有这样的机会。很多人非常茫然,不明白眼下的目标究竟为何,以至于自以为“学佛”了一辈子,实际上只是念念经、积累了一些功德福报,却根本没有涉及到佛教的核心内容。这是非常遗憾的!

其实,佛教有着十分清晰的学佛目标——终极目标是什么,临时目标是什么,核心目标是什么,划分得非常明确。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目标,尤其是核心目标把握清楚,其他诸如朝山、朝拜这些事情,有时间可以做,没有时间也没关系。与世俗中的工作一样,学佛也要抓住重点。否则,辛辛苦苦学了很长时间,却往往收效甚微。

佛教讲的是人类心灵净化、提升的过程。我们对于自己从儿童长成青壮年、最后衰老等生理上的变化一清二楚,同样,对于学佛后心理上的变化也可以做到心知肚明。有些佛教徒之所以感觉不到心灵被净化,是因为没有认真地修行。只要认真修习、实践,就能亲身体验到自己的收获和进步,这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不神秘。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月、这一年中自己得到了哪些收获,学佛前后发生了何种变化,这些修行成果这一世就能感受到。若是所有的付出今生都见不到任何成效,统统要等到来世才能验证,我们就很难鼓起勇气去做了。

(二)树立正知正见尤为重要

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学习,学佛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接受佛陀的正规教育,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理念和方法。佛教的核心是深奥的智慧,不去学习,根本无从知道佛教在讲什么,方法为何。

如今学佛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人越多则越容易乱,因此给予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一代佛教徒个个具有正知正见,怀有自利利他的精神,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代乃至几代佛教徒。反之,如果我们没有接受佛教的正规教育,不具备正知正见,经常参与各种迷信活动,那么不但对个人不利,对群体和社会也不利,甚至会影响之后的几代佛教徒。这不仅会导致人们得不到佛陀的智慧,也会让佛教自身受到极大损害。

因此,佛教徒必须拥有正知正见,明白佛教的核心是智慧而非信仰。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信仰,我们要摒弃的是盲目的信仰,树立以智慧为基础的智信,这才是佛陀所倡导的信仰。

二、详解三个目标

(一)第一个目标:出离心

1.出离心的重要性

提到出离心,给人的感觉通常是一个很基础的入门功课,但对于寻求解脱的人来说,出离心极其关键。

佛教讲戒、定、慧,这个“戒”必须以出离心作为基础。没有出离心,不可能得到菩萨戒、密乘戒等戒律,甚至得不到标准的居士戒。严格来讲,缺乏出离心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戒律,根本不属于佛教大小二乘戒律的范畴。

事实上,没有出离心的戒律,外道也有。例如,印度裸形派外道同样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戒律,而且某种程度上比佛教的戒律还要严格。因此,如果我们佛教徒不具备出离心,那么得到的结果与外道基本上一样。

佛教讲缘起,讲善恶因果,无论是否信佛,只要行善断恶,一定会有善报。佛教不会说不信佛的人将堕入地狱,因为堕不堕地狱取决于是否造罪,与相信某人或某种宗教没有关系。所以,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如果行持不杀、不盗、不淫等戒律,就能享受人天福报——它不能让人们了脱生死、获得解脱,只能在轮回中得到健康、长寿等善的果报。而没有出离心的佛教徒,受了不杀、不盗、不淫的戒律,结果同样是享受人天福报。由此可见,两者在果报上没有不同,本质上毫无区别。

什么时候出现差别?当生起出离心的时候,就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从此以后,所有的行善都将超越世间的福报,变成解脱之因。

比如,我们念诵《金刚经》时,起初没有出离心,仅仅抱着健康、长寿等世俗的目的而念;中途因为《金刚经》的某句话,生起了出离心,此后的部分便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念诵。这种情况下,念诵前面经文的功德是人天福报,属于世间法,不能让人解脱;但在产生出离心的瞬间,此后念诵经文的功德立即成为解脱道,与外道有了天壤之别。

一言以蔽之,生起出离心之前,我们善法做得再好、再多、再认真,都无法超越世俗的范畴;生起出离心之后,日常的功课、持戒、行善统统变成解脱道,发生了质的飞跃。可见出离心多么重要!所以进入佛门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发出离心。

前面讲了,学佛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与修行的数量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可以念许许多多的心咒,但在念咒的过程中,内心仍有数不尽的烦恼,甚至可能一边念咒,一边嗔心、贪心此起彼伏。凡是不能净化心灵的法,都不是最重要的法。我并非否定这些法的价值,即便在散乱的时候念咒,也比不念要好,但这些不是学佛的核心价值所在。学佛的核心是必须产生内在的变化,而内在变化的第一步便是建立出离心。

倘若我们此生的修行只达到了出离心的标准,之后因为人身无常或者其他原因,难以持续修行,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下一世我们一定会从出离心开始继续修行,这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千万不能忽略出离心,不要认为“出离心是很简单的入门修法,我才不修出离心,我要修大圆满”,这是不对的。将来我们可以修大圆满、大手印,也可以修禅宗和净土,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法,但在缺失出离心的情况下修持,毫无用处。大家必须要重视进入佛门后的第一个目标,这样才能走上正确的学佛之路。

2.何谓出离心

关于出离心的含义,我在其他的文章、视频中讲过多次,这里只简单解释一下“出”“离”两个字。

“出”是出走,“离”是离开。从什么地方出走、离开呢?当然是从轮回当中。这并不是说我们从轮回中离开,就再也不回来了。大乘佛教的著名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下简称《华严经》)中讲“汝不离世间,亦不著于世”“心不离世间,亦不住世间”。“世间”指六道轮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离开轮回,也不要执著于轮回。换言之,我们要超越轮回,又不能脱离轮回——这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一方面,我们要从轮回中解脱。假如不想了脱生死,只愿享受人天福报,也就是还未超越轮回,自己尚在轮回中流转,何谈度化众生?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脱离轮回。离开轮回,去到没有轮回的地方,永远不再回来,叫做脱离轮回。而这意味着远离众生,没有众生又如何度化众生?这无疑与大乘佛教的精神相悖。想要帮助、救度众生,肯定要去有众生的地方。

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轮回,而要超越轮回。也就是,像地藏菩萨的发愿那样,不但要永远回到轮回救助众生,而且要去最痛苦、最艰难的地方,诸如地狱或是出现饥荒、瘟疫、战争、自然灾害的人间。下一世如果我们还是凡夫,肯定帮助不了任何人,不但自己仍要承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而且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还会伤害其他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再以凡夫的身份回到轮回,而一定要以菩萨的身份回来。这种决心就是超越轮回,也就是出离心。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出离心不太一样。小乘佛教的出离心,是绝对地厌恶这个世界,时时刻刻想着怎样脱离轮回,再也不回来;大乘佛教的出离心,则正如《华严经》所讲——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也就是将自己的级别提升到菩萨之后再回来。

用佛教的话讲,大乘的出离心不堕两边。两边的意思是两个极端,什么极端?小乘佛教的阿罗汉自己解脱之后,从此再也不想回到轮回,绝对地厌世,这是一个极端;而世俗之人根本不考虑解脱,绝对地执著于轮回,这是另一个极端。在险要的山巅走路时,只有中间才安全,不能走路的两边,我们学佛同样也要不堕两边。

3.出离心的修持

拥有大乘佛教的出离心,是我们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这并非要求我们马上做到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而是先要培养这个决心。如果连决心都不具备,何谈付诸行动?

怎样培养出离心?具体的方法,在藏传佛教中称为四加行;汉传佛教中没有这种说法,不过内容都是有的。四加行的内容来自于《华严经》等藏传、汉传所公认的大乘经典,藏传佛教只是将其归纳为简单、规范且有次第性的修法,更方便人们修持。

所以,我们进入佛门之后,不要急于去做其他事情,而是先静下心来修四加行,以此培养出离心——这一点至关重要。建立起出离的决心,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了决心再去实践,把修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大家必须要知道,无论是出离心,还是后面的菩提心和证悟空性,都必须通过打坐才能修成。有人会问,通过具德上师的加持,是否可以直接得到这些境界?像六祖惠能大师等极其特殊的人可以,但我们普通人不可能。有些经历过很多人生坎坷的人,在学习了出离心的相关理论后,通过短时间打坐,也许一时能够生起出离心。可是,但凡未经长时间打坐修行,生起的出离心都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动摇。

佛经中记载了释迦族的一个故事。释迦族是佛陀所属的部落,居住在迦毗罗卫国,他们曾经遭遇过一次大规模的屠杀。屠杀之后,幸存下来的一些释迦族的年轻女性产生了强烈的出离心,很多人甚至就此出家。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们的出离心逐渐转淡,最后全都还俗了。有时候,当我们遇到较大的困难和挫折时,可能会萌生出一点出离心,可是时过境迁,出离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此,必须要脚踏实地加以训练,才能生起毫不动摇的出离心。

关于出离心的标准,我在以前的课程中讲过很多次了,其他的佛教书籍中也多有宣讲,大家可以去翻阅。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中讲了出离心的高标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达不到。而出离心的低标准是我们都可以做到的,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地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超越轮回!

大家不一定能够时时刻刻生起出离心,但总的来说,只要下定决心,不想再以凡夫的身份毫无意义地流转轮回,就说明修出了出离心。

4.轮回是痛苦还是幸福,取决于自心

大家都知道,佛教讲人生是苦,轮回是苦,很多人因此认为佛教十分消极悲观,其实并非如此。大乘佛教认为,轮回是痛苦还是幸福,不由轮回决定,而是由我们回到轮回时的身份决定。

如果我们下一世回来时,依旧是心怀贪嗔痴烦恼的凡夫,那么轮回肯定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同样会有生老病死,以及种种不顺心的事情。我们这一世无力面对,下一世依然如此。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情绪,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不到幸福。人类尚且如此,动物、饿鬼、地狱众生所面临的情况必然更加残酷、悲惨。

如果我们换一个身份回到轮回,在心灵净化之后,从凡夫提升为菩萨,那时的世界将焕然一新。我们经历的就不再是上一世那种轮回,即使在芸芸众生的眼里,轮回仍然是痛苦的,但在我们眼里,轮回根本没有痛苦,而是充满了幸福、快乐。

佛教有轮回是幸福快乐的说法吗?当然有,大乘佛经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大乘经庄严论》中讲,菩萨从上一世到下一世,如同从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游览到另一个公园,十分欢喜、愉悦。可见佛教讲的轮回痛苦是相对的,是针对像我们这样心灵还未净化的凡夫而言。当然,我们的人生并不是毫无幸福快乐,但这些幸福非常短暂,转瞬即逝,有时还会导致更多的烦恼、痛苦,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佛教对于轮回痛苦的描述,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我们平时不太去思考这些埋藏在深层的痛苦,而佛教将它们挖掘出来,如实地加以讲述,没有一点夸张。

当心灵提升到一定境界时,轮回将不再像通常说的那样,如同火坑一般充满痛苦,而会变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宜人,让人感到无比幸福、美好。轮回究竟是火坑还是花园,不是轮回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境界。境界有高下之分,轮回便出现了快乐和痛苦之别。否则,若是感受由轮回决定,那么无论菩萨还是凡夫,感受到的轮回都是一样的,要么是火坑,要么是花园。

因此,佛不鼓励我们去改变太多外界的东西,而是应当改变自己的内心,也即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才是关键问题。当心灵得以净化之后,很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反之,若是未能把握关键之所在,一味去改变外在世界,就会产生抱怨、仇恨等诸多烦恼,以至于每次去往下一世时都两手空空,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有些佛教徒可能暂时不考虑解脱,只想要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当然可以,只求这一点的话,可以去学人天佛教,方法比较简单——尽量行善断恶就能如愿,不用学太多内容。但是对于想要解脱的佛教徒,则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尤其要知道第一个目标是培养出离心,这一点务必要牢牢记住!

(二)第二个目标:菩提心

1.菩提心的作用

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再修好菩提心,其结果就像《华严经》讲的,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前者是出离心的功劳,后者则是菩提心的力量。

打个比方,地球在自己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由于万有引力、暗物质、暗能量等的影响,它不会离太阳过近,也不会离太阳很远。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作用也是如此。出离心让我们离轮回远一点——不是人走远,而是心超越轮回;同时菩提心的力量又把我们拉回来,不至于离得太远。

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以后还会再回来,这与还未超越时的回来,有着天壤之别。后者仍在轮回中流转,不但自己痛苦,也让别人受苦;而前者回到轮回时,身份已经有所转换,能力也迥然相异。此时这个人留在轮回中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超越轮回。这是大乘佛教的思想。

小乘佛教的想法则有所不同。小乘的修行人有能力超越轮回之后,便不再回来了。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这样不太好,你一个人超越了,可是还有那么多的生命困在轮回当中,难道不考虑去帮助他们吗?所以,大乘佛教并不认同小乘佛教的这种观点。

《华严经》所谓的“汝不离世间”,是以什么力量不离开世间呢?就是菩提心的力量。以前我不想离开,原因在于贪著名利;现在同样不想离开,却是因为想帮助轮回中的众生。有了菩提心,动机便会随之改变。

在实际修行的过程中,应该什么时候修菩提心呢?当基本上能够确定自己已经生起出离心时,就应当开始修菩提心了。菩提心的修法非常多,汉传佛教的《华严经》等一些佛经中都有所涉及;藏传佛教中,菩提心的具体修法以及相关的引导文则更为丰富。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修菩提心。

2.何谓菩提心

简略地讲,菩提心包含两个决心。

第一个决心是,我一定要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无论人类、动物还是其他生命。

平时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往往有很多抱怨、仇恨。学佛修行之后我们明白,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分信仰、人种和肤色。我们诚心实意地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脱离痛苦——这是悲心,并且拥有幸福——这是慈心。这些愿望固然很有价值,但仅仅这样祈祷和发愿是不够的。若能将此发愿的力度稍加提升,想要实际行动的决心便会油然而生。也就是说,在慈悲心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责任感,由此就形成了第一个决心:我一定要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怎样才能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现在我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有一天我若能成佛,这个心愿就一定会实现。所以第二个决心是,我一定要成佛,无论付出多少努力,不管花费多长时间,都决不放弃。

这两个决心如果能够坚定不移,就是菩提心。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做到如此坚定,这没关系。我们能够稍微接受这个观念,已经很不错了,然后慢慢加以训练,最终便能生起两个坚定不移的决心,拥有标准的菩提心。

3.菩提心的修持

培养菩提心的方法之前讲过很多,此处不再赘述。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在坐上修行。

很多道友经常说“我要在生活中修行,我要在工作中修行”,听起来似乎特别了不起,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可能。很多人恐怕是将这句话作为一种借口,以掩盖不想打坐的事实。其实坐上修行非常重要,没有踏踏实实地打坐修行,根本做不到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能力控制日常的琐事,反而会被其左右。只有当坐上修行的功夫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具备在生活、工作中修行的能力。

关于打坐的时间,要求不高。一般而言,能够坚持每天打坐半小时到一小时,已经很不错了。如遇特殊情况,例如出差或是特别忙的时候,暂时中断几天也没有关系,有空时再恢复就可以。一些道友经常问,修行一时中断,之前的修行是否作废?当然不是。好比吃饭吃到一半有事出去,回来再继续吃,之前吃的肯定算数。修行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这样每天安排一点时间打坐,当修行达到一定层次时,就能将所修的内容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在达到标准的菩提心之前,我们要反反复复地修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第三个目标:证悟空性

当基本上确定,自己已经拥有了组成菩提心的两个决心,并且基本达到坚定不移的程度,接下来就要向着第三个目标——证悟空性去努力了。

实际上,想要真正做到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必须证悟空性。佛经中经常使用莲花一词,在佛教的法器、雕塑和壁画中也常常能看到莲花的形象。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它虽然生于污泥,却不会沾染上污垢,始终能够保持冰清玉洁。我们证悟并成就后再回到轮回时,便犹如莲花一般,虽然身处轮回,却不会被其污染。证悟空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圆满地做到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正如《华严经》所云:“行世无障碍,如风游虚空。”

还没有证悟时,我们只能尽量回避名利等招致烦恼的客观因素,但是又不可能绝对避开,所以肯定会经常产生烦恼,从而无法做到超越轮回。同时,又因为自私心,我们也做不到不脱离轮回。唯有证悟空性之后,才能完美地实现这两点,在繁杂、污浊的环境中不会被名利等左右,始终保持清净纯洁的状态。

佛教的核心是智慧,智慧指的就是证悟空性,亦即彻底地觉悟万事万物的本质,包括我们自己的本质。禅宗经常讲本来面目,指的也是一个意思。所谓本来面目,即是世界的真实情况。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它的本来面目,我们了解的自己也不是真实的自己。总之,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和自我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对于处在更深层次的真相,我们一无所知。

从佛教的角度而言,仅仅了解一点表面的规律或者现象,很难称得上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彻底了知世界的真相。在我们了解的表象之下,肯定存在着一个真相。目前的科学已经探知了一部分——这对我们学佛有一定帮助,但是科学还没有触及到最根本的真相。

虽然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万事万物的真相,但其实只需要了解一个真相,就能将其了然于胸。这个真相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心的本性。若是彻底洞悉了心的本性,就等于通晓了一切。外面的事物林林总总、无穷无尽,对它们的研究势必难以穷尽。但外部的一切其实都可以归于自心,所以大乘佛教不太强调探究外界,而是重在探索自己的内心。

我们感到怡然自得或是闷闷不乐,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在操纵。心怎样安排,我们就怎样说话行事,身体和语言只是内心表达想法的工具而已。所以,当我们彻底了解自心,即证悟了空性,就意味着洞彻了万事万物的真相。即使对一些表面现象不够了解,也无足轻重,因为自己所有的烦恼、生老病死的痛苦,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三、结语

多数佛教徒也许没有很多钱用来捐款、修庙,没有时间朝拜全世界的佛教圣地,这些都无关紧要。但是作为寻求解脱的佛教徒,上述三个目标是必须要做到的,我们要为之奋斗终身。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每个人这一生都可以修出离心、发菩提心、证悟空性,并且都有机会实现这三个目标。

并不是只有高僧大德或者出家人才能证悟空性,普通的在家人一样可以。很多人都知道,六祖惠能大师证悟时还不是出家人。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惠能大师那样拥有上等根机,但是只要努力,人人都有证悟的机会和希望。正因为如此,佛经才说人身难得。这种难得并不是因为人能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

作为佛教徒,首先要明确这三个目标,然后无论持咒诵经还是打坐修行,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要以三个目标为中心。若能将三者全部实现,这一生的学佛可谓是大功告成,不能即生成佛也无妨,离成佛已经为期不远了。

要达到这三个目标,必须实实在在地修行,要修行就需要花费时间,这个时间只能从生活和工作中挤出来。每个在家人一定要合理分配好生活、工作和修行的时间。我们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只顾吃喝玩乐,不去学佛、修行,其结果可想而知;另一个是只顾修行,对家庭、工作一概置之不理,这样会导致家庭、工作出现问题,也是不对的。

修行纵然是我们此生的头等大事,但生活和工作也不能说不重要,在家人需要平衡好这些。当然,如果自己有条件可以随心所欲,无需考虑别人,就另当别论。然而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把握好尺度,将时间安排妥当,不要因为修行引发家庭矛盾,也不要因为工作、生活而荒废修行。如此一来,既可以努力修行,又可以安心工作,还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对于在家人而言,这就是最理想的学佛状态,也是一条成功的学佛之路。

一、学佛需要确立目标

(一)三个目标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很多人受了皈依戒,进入佛门,却不清楚自己学佛的目标是什么。当然,大家都知道最终目标是成佛或往生净土,但对于短期目标,则往往模糊不清。实际上,如果短期目标没有完成,最终目标也很难实现。就像坐地铁去某个地方,必定是一站一站地依次到达目的地。若没有经过前面几站,怎么抵达最终目的地?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当下的目标。

大部分佛教徒即使有目标,也无非是健康、长寿和工作顺利等世俗的追求。一些已经开始闻思修行的道友,则把功课中需要完成的数量设定为目标。比如,学藏传佛教的人,修五加行时的目标是完成50万的念咒磕头,或者发愿今年要念多少万的心咒,但这些有可能只是嘴上念而不是心里修;再如,学汉传佛教的人,虽然没有修加行的说法,但是也有念经的功课,他们往往将每天坚持念《地藏经》《金刚经》等佛经当作目标;此外,也有人将多行善举作为学佛的目标,比如平时行善捐了多少钱,参加了多少次慈善活动,帮助了多少人……这些当然都有意义、有功德,对修行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但它们都不是学佛真正核心的目标。

那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是什么?除了成佛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终极目标以外,还有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分别是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对于想走解脱道的佛教徒来说,这三个目标是必经之路。

接受过佛教系统教育的人肯定知道这一点,但不是每个佛教徒都有这样的机会。很多人非常茫然,不明白眼下的目标究竟为何,以至于自以为“学佛”了一辈子,实际上只是念念经、积累了一些功德福报,却根本没有涉及到佛教的核心内容。这是非常遗憾的!

其实,佛教有着十分清晰的学佛目标——终极目标是什么,临时目标是什么,核心目标是什么,划分得非常明确。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目标,尤其是核心目标把握清楚,其他诸如朝山、朝拜这些事情,有时间可以做,没有时间也没关系。与世俗中的工作一样,学佛也要抓住重点。否则,辛辛苦苦学了很长时间,却往往收效甚微。

佛教讲的是人类心灵净化、提升的过程。我们对于自己从儿童长成青壮年、最后衰老等生理上的变化一清二楚,同样,对于学佛后心理上的变化也可以做到心知肚明。有些佛教徒之所以感觉不到心灵被净化,是因为没有认真地修行。只要认真修习、实践,就能亲身体验到自己的收获和进步,这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不神秘。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月、这一年中自己得到了哪些收获,学佛前后发生了何种变化,这些修行成果这一世就能感受到。若是所有的付出今生都见不到任何成效,统统要等到来世才能验证,我们就很难鼓起勇气去做了。

(二)树立正知正见尤为重要

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学习,学佛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接受佛陀的正规教育,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理念和方法。佛教的核心是深奥的智慧,不去学习,根本无从知道佛教在讲什么,方法为何。

如今学佛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人越多则越容易乱,因此给予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一代佛教徒个个具有正知正见,怀有自利利他的精神,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代乃至几代佛教徒。反之,如果我们没有接受佛教的正规教育,不具备正知正见,经常参与各种迷信活动,那么不但对个人不利,对群体和社会也不利,甚至会影响之后的几代佛教徒。这不仅会导致人们得不到佛陀的智慧,也会让佛教自身受到极大损害。

因此,佛教徒必须拥有正知正见,明白佛教的核心是智慧而非信仰。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信仰,我们要摒弃的是盲目的信仰,树立以智慧为基础的智信,这才是佛陀所倡导的信仰。

二、详解三个目标

(一)第一个目标:出离心

1.出离心的重要性

提到出离心,给人的感觉通常是一个很基础的入门功课,但对于寻求解脱的人来说,出离心极其关键。

佛教讲戒、定、慧,这个“戒”必须以出离心作为基础。没有出离心,不可能得到菩萨戒、密乘戒等戒律,甚至得不到标准的居士戒。严格来讲,缺乏出离心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戒律,根本不属于佛教大小二乘戒律的范畴。

事实上,没有出离心的戒律,外道也有。例如,印度裸形派外道同样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戒律,而且某种程度上比佛教的戒律还要严格。因此,如果我们佛教徒不具备出离心,那么得到的结果与外道基本上一样。

佛教讲缘起,讲善恶因果,无论是否信佛,只要行善断恶,一定会有善报。佛教不会说不信佛的人将堕入地狱,因为堕不堕地狱取决于是否造罪,与相信某人或某种宗教没有关系。所以,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如果行持不杀、不盗、不淫等戒律,就能享受人天福报——它不能让人们了脱生死、获得解脱,只能在轮回中得到健康、长寿等善的果报。而没有出离心的佛教徒,受了不杀、不盗、不淫的戒律,结果同样是享受人天福报。由此可见,两者在果报上没有不同,本质上毫无区别。

什么时候出现差别?当生起出离心的时候,就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从此以后,所有的行善都将超越世间的福报,变成解脱之因。

比如,我们念诵《金刚经》时,起初没有出离心,仅仅抱着健康、长寿等世俗的目的而念;中途因为《金刚经》的某句话,生起了出离心,此后的部分便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念诵。这种情况下,念诵前面经文的功德是人天福报,属于世间法,不能让人解脱;但在产生出离心的瞬间,此后念诵经文的功德立即成为解脱道,与外道有了天壤之别。

一言以蔽之,生起出离心之前,我们善法做得再好、再多、再认真,都无法超越世俗的范畴;生起出离心之后,日常的功课、持戒、行善统统变成解脱道,发生了质的飞跃。可见出离心多么重要!所以进入佛门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发出离心。

前面讲了,学佛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与修行的数量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可以念许许多多的心咒,但在念咒的过程中,内心仍有数不尽的烦恼,甚至可能一边念咒,一边嗔心、贪心此起彼伏。凡是不能净化心灵的法,都不是最重要的法。我并非否定这些法的价值,即便在散乱的时候念咒,也比不念要好,但这些不是学佛的核心价值所在。学佛的核心是必须产生内在的变化,而内在变化的第一步便是建立出离心。

倘若我们此生的修行只达到了出离心的标准,之后因为人身无常或者其他原因,难以持续修行,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下一世我们一定会从出离心开始继续修行,这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千万不能忽略出离心,不要认为“出离心是很简单的入门修法,我才不修出离心,我要修大圆满”,这是不对的。将来我们可以修大圆满、大手印,也可以修禅宗和净土,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法,但在缺失出离心的情况下修持,毫无用处。大家必须要重视进入佛门后的第一个目标,这样才能走上正确的学佛之路。

2.何谓出离心

关于出离心的含义,我在其他的文章、视频中讲过多次,这里只简单解释一下“出”“离”两个字。

“出”是出走,“离”是离开。从什么地方出走、离开呢?当然是从轮回当中。这并不是说我们从轮回中离开,就再也不回来了。大乘佛教的著名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下简称《华严经》)中讲“汝不离世间,亦不著于世”“心不离世间,亦不住世间”。“世间”指六道轮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离开轮回,也不要执著于轮回。换言之,我们要超越轮回,又不能脱离轮回——这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一方面,我们要从轮回中解脱。假如不想了脱生死,只愿享受人天福报,也就是还未超越轮回,自己尚在轮回中流转,何谈度化众生?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脱离轮回。离开轮回,去到没有轮回的地方,永远不再回来,叫做脱离轮回。而这意味着远离众生,没有众生又如何度化众生?这无疑与大乘佛教的精神相悖。想要帮助、救度众生,肯定要去有众生的地方。

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轮回,而要超越轮回。也就是,像地藏菩萨的发愿那样,不但要永远回到轮回救助众生,而且要去最痛苦、最艰难的地方,诸如地狱或是出现饥荒、瘟疫、战争、自然灾害的人间。下一世如果我们还是凡夫,肯定帮助不了任何人,不但自己仍要承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而且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还会伤害其他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再以凡夫的身份回到轮回,而一定要以菩萨的身份回来。这种决心就是超越轮回,也就是出离心。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出离心不太一样。小乘佛教的出离心,是绝对地厌恶这个世界,时时刻刻想着怎样脱离轮回,再也不回来;大乘佛教的出离心,则正如《华严经》所讲——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也就是将自己的级别提升到菩萨之后再回来。

用佛教的话讲,大乘的出离心不堕两边。两边的意思是两个极端,什么极端?小乘佛教的阿罗汉自己解脱之后,从此再也不想回到轮回,绝对地厌世,这是一个极端;而世俗之人根本不考虑解脱,绝对地执著于轮回,这是另一个极端。在险要的山巅走路时,只有中间才安全,不能走路的两边,我们学佛同样也要不堕两边。

3.出离心的修持

拥有大乘佛教的出离心,是我们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这并非要求我们马上做到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而是先要培养这个决心。如果连决心都不具备,何谈付诸行动?

怎样培养出离心?具体的方法,在藏传佛教中称为四加行;汉传佛教中没有这种说法,不过内容都是有的。四加行的内容来自于《华严经》等藏传、汉传所公认的大乘经典,藏传佛教只是将其归纳为简单、规范且有次第性的修法,更方便人们修持。

所以,我们进入佛门之后,不要急于去做其他事情,而是先静下心来修四加行,以此培养出离心——这一点至关重要。建立起出离的决心,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了决心再去实践,把修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大家必须要知道,无论是出离心,还是后面的菩提心和证悟空性,都必须通过打坐才能修成。有人会问,通过具德上师的加持,是否可以直接得到这些境界?像六祖惠能大师等极其特殊的人可以,但我们普通人不可能。有些经历过很多人生坎坷的人,在学习了出离心的相关理论后,通过短时间打坐,也许一时能够生起出离心。可是,但凡未经长时间打坐修行,生起的出离心都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动摇。

佛经中记载了释迦族的一个故事。释迦族是佛陀所属的部落,居住在迦毗罗卫国,他们曾经遭遇过一次大规模的屠杀。屠杀之后,幸存下来的一些释迦族的年轻女性产生了强烈的出离心,很多人甚至就此出家。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们的出离心逐渐转淡,最后全都还俗了。有时候,当我们遇到较大的困难和挫折时,可能会萌生出一点出离心,可是时过境迁,出离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此,必须要脚踏实地加以训练,才能生起毫不动摇的出离心。

关于出离心的标准,我在以前的课程中讲过很多次了,其他的佛教书籍中也多有宣讲,大家可以去翻阅。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中讲了出离心的高标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达不到。而出离心的低标准是我们都可以做到的,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地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超越轮回!

大家不一定能够时时刻刻生起出离心,但总的来说,只要下定决心,不想再以凡夫的身份毫无意义地流转轮回,就说明修出了出离心。

4.轮回是痛苦还是幸福,取决于自心

大家都知道,佛教讲人生是苦,轮回是苦,很多人因此认为佛教十分消极悲观,其实并非如此。大乘佛教认为,轮回是痛苦还是幸福,不由轮回决定,而是由我们回到轮回时的身份决定。

如果我们下一世回来时,依旧是心怀贪嗔痴烦恼的凡夫,那么轮回肯定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同样会有生老病死,以及种种不顺心的事情。我们这一世无力面对,下一世依然如此。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情绪,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不到幸福。人类尚且如此,动物、饿鬼、地狱众生所面临的情况必然更加残酷、悲惨。

如果我们换一个身份回到轮回,在心灵净化之后,从凡夫提升为菩萨,那时的世界将焕然一新。我们经历的就不再是上一世那种轮回,即使在芸芸众生的眼里,轮回仍然是痛苦的,但在我们眼里,轮回根本没有痛苦,而是充满了幸福、快乐。

佛教有轮回是幸福快乐的说法吗?当然有,大乘佛经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大乘经庄严论》中讲,菩萨从上一世到下一世,如同从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游览到另一个公园,十分欢喜、愉悦。可见佛教讲的轮回痛苦是相对的,是针对像我们这样心灵还未净化的凡夫而言。当然,我们的人生并不是毫无幸福快乐,但这些幸福非常短暂,转瞬即逝,有时还会导致更多的烦恼、痛苦,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佛教对于轮回痛苦的描述,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我们平时不太去思考这些埋藏在深层的痛苦,而佛教将它们挖掘出来,如实地加以讲述,没有一点夸张。

当心灵提升到一定境界时,轮回将不再像通常说的那样,如同火坑一般充满痛苦,而会变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宜人,让人感到无比幸福、美好。轮回究竟是火坑还是花园,不是轮回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境界。境界有高下之分,轮回便出现了快乐和痛苦之别。否则,若是感受由轮回决定,那么无论菩萨还是凡夫,感受到的轮回都是一样的,要么是火坑,要么是花园。

因此,佛不鼓励我们去改变太多外界的东西,而是应当改变自己的内心,也即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才是关键问题。当心灵得以净化之后,很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反之,若是未能把握关键之所在,一味去改变外在世界,就会产生抱怨、仇恨等诸多烦恼,以至于每次去往下一世时都两手空空,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有些佛教徒可能暂时不考虑解脱,只想要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当然可以,只求这一点的话,可以去学人天佛教,方法比较简单——尽量行善断恶就能如愿,不用学太多内容。但是对于想要解脱的佛教徒,则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尤其要知道第一个目标是培养出离心,这一点务必要牢牢记住!

(二)第二个目标:菩提心

1.菩提心的作用

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再修好菩提心,其结果就像《华严经》讲的,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前者是出离心的功劳,后者则是菩提心的力量。

打个比方,地球在自己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由于万有引力、暗物质、暗能量等的影响,它不会离太阳过近,也不会离太阳很远。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作用也是如此。出离心让我们离轮回远一点——不是人走远,而是心超越轮回;同时菩提心的力量又把我们拉回来,不至于离得太远。

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以后还会再回来,这与还未超越时的回来,有着天壤之别。后者仍在轮回中流转,不但自己痛苦,也让别人受苦;而前者回到轮回时,身份已经有所转换,能力也迥然相异。此时这个人留在轮回中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超越轮回。这是大乘佛教的思想。

小乘佛教的想法则有所不同。小乘的修行人有能力超越轮回之后,便不再回来了。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这样不太好,你一个人超越了,可是还有那么多的生命困在轮回当中,难道不考虑去帮助他们吗?所以,大乘佛教并不认同小乘佛教的这种观点。

《华严经》所谓的“汝不离世间”,是以什么力量不离开世间呢?就是菩提心的力量。以前我不想离开,原因在于贪著名利;现在同样不想离开,却是因为想帮助轮回中的众生。有了菩提心,动机便会随之改变。

在实际修行的过程中,应该什么时候修菩提心呢?当基本上能够确定自己已经生起出离心时,就应当开始修菩提心了。菩提心的修法非常多,汉传佛教的《华严经》等一些佛经中都有所涉及;藏传佛教中,菩提心的具体修法以及相关的引导文则更为丰富。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修菩提心。

2.何谓菩提心

简略地讲,菩提心包含两个决心。

第一个决心是,我一定要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无论人类、动物还是其他生命。

平时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往往有很多抱怨、仇恨。学佛修行之后我们明白,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分信仰、人种和肤色。我们诚心实意地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脱离痛苦——这是悲心,并且拥有幸福——这是慈心。这些愿望固然很有价值,但仅仅这样祈祷和发愿是不够的。若能将此发愿的力度稍加提升,想要实际行动的决心便会油然而生。也就是说,在慈悲心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责任感,由此就形成了第一个决心:我一定要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怎样才能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现在我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有一天我若能成佛,这个心愿就一定会实现。所以第二个决心是,我一定要成佛,无论付出多少努力,不管花费多长时间,都决不放弃。

这两个决心如果能够坚定不移,就是菩提心。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做到如此坚定,这没关系。我们能够稍微接受这个观念,已经很不错了,然后慢慢加以训练,最终便能生起两个坚定不移的决心,拥有标准的菩提心。

3.菩提心的修持

培养菩提心的方法之前讲过很多,此处不再赘述。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在坐上修行。

很多道友经常说“我要在生活中修行,我要在工作中修行”,听起来似乎特别了不起,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可能。很多人恐怕是将这句话作为一种借口,以掩盖不想打坐的事实。其实坐上修行非常重要,没有踏踏实实地打坐修行,根本做不到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能力控制日常的琐事,反而会被其左右。只有当坐上修行的功夫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具备在生活、工作中修行的能力。

关于打坐的时间,要求不高。一般而言,能够坚持每天打坐半小时到一小时,已经很不错了。如遇特殊情况,例如出差或是特别忙的时候,暂时中断几天也没有关系,有空时再恢复就可以。一些道友经常问,修行一时中断,之前的修行是否作废?当然不是。好比吃饭吃到一半有事出去,回来再继续吃,之前吃的肯定算数。修行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这样每天安排一点时间打坐,当修行达到一定层次时,就能将所修的内容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在达到标准的菩提心之前,我们要反反复复地修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第三个目标:证悟空性

当基本上确定,自己已经拥有了组成菩提心的两个决心,并且基本达到坚定不移的程度,接下来就要向着第三个目标——证悟空性去努力了。

实际上,想要真正做到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必须证悟空性。佛经中经常使用莲花一词,在佛教的法器、雕塑和壁画中也常常能看到莲花的形象。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它虽然生于污泥,却不会沾染上污垢,始终能够保持冰清玉洁。我们证悟并成就后再回到轮回时,便犹如莲花一般,虽然身处轮回,却不会被其污染。证悟空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圆满地做到超越轮回,又不脱离轮回。正如《华严经》所云:“行世无障碍,如风游虚空。”

还没有证悟时,我们只能尽量回避名利等招致烦恼的客观因素,但是又不可能绝对避开,所以肯定会经常产生烦恼,从而无法做到超越轮回。同时,又因为自私心,我们也做不到不脱离轮回。唯有证悟空性之后,才能完美地实现这两点,在繁杂、污浊的环境中不会被名利等左右,始终保持清净纯洁的状态。

佛教的核心是智慧,智慧指的就是证悟空性,亦即彻底地觉悟万事万物的本质,包括我们自己的本质。禅宗经常讲本来面目,指的也是一个意思。所谓本来面目,即是世界的真实情况。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它的本来面目,我们了解的自己也不是真实的自己。总之,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和自我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对于处在更深层次的真相,我们一无所知。

从佛教的角度而言,仅仅了解一点表面的规律或者现象,很难称得上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彻底了知世界的真相。在我们了解的表象之下,肯定存在着一个真相。目前的科学已经探知了一部分——这对我们学佛有一定帮助,但是科学还没有触及到最根本的真相。

虽然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万事万物的真相,但其实只需要了解一个真相,就能将其了然于胸。这个真相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心的本性。若是彻底洞悉了心的本性,就等于通晓了一切。外面的事物林林总总、无穷无尽,对它们的研究势必难以穷尽。但外部的一切其实都可以归于自心,所以大乘佛教不太强调探究外界,而是重在探索自己的内心。

我们感到怡然自得或是闷闷不乐,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在操纵。心怎样安排,我们就怎样说话行事,身体和语言只是内心表达想法的工具而已。所以,当我们彻底了解自心,即证悟了空性,就意味着洞彻了万事万物的真相。即使对一些表面现象不够了解,也无足轻重,因为自己所有的烦恼、生老病死的痛苦,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三、结语

多数佛教徒也许没有很多钱用来捐款、修庙,没有时间朝拜全世界的佛教圣地,这些都无关紧要。但是作为寻求解脱的佛教徒,上述三个目标是必须要做到的,我们要为之奋斗终身。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每个人这一生都可以修出离心、发菩提心、证悟空性,并且都有机会实现这三个目标。

并不是只有高僧大德或者出家人才能证悟空性,普通的在家人一样可以。很多人都知道,六祖惠能大师证悟时还不是出家人。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惠能大师那样拥有上等根机,但是只要努力,人人都有证悟的机会和希望。正因为如此,佛经才说人身难得。这种难得并不是因为人能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

作为佛教徒,首先要明确这三个目标,然后无论持咒诵经还是打坐修行,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要以三个目标为中心。若能将三者全部实现,这一生的学佛可谓是大功告成,不能即生成佛也无妨,离成佛已经为期不远了。

要达到这三个目标,必须实实在在地修行,要修行就需要花费时间,这个时间只能从生活和工作中挤出来。每个在家人一定要合理分配好生活、工作和修行的时间。我们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只顾吃喝玩乐,不去学佛、修行,其结果可想而知;另一个是只顾修行,对家庭、工作一概置之不理,这样会导致家庭、工作出现问题,也是不对的。

修行纵然是我们此生的头等大事,但生活和工作也不能说不重要,在家人需要平衡好这些。当然,如果自己有条件可以随心所欲,无需考虑别人,就另当别论。然而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把握好尺度,将时间安排妥当,不要因为修行引发家庭矛盾,也不要因为工作、生活而荒废修行。如此一来,既可以努力修行,又可以安心工作,还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对于在家人而言,这就是最理想的学佛状态,也是一条成功的学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