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佛

“佛陀”是一个外来词,源于印度古梵文中的一个名词——“Buddha”,意思是觉悟,佛陀即觉悟的人。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佛教与其他宗教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世界上几大宗教的核心思想,都与神有关。比如印度教里有为数众多的神祇;西方宗教信仰上帝,等等。佛教不排斥某种神或天人的存在,但它从根本上否定有一个造物主。也就是说,它不认为有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神。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他彻底看清了人生、宇宙的真理,是一个具有超级智慧的人。然而,他仍然是人而不是神。释迦牟尼佛只是宇宙真理的发现者,而不是宇宙真理的创造者。

宇宙真理是一种自然规律,这个规律不是谁创造的,而是原本如此。没有一个神或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但是有一个人发现了宇宙深层次的真理及其自然规律,他彻底地觉悟了。这个人就是觉悟者,也叫做佛陀。

二、什么是佛教

(一)概论

“佛教”即佛陀的教育;创建的学科。这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内容,概而言之,叫做佛教。

它主要分为两方面:三藏和三学,三藏即理论;三学即实践或体验。理论部分叫教法,有《律藏》《经藏》《论藏》三大理论系统;实践部分叫证法,有戒、定、慧三大实际体验。用教法来教人,用证法来育人,教证二法即佛陀的教育。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时间、地点传讲了很多的法。佛陀圆寂后的第二年夏天,佛弟子们将佛陀过去所讲的教言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书籍,这就是今天的佛经。

简单地说,“教”就是佛陀的教言、教诲。因此,佛教是觉悟者的教育。

(二)如何判断一部佛经是否真实

现在,如果拿一部佛经放在我们面前,问这里面所讲的内容是否真实,这时我们该如何辨别呢?

佛教本身提供了三种判断方法:

第一,如果佛经中描述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么它必须与现实保持一致;如果它不符合现实情况,那么这部佛经就叫做不了义佛经。

第二,如果这部佛经里讲的是比较隐蔽的东西,感官通常难以判断,那么它就必须符合逻辑;如果不符合逻辑的话,那么这部佛经就是不了义的,佛教界不会认为这些内容是真实的。

第三,如果佛经里描述的是一个极其隐蔽的东西,不但感官无法判断,而且也无法被逻辑推理所证明——因为感官无法判断、提供不了证据,逻辑推理也就无法进行。这个时候,先观察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自相矛盾,确定其内容是否为佛陀的真实想法,然后就借助佛陀的超级智慧,来判断真假。

比如,像红外线、X光、伽马射线等光谱上的不可见光,虽然它们确实存在,但对于生活在公元1800年前的人来说,无法知道红外线是什么;公元1895年前的人不知道X射线是什么;公元1900年之前的人不知道伽马射线。因为这些光无法被感官接触,也无法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界就借助仪器,通过实验数据来证明它们的存在。

那么,这种情况下佛教是用什么呢?不是仪器设备,而是佛陀的超级智慧。

佛教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剖析:第一,这部经所描述的现实的东西,是否与人们感官的结论相符;第二,这部经所描述的隐蔽的东西,是否与人们的逻辑推理相符;第三,这部经所描述的非常隐蔽的东西,是否与佛陀在超级的、顿悟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话相符。如果以上三点都符合,那我们便可以断定这是真实的、了义的佛经;反之,就叫做不了义佛经,我们可以不予接受。

(三)佛陀为何要讲不了义的法

佛陀为什么要讲不了义的法呢?了义是佛教术语,意思是把真实的情况毫无保留地全部讲出来;反之,不了义的意思就是,虽然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但佛只能这样说。因为对方不能接受事情的真相,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彻底拒绝佛陀的教育,所以这是一种善巧方便的做法,叫做不了义。

《三摩地王经》中说:“于了义经常宣畅,如佛所说而演说。若说我人及众生,即知方便为引接。”前两句是讲了义,指宣讲空性或胜义谛的佛经是了义经,藏文版本里直接将“如佛所说”翻译为空性;后两句是讲不了义,指凡是为了方便引接众生入佛门而讲的,有自我、有他人、有众生等世俗谛的佛经,都是不了义经。

佛经里还有更加不了义的,连世俗谛中都不真实存在的内容。这是在当时文化背景下,为了引导他人而宣讲的。就像大人教育小孩一样,有时候为了让孩子接受某种理念,就会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来教导他。尽管实际情况并不是那样,但对他还是有帮助的。

三、什么是佛教的主要内容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所有的修行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戒律、禅定、智慧,即“戒定慧”。

(一)佛教的自觉——戒律

1.戒理依据

戒是人为制定的,而不是自然的,这与善恶因果不一样。

制定戒律的依据,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善恶因果;二是道德文明;三是修学方便;四是遏制今生和来世的烦恼;五是为佛法长远兴盛等。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一提到“戒律”这两个字,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各种各样繁琐的条款和约束。但是,佛教的戒律不是用教条来控制人,而是因为这些行为会伤害其他众生的财产和生命,有善恶因果,所以就自愿、自觉地适当约束自己。

现代人很重视自由,很多年轻人不想受父母的约束以及传统文化的束缚。但自由也需要有一个尺度,如果每个人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那法律和伦理道德又有何用?就像打牌的时候,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这样游戏才能玩得下去,否则就会全部乱套。因此,人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约束,不能过度地为所欲为;一旦过度,在自由的背后,就是真正的不自由。

2.佛教的基本戒律

佛教的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其中的居士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也是佛陀对佛教徒的起码要求。

为什么要制定这五条戒律?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会对其他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必须戒。这是根据人的需要制定的,与鬼神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人类再发展一万年,也不会认可随意杀生、偷盗等,未来的人类可能会更加文明,要求比现在还要严格。

这五条戒的顺序也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为什么是不杀生排在前面?因为对每个生命来说,杀生是最大的伤害。在剥夺他人的权利方面,相比地位、财产等,剥夺他人的生存权最为严重,所以五戒之中不杀生列为第一。

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我们不应该随意践踏这个权利。无论是什么样的生命,都需要被尊重;不杀生,也就是尊重生命的尊严。这并不是因为释迦牟尼佛不高兴或者不敢违背佛教,所以才不杀生,而是因为会对其他生命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第二,不偷盗。除了生命以外,物质财富也很重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物质。大家终日操劳,就是为了赚取生活物资;假如辛辛苦苦一辈子所累积的财富,有一天突然无缘无故地被剥夺了,那么对当事人的打击、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说,不杀和不盗是对世界和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第三,不妄语,就是不欺骗人、不撒谎。欺骗会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也伤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在欺骗的背后,很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四,不邪淫。对一个世俗人来说,家庭非常重要。如果破坏了一个家庭,将涉及到孩子、父母等许多人,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2500多年前,这个问题还不像今天这么严重,但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就知道,这会给其他生命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也不能做。

以上四条是佛教的四根本戒。

第五,不饮酒。设立这条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其他四条戒律。因为,当头脑清醒的时候,该做的、不该做的都一清二楚;但如果在喝醉的情况下,本来戒律清净的人,有可能会犯杀盗淫妄等戒。所以,为了更好地守护这四件事,佛陀就再加了一条不饮酒戒。

以上的这些戒律都是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的。

3.善恶因果是主要的戒理依据

这五条戒的基础是善恶因果。在普通人看来,因果这两个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如果深入思考,至少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万事万物的诞生或者毁灭,都一定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因为它的毁灭,导致了某个结果;因为它的诞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所有我们能够看到、知道的事物,都是有因有果的。如果认为唯独善和恶没有果报,这个并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

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一般的推理、逻辑也未必能够得出结论,但它确实存在。如前所述,我们所知道的事物中,有一种非常隐蔽、非常深奥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理论也无法推理,但它们真实存在。

人们总是比较抗拒未知的事物,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比如300年前,电子显微镜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像细菌、细胞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对人类来说非常神秘,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相信有这种生命的存在。当显微镜诞生之后,所有的论证都合理了,于是大家坦然接受。又如,过去人们一直都认为太阳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但到了17世纪,这种观念就被日心说颠覆了——不是日出,而是地平线的下降;不是日落,而是地平线的上升。慢慢地,大家都接受了这个观点,没有人再对此存有异议。

同样的道理,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相关仪器和工具的时候,它们无法被证明;但是等到有一天,新的仪器或工具诞生时,所有之前认为不可能的东西,统统都会被人们接受。

佛教用的不是仪器,而是佛陀的超级智慧。简单地说,在大脑开发之前,我们的所见所闻非常局限,因此不知道因果的存在;当大脑开发以后,我们的能见度拓宽了,稍微深远一点的事物也能够明白。

4.因果理论在现实中的作用

因果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价值?

现代社会非常需要因果观念。让我们相信上帝等神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让我们尊重自然规律,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容易接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在因果中循环。那么,为什么偏偏杀盗淫妄没有果报呢?这完全没有理由的。

善恶因果不是人为的东西,而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我们都必须尊重这个自然规律,至少对它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如果连一点敬畏感都没有,人就会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虽然很多人害怕法律,但前提就是要被人发现。如果做了违法的事却始终不被发现,那有可能这辈子都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可以逃脱制裁、逍遥法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自觉。比如地沟油、毒奶粉等各种有毒食物的恶性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就是因为自己能够赚到钱,而且又不容易被别人发现,所以过程如何都无所谓,只要得到结果就好了。这叫做机会主义,这不是政治上的机会主义,而是生活上的机会主义。

当人们对善恶因果没有敬畏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无所畏惧、肆无忌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人将变成地球上最可怕的动物!

在这个地球上,所有生物链上的生物都有天敌,唯独人类没有。人类的天敌就是人类自己。什么情况下人会变成自己的天敌呢?就是在这种无所畏惧的心态下。这种心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就会疯狂地破坏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生。从此人类将不再有安全感,当然也不可能有幸福感。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内心怎么能平静、社会怎么能和谐?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如此浮躁、焦虑,甚至抑郁,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在的精神,导致我们的心灵沉沦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地步!在这样的心境下,我们感受不到幸福。该有的车子、房子都有了,名声、权力、社会地位也都有了,但仍然不幸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自然的规律。这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懂得了因果的道理以后,就知道违背自然规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自觉、自愿地去接受这些戒律,这就是佛教的自觉。

(二)佛教的自强——禅定

佛教的自强就是禅定。我们要积极向上,通过禅定的训练把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1.当代人的心理问题

现在,人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过度地依赖物质,以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物质来解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比较匮乏,所以对普通人来说,物质的诱惑力很大,人们也把主要精力用于追求物质生活。社会发展到了现在,我们拥有的物质已经非常丰富——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能够拥有如此众多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工具,很多现代的新发明,古时候一般人连做梦也梦不到。这些物质极具吸引力,追求这些是人的本能反应,这完全可以理解。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和一条狗被关在一间屋子里面,三天都不吃不喝。三天过后,把人和狗同时放出来,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无论人还是狗,需要的都是食物,而不是宗教、艺术、哲学等。这时候追求物质是很正常的现象,无论个人还是人类整体都同样如此。

然而,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心理上的需求。200多年以后,大家才发现它所带来的恶果。现在的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就像流行感冒一样普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

1960年,美国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是29.5岁;40年过后,这个数字降到了14.5岁。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在这40年中增长了10倍!曾经有一个报道说,现代儿童得抑郁症的几率比他们的祖先高出3倍!

以前大家都认为,只要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不幸福是因为没有钱;如果要什么有什么,那没有理由不幸福。无论我们所受的教育还是通常的逻辑,或是个人的观念都是如此。但几百年过去了,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那么多人有钱了,一样不幸福。

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好好地思考、反省。这与宗教或者来世都没有关系,这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幸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过度地依赖物质,导致内心变得非常脆弱。物质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人会说不需要,可是如果过度依赖的话,物质不但没有带来幸福,反而给人类制造了更多的痛苦、麻烦。

2.心理参与物质生活的后果

那么,物质和精神怎样才能达到平衡?

首先,人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因而相应地有两种不同的需求,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不同领域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人是一台机器,没有心理、情感的话,那么只要给他提供足够的物质就可以了。可是人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心理。我们忽略了精神生活的需求,然后一边倒地追求物质生活,以至于心理找不到一个适合它的归宿。

打个比方,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家,家是我们栖身之处,是我们身体的归宿。同样的,我们的心也需要一个归宿,如果找不到适合的归宿,它就会开始慢慢地介入到物质生活领域中。心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任何一个人的心都是如此。

其次,怎样理解“心理参与物质生活”这句话呢?

物质可以满足肉体的需求,但无法满足精神的需要。以一个普通人为例,最初的时候,他的目标是买一套什么样的房子、一部什么样的车子,赚多少多少钱……他认为这样会很幸福。有一天这个目标实现了,肉体的需求满足了,但心理的需求却永远都无法满足。为什么?因为立即会有另外一个更高的目标出现,他的兴趣马上会转移到下一个目标。比如过去的目标是100万,等赚到了100万,这个目标立刻又变成200万、500万、1000万等,永无止息。这就像追逐彩虹的游戏一样:从远处看,彩虹似乎就在前方;当一路追寻过去,到了跟前的时候,却发现与它仍有距离;然后继续向前追逐,彩虹仍然了无可得,始终在更远的前方……同样的道理,我们原有的目标会变化、转移,物质永远跟不上精神的需求。当心理在精神领域中找不到归宿的时候,它就会把外在的物质作为归宿,然后开始产生虚荣心、攀比心,以及无限的欲望……这些都是心理介入物质生活的表现。

由此可见,精神参与物质之后的结果,就是无论我们再有钱、物质再丰富,再如何如何也好,永远都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所以,我们要把这两者分开,肉体有肉体的生活,精神有精神的生活,让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样一来,目标锁定以后就不会再转移。

最后,佛教提倡少欲知足。提到“少欲知足”这几个字时,很多人都以为,这意味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其实不然,少欲知足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今天西方所提倡的极简主义、低碳生活,这些都属于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目标锁定,不再制造其他目标。当达到了原定的目标时,因为没有更高的需求,所以内心就有满足感、安全感以及幸福感。如果没有少欲知足、简单生活的理念,那么这个目标一直都会没完没了地往前推,永远都没有办法追到。因此,我们的心理需要找到一个精神的归宿。

3.禅定让心理找到归宿

佛教禅定的种类和级别非常多,最高级别的是证悟或明心见性的禅定。《达摩血脉论》中云:“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心的最终归宿,是内心的本性如来藏;其次的归宿,就是精神财富。内心找到归宿就会感到安全、幸福,也不会再参与物质生活。

当我们面对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禅修,光是凭借物质的力量很难解决。以抑郁症为例,美国在2006年的时候,仅在抗抑郁剂这个药物上就花了大约760多亿美金。这些药虽然帮助了很多人,但也影响了人的思维活力。

现代医疗条件、生活条件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善,为什么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抑郁症?眼前的现实与原有的逻辑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此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原来光有物质还是不行的,人还是需要精神上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物质、有名声、有社会地位、有权力……这些都可以有,但是不能只有这些。如果只有这些,我们依然不会幸福。

这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就是禅定,它是佛教的当代价值中一个重要部分。现在西方非常流行禅修,有些基督教、犹太教的牧师等不同信仰的人,他们有时也到佛教的禅修班去学习、打坐。此外,根本没有信仰的无神论者,也一样可以接受禅定的训练。因为这只是一种心理的训练方式,它可以完全脱离信仰。

西方科学家关于禅修对大脑的影响做了多次科学实验,这些实验证明禅修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部分实验报告在2004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过。此外,西方有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也用佛教的慈悲禅来治疗抑郁症,这种做法完全可行。

简言之,禅定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这个快乐完全可以解决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尤其在当代社会,禅修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100多年前,人们的精神问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至少对一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物质。但是现在不同,物质方面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就不是物质而是心理问题。因此,禅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心理自身本来就有很多问题,再加上物质所带来的诸多烦恼,导致人的内心越来越烦躁。比如,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企业高层、领导者等,普遍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再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是抑郁症。今天的抑郁症不仅仅是让人失眠、焦虑、不想见人等,它完全可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不能只追求外在的财富、名声、地位等,我们还需要禅定,以此来训练自己的内心,使之变得坚韧、强大,这就是佛教的自强。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下滑、心理健康等心灵方面的问题。如果应用佛教的理论,这些问题可以轻而易举地处理好。只要方法没有错,相信禅定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佛教在当代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就是自强这方面。

(三)佛教的自信——智慧

佛教的自信就是智慧。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当我们彻底开发大脑、拥有智慧之际,就是真正自信之时。现在我们尚不具备这样的智慧和能力,当然也就无法真正地相信自己。比如,尽管非常希望实现某一件事情,却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为什么?因为大脑没有开发,缺乏力量和智慧,所以不自信;当大脑开发以后,能力、智慧都有了,相信自己的信念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佛教的自信,这个自信来自于佛教的智慧。

1.佛教世界观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的变化跟任何鬼、神都没有关系,而跟因和果有关系。比如春夏秋冬的轮换,每个人工作、生活的变化……这些既不是神在操纵,也不是人在操作,而是大自然的变化。之所以这样变化,是因为其中存在很多客观因素,有些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很多是我们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因果。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这些都属于自然规律。

所以,佛教讲“缘起、缘灭”,是缘起和缘灭决定了世界的变化,而不是因为某个神。

何谓缘起?当因缘具足,产生了某种物质,这个物质的诞生即是缘起。比如一朵花的诞生,需要有种子、温度、湿度、空间、时间,这五个因素就是它的缘;有了这些缘,就产生了一种果,并且这个果会不断地延续、发展;这个发展并不是随意而作、无章可循,而是遵循因果规律。这就是缘起。

何谓缘灭?当相关的因缘不复存在,比如这朵花所需的温度、湿度、空间等客观因素消失的时候,花儿便不会生长。这就是缘灭。

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缘起和缘灭来决定的,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发现的真理。

2.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认为,一个生命从诞生到最后结束之间会经历无数个生死。死亡不等于生命的结束,这仅仅是无数生命旅途中的一小段而已,对整个轮回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人生可以过得非常有意义,也可以过得毫无价值。多数人的大部分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中度过,而痛苦则来自于无知和欲望。

(1)欲望可以产生正能量和负能量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大家都非常空虚、烦躁。各行各业都一样,大学生尤为严重。比如,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因为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五分之四的哈佛大学生曾经有过抑郁状态,有一半的学生严重到无法过正常生活的程度。由此可见,这些高等学府里的学生内心多么焦虑、抑郁。

虽然药物可以暂时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过度依赖药物也会产生情绪迟钝等负作用。因为抑郁症多数起源于对未来的焦虑,所以药物的作用就是破坏大脑里的某些思考功能。这样一来,焦虑感的确是降低了,但是它的副作用也相伴而生,人的思维慢慢变得不灵活、反应迟钝,这些问题无法解决。

除了焦虑、抑郁之外,还有心理空虚的问题。过去贫穷的时候,大家心里总有一个目标和希望——如果有一天发财了,那我一定会很幸福,我的家人也会很幸福,我要为此而奋斗!因为心中有目标,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充实,没有那么空虚。然而,很多人有钱以后,虽然确实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但这时候反而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已经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可是欲望仍然不断在增长。当吃喝玩乐等已经不再新鲜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吸毒、赌博等,以这种方式寻求感官刺激,从中寻觅一种快乐的感觉。他们的内心极度空虚,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平时常说,欲望是发展的动力。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就不好说了。比如,一个人出名了或者有钱了,那么接下来他的前面就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消极的、负面的,就是刚才讲的寻求感官刺激,从而变得颓废、堕落;另外一条,则是积极的、正面的——如果他走的路没有错,他有可能会从一个普通商人变成企业家,然后从企业家变成一个资本家,最后从资本家变成一个慈善家。他的财富永远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因为在帮助别人、利他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获得幸福感,这个秘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很多人认为,救济他人、热心慈善、从事公益等,是我在帮助别人,我是给予者、付出者。但实际上我们是收获者,这才是真正让我们获得幸福的通衢大道。如果不走这条路的话,那么欲望是不会停止的,当我们以为可以带来幸福、快乐的东西,再也无法带来幸福、快乐的时候,欲望就会带我们走向负面的路,最终整个人毁于一旦。

对于以上种种问题,最理想的解决之道就是——让心自己去治它的病。

(2)智慧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无论有钱或者没钱,有地位或者没地位,对任何人来说,此时我们需要用禅定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获得很多智慧。有了智慧以后,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自己——我一定能够做到更好!这就是佛教的自信。

佛教讲众生皆有佛性,哪怕再恶劣的人也有佛性。只要有一天放下罪恶,彻底地明白了自己的本性,那个时候就证悟了,也就是大脑100%地开发了。此处所说的大脑开发,是通过密宗气脉明点的修法解开顶轮,证悟本净智慧。

从此以后,我们决不会去杀盗淫妄,也不会有贪嗔痴、嫉妒、傲慢、攀比、炫耀等烦恼,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将消失殆尽,这就叫做超越轮回。因为已经超越了这一切,所以这个时候就获得了真正的自信。

还未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没有绝对的自信。因为我们的自制力不够,能力、智慧等各方面都非常有限,所以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信。达到证悟境界以后,我们就有充分的自信了。从今往后,我们不需要再考虑个人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去帮助更多的人。也就是说,将自己超越轮回的方法和经验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断除烦恼、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然后这些人再把他们的经历传播出去……这就是佛教讲的普度众生,也即超越轮回而不脱离轮回。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快乐!从此之后,无论有钱没钱、顺利或不顺利,我们永远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就是佛教的自信。

四、佛教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佛教与宗教

宗教(religion)一词源自西方,从这个词汇的本意来看,它必须承认上帝的存在,并且一切以上帝为中心,这样的文化、信仰就是西方的宗教。

但佛教根本不是这样。正如美国理查·欧康诺博士(Richard O'Connor)所说:“你越是仔细去观察佛教,它越不像西方所谓的宗教,反而比较像是心理学或是哲学。佛教感兴趣的是发现真相,而且凭借的是实际的体验,这让它与科学非常协调。佛教不信神启,也不讲究神性,很少教人要有什么行为规范。佛经不谈罪恶;相反的,无知才被视为痛苦的主要源头。佛教的教诲是,受苦源于以为事物恒常不变、且快乐就建立于其上的幻觉。人因为试图抓住事物现有的模样或是我们想要它应有的样子,不接受自己处于无常的境地,所以才会受苦。佛教专注于心存善念地活在当下,一种清心寡欲且没有其他负面的心理状态。”

因此,许多佛教大德认为佛教不是宗教,这是有道理的。

(二)佛教与心理学

1.对精神世界有详细的阐释

佛教把人的精神分为八种不同的层次,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中,前五种识是通过感官产生的感受,也叫做感知。比如,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耳朵产生的一种感受,这叫做耳识,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的一部分。

第六识是意识,它可以进行分析、判断,具有思维的作用。

第七识是末那识,就是我执;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印度的梵文,在唐代将它翻译为藏识。为何称之为藏识?因为它是最基本的意识,处于所有精神的底层,平时是不活动的。比如人在深度睡眠时,所有眼耳鼻舌身的感知都停止工作了,包括第六意识也停止了思维。此时,人的身体和尸体有什么差别?区别就在于,这时候最底层的藏识还没有停止,因此身体仍能正常运转——心脏可以跳动,有呼吸、脉搏,有血液循环等。打坐时,在深度禅定中,便可以感受到阿赖耶识的存在。

2.有彻底解决精神问题的方法

精神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虽然心理学讲了一部分,但是仅凭这些及自己有限的经验,我们仍然无法全面了解精神的变化并掌握其中的规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精神上的痛苦以及折磨。

比如,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抑郁症。像抑郁症、焦虑症这类精神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但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式。通过佛教的一些方法,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病情,而且可以从本质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许多人对此已有切身体会。

佛教在这方面解释得很清楚。比如我们不开心、生闷气的时候,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一是发泄、释放出来;二是自己去消化、化解。如果用打人、骂人的方式来释放,其结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必须通过化解的方式来解决,不要憋在心里。如果一直郁积于心的话,不但会导致焦虑症,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变成抑郁症。

化解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禅修。禅修是调节精神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跟信仰有关,也可以跟信仰无关,因此任何人都可以用。

对于人的精神世界,佛教有着非常丰富、透彻的理论阐释,以及具体、有效的操作方法,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它可以比较轻易地解决。因此,佛教包含了心理学,也可以说佛教是一门超级心理学。

(三)佛教与哲学

2000多年前,西方古老的哲学已经开始研究这个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有些人说是火;有些人说是地水火风;有些人则认为,所谓的以太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东方哲学则更多地探讨人生哲理,比如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与万事万物共存,等等。

无论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他们所研究的这些内容,佛教都有其详尽的解答。从这个角度讲,佛教也包含了哲学。

(四)佛教与科学

1.在微观世界,佛教与科学日趋一致

在微观世界,科学与佛教一直都走在一起,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等的量子力学问世以后,佛教和物理学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300年前,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一些佛教理论,到了近代,大家都觉得很正确。

很多人都以为,所有宗教都属于唯心主义。其实不然,这是大众的一个误解。唯心论和唯物论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学科分类方法。虽然西方宗教是唯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不是唯物就是唯心。

对于佛教而言,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如果必须要用类似的词汇来定义它的话,最适合的词就是“唯幻”。幻就是幻觉,如《金刚经》里所说,人生、世界如幻如梦。佛教属于唯幻论。

佛教怎么看待精神和物质?佛教认为,精神和物质二者无法分开,它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存在形式。

举例来说,在宏观世界中,物质在某种情况下是气体,然后由于某种客观因素,这个气体可以变成液体;这个液体在某种情况下又可以变成固体,然后固体又可以变成液体,液体最后又可以回归到气体……

在微观世界中,物质分为质量和能量,有些时候能量就变成了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空间里弥漫的这些能量,当它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间冒出一个点状的粒子,也就是所谓的基本粒子。这个点状的粒子,又会莫名其妙地变成一种波、能量。按照科学界目前的解释,这叫做波粒二象性。

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科学也许会告诉我们,这些波和粒子,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关系,最后会落在精神和物质上。某种物质,在某种情况下变成了心的一部分;然后在某种环境下,又可以变成一种物质。

比方说水,当它从液体变成固体的时候叫做冰。这时候的冰是不是水?不能说冰是水,但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水的本质。同样,当精神变成了一个物质,比如变成了一块砖头,这时候不能说这块砖头是我的心,但它是心的一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关于这些,佛教里面讲得特别细致,尤其在藏传佛教的密法里,早已将此解释得清清楚楚。所以,量子力学的诞生,从科学的角度有力地佐证了佛教的理论。

2.在宏观世界,佛教与科学某些方面不一致的原因

在宏观世界中,科学跟佛教却有些不一致的地方。因为佛陀所描述的这个宏观世界,是在印度2500年前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当年释迦牟尼佛讲法时,听众中有国王、大臣、婆罗门、普通老百姓、乞丐等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的文化背景、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佛陀也没有办法据实宣说,只能以一种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在不破坏人们原有文化理念的情况下,一步步地将一些佛教的内容灌输给他们,逐渐地加以引导。

佛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相的世界非常奇妙,有很多情况跟人们原有的想法不一样,而真相往往会被人们拒绝。有鉴于此,佛陀解释这个宇宙的时候,就讲太阳在围绕着地球转,也就是地心论。当时的人们都这么认为,佛陀也只能这么说,只有这样,对方才愿意接受佛陀的重要观点。

无论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佛陀所要解决的不是天文地理的问题,而是生老病死的问题,这才是重点。如果此时将对方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推翻,那么他们很可能无法继续接受佛陀的教育。因此只能先顺应对方的根机,然后在他们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慢慢地调化他们。

五、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自利利他

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佛,而是广度众生,成佛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饶益众生。

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佛教有非常丰富的方法,若用之得当,可以帮助很多人。比如,让家庭变得更加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甚至挽救许多人的生命等,但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训练,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未来,这将是人们特别需要的。如果相信佛教当然最好,这不但能够解决现在的问题,未来的问题也解决了;如果不相信也没关系,佛教从来没有把不相信佛教的人当成异类分子。佛教修菩提心的对象是世上的所有人,包括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无神论者等。

因此,无论对方是不是佛教徒都没关系,大家自己先好好学习、修行,然后再传播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我们不要把佛教神秘化,更不要给它裹上迷信的外衣,要让真正的佛教智慧惠及每一个人。我相信,这正是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多数人应该都能接受。

(一)为普通大众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慈善

佛教徒可以这样考虑:比如,在茶馆、素餐厅等环境比较安静、让人感觉轻松愉悦的地方,举办一些哲学沙龙、心灵沙龙等活动。这里不一定宣讲佛教教义,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无论有没有信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谈论的话题,主要围绕哲学、心理学、佛教文化等,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

凡是人都有精神,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也是人,他们也会遇到精神空虚、焦虑、压力等困惑,也需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例如,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等等。

大家必须要明白,如果过度地崇拜物质,想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是永远都做不到的。再多的名牌包包、衣服、名表、名车也无法满足精神的空虚,用这种方式追求幸福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因为欲望总是永无止境,哪怕为此奋斗一生,拥有了全世界的财富,临终之际仍然不会满足。心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所以,有限的物质不可能满足无限的精神需求。如果过度地追求物质,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消耗,而且会导致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也越来越累,整个人都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既破坏了环境,也毁掉了自己,最终就是一无所得。

现在很多人失眠,精神上有各种各样的压力、焦虑、抑郁等,非常痛苦。无论信不信佛,这些问题都不能不解决,而佛教的生活禅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叫生活禅呢?因为它就是一个用来解决生活中失眠、焦虑等问题的方法,属于禅定的一部分,所以称之为生活禅。

生活禅跟信仰没有关系,有信仰的人可以修,没有信仰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也可以修。但我们自己先要好好学,如果自己都不懂就让别人修,一定会出问题。肉体上有了毛病,可以找医生;精神上出现异常,往往很难治。如果对方的精神本来就有问题,再加上错误的引导,就会更加严重,结局也很难预料。

所以我们要自己先学,学好之后再指导别人修禅定。这样一来,我想很多人会慢慢地学佛的。虽然我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这些人解决心理的痛苦,但如果他们最后学佛了,那当然也是很好的,既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又能解决未来的问题,一举两得。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基督教拿了大量的物资去做慈善,这种举动非常好、非常伟大。当今时代,新的贫困族在哪里呢?不在遥远的非洲,也不在偏僻的乡村,而在繁华的大都市里面。所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这样的沙龙,让大家除了喝茶以外,还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放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家解决心灵的问题。

佛教徒最适合做这个了,因为在精神层面,佛教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假如我们拥有非常丰富的医药资源,看到很多人生病却根本不管、听之任之,这个合不合理呢?不合理,应该把药物分享给大家。同样,佛教的精神资源并非佛教徒才能独享,不学佛的人,或者是学其他宗教的人也可以分享,这一点特别重要。

如果这当中有人想进一步了解佛法,那么他可以去学佛;如果他只想停留在目前这个层面,也是可以的。这是一个心理上的帮助,相当于心灵的慈善。这也是普度众生的一种方法,年轻一代的佛教徒一定要考虑这些问题。

(二)对信仰佛教、但追求人天福报者,大力弘扬人天乘佛教

弘扬人天乘佛教不需要寺院,需要的是正知正见、智慧,以及一个适当的场所。这个场所不一定是寺院或者闭关中心,像素餐厅、茶馆之类的地方,或者是在自己家里也可以。每个周末,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生命轮回、善恶因果,爱心公益。信仰佛教,但是不想修行的人,可以学人天乘佛教。

修人天乘佛教的前提是要相信因果和轮回。要告诉他们轮回是怎么回事,因果又是怎样真实存在的,然后他们也可以修慈悲心和禅定。

人天佛教里面没有五加行、念佛、磕头等太多功课。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学一些佛教的哲理,以及佛教的音乐、美术、禅茶等佛教文化。不学也没关系,只要相信因果轮回,然后修禅、修慈悲心,平时生活中尽量断恶行善就可以了。

所谓的行善指什么呢?有人认为烧香拜佛、念经才是善,其他都不重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修桥补路、盖学校、建医院、做义工、当志愿者等,这些也都是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积极地组织或参与这样的爱心活动。

很多人不仅有心理上的问题,还有物质上的问题。当物质匮乏的时候,金钱的确可以给人带来一些安全感和幸福感。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赚来的钱布施出去。在此之前,如果赚到钱自己会非常高兴;当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钱一直存着也就是个数字而已,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如果能把这些钱捐出去,不但能够解决很多人的问题,自己也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这样以后,这些物质财富就可以持续地给人带来幸福感。所以,有经济能力的人士,如果能积极地参与到利他事业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整个学佛的群体就像金字塔的结构,真正修大乘佛教的人,可能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都处于金字塔的下端。过去的历史上,弘扬佛法时以金字塔最顶尖的这部分为主,因为古人的根机相对而言比较成熟,他们对物质的需求欲望不像现代人这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去修出离心、菩提心,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现在不同,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做到,绝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适合人天乘佛教。

学习人天佛教之后,一方面精神上有信仰,心理也找到了归宿;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也可以开始回报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变得很有意义,何乐而不为?

(三)大乘修行人要精进地闻思修行、全方位利益众生

最后,处于金字塔最上端的这部分佛教徒,才是真正走解脱道的人。他们学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些才是在家学佛团体中真正的精英,他们可以在心理方面做很多事情,充分地发挥佛教应有的作用。

作为大乘修行人,希望大家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全人类、为全体生命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可以全方位地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这是每一位佛教徒的责任和义务。

1.避免佛教和佛教徒过度世俗化

佛教徒过度世俗化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佛教徒有正知正见、有闻思修,在此基础上做服务社会的事情,那就非常圆满、理想;但如果只懂得开素餐厅、茶馆,自己不闻思修行的话,那就是佛教徒世俗化了。

比如,所有人都去做物质慈善、心理慈善,不修出离心、菩提心,不学五部大论、不学密法……这些广博深奥的内容大家都不学,一概放弃,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此以后,佛教真正的核心就没有了,这叫做佛教徒的过度世俗化。

寺院也是一样。如果所有的寺院都去搞各种商业化的活动,那么同样会令人深感失望。有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心里空虚的时候,原以为寺院可以帮助他们,或者在寺院里能够找到一些精神养分,然而进去以后,不但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到处都要给钱。回家时不但精神空了,钱包也空了,双空而归。最后对寺院也失去信心,这就叫做寺院过度世俗化。如果佛教徒世俗化、寺院世俗化,那么最终佛教就消失了。

所以,佛教的精英还是要着重闻思修行,要去学五部大论。五部大论学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内容非常有吸引力、特别有意义,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学,所以不懂。它不单是一个理论,而且跟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五部大论学完了以后,可以进一步去学密法。五部大论中最深的就是中观,而中观的核心部分就在密法里。在中观自身的理论体系中找到它的核心比较难,而在高一个层次去抓它的要义就容易成功,所以还要继续深入学密法。学完之后去思考、修行,这样就可以找到真正的解脱之路。

2.高级学佛团体的修学方式

高级的学佛团体,在自己家里也可以学,不一定要到寺院。家庭成员或者几个亲戚朋友,聚集在某个人的家里,或者租一间房子,把它装修得比较有佛教氛围,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五部大论、显密法义,共修打坐,用这种方式就可以解决学修需求。

节假日的时候,大家可以到禅宗的寺院去闭关打坐,三天、五天、七天都可以。禅宗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禅修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遗憾的是,真正开悟的、德高望重的禅师如今已不多,剩下的年轻人中有多少真正的禅师也不好说。找不到真正的禅师就无法证悟,但是他们流传下来的方法、风气是非常好的。

概而言之,佛教是一门认识心灵的学问,也是一种觉悟的教育。在当代,佛教的自觉、自强和自信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所有人都可以在佛教里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无论处于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阶段,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浩瀚无边的佛法智慧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心灵的问题。从此以后,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地幸福、快乐,更加地有意义!

一、什么是佛

“佛陀”是一个外来词,源于印度古梵文中的一个名词——“Buddha”,意思是觉悟,佛陀即觉悟的人。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佛教与其他宗教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世界上几大宗教的核心思想,都与神有关。比如印度教里有为数众多的神祇;西方宗教信仰上帝,等等。佛教不排斥某种神或天人的存在,但它从根本上否定有一个造物主。也就是说,它不认为有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神。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他彻底看清了人生、宇宙的真理,是一个具有超级智慧的人。然而,他仍然是人而不是神。释迦牟尼佛只是宇宙真理的发现者,而不是宇宙真理的创造者。

宇宙真理是一种自然规律,这个规律不是谁创造的,而是原本如此。没有一个神或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但是有一个人发现了宇宙深层次的真理及其自然规律,他彻底地觉悟了。这个人就是觉悟者,也叫做佛陀。

二、什么是佛教

(一)概论

“佛教”即佛陀的教育;创建的学科。这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内容,概而言之,叫做佛教。

它主要分为两方面:三藏和三学,三藏即理论;三学即实践或体验。理论部分叫教法,有《律藏》《经藏》《论藏》三大理论系统;实践部分叫证法,有戒、定、慧三大实际体验。用教法来教人,用证法来育人,教证二法即佛陀的教育。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时间、地点传讲了很多的法。佛陀圆寂后的第二年夏天,佛弟子们将佛陀过去所讲的教言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书籍,这就是今天的佛经。

简单地说,“教”就是佛陀的教言、教诲。因此,佛教是觉悟者的教育。

(二)如何判断一部佛经是否真实

现在,如果拿一部佛经放在我们面前,问这里面所讲的内容是否真实,这时我们该如何辨别呢?

佛教本身提供了三种判断方法:

第一,如果佛经中描述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么它必须与现实保持一致;如果它不符合现实情况,那么这部佛经就叫做不了义佛经。

第二,如果这部佛经里讲的是比较隐蔽的东西,感官通常难以判断,那么它就必须符合逻辑;如果不符合逻辑的话,那么这部佛经就是不了义的,佛教界不会认为这些内容是真实的。

第三,如果佛经里描述的是一个极其隐蔽的东西,不但感官无法判断,而且也无法被逻辑推理所证明——因为感官无法判断、提供不了证据,逻辑推理也就无法进行。这个时候,先观察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自相矛盾,确定其内容是否为佛陀的真实想法,然后就借助佛陀的超级智慧,来判断真假。

比如,像红外线、X光、伽马射线等光谱上的不可见光,虽然它们确实存在,但对于生活在公元1800年前的人来说,无法知道红外线是什么;公元1895年前的人不知道X射线是什么;公元1900年之前的人不知道伽马射线。因为这些光无法被感官接触,也无法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界就借助仪器,通过实验数据来证明它们的存在。

那么,这种情况下佛教是用什么呢?不是仪器设备,而是佛陀的超级智慧。

佛教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剖析:第一,这部经所描述的现实的东西,是否与人们感官的结论相符;第二,这部经所描述的隐蔽的东西,是否与人们的逻辑推理相符;第三,这部经所描述的非常隐蔽的东西,是否与佛陀在超级的、顿悟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话相符。如果以上三点都符合,那我们便可以断定这是真实的、了义的佛经;反之,就叫做不了义佛经,我们可以不予接受。

(三)佛陀为何要讲不了义的法

佛陀为什么要讲不了义的法呢?了义是佛教术语,意思是把真实的情况毫无保留地全部讲出来;反之,不了义的意思就是,虽然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但佛只能这样说。因为对方不能接受事情的真相,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彻底拒绝佛陀的教育,所以这是一种善巧方便的做法,叫做不了义。

《三摩地王经》中说:“于了义经常宣畅,如佛所说而演说。若说我人及众生,即知方便为引接。”前两句是讲了义,指宣讲空性或胜义谛的佛经是了义经,藏文版本里直接将“如佛所说”翻译为空性;后两句是讲不了义,指凡是为了方便引接众生入佛门而讲的,有自我、有他人、有众生等世俗谛的佛经,都是不了义经。

佛经里还有更加不了义的,连世俗谛中都不真实存在的内容。这是在当时文化背景下,为了引导他人而宣讲的。就像大人教育小孩一样,有时候为了让孩子接受某种理念,就会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来教导他。尽管实际情况并不是那样,但对他还是有帮助的。

三、什么是佛教的主要内容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所有的修行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戒律、禅定、智慧,即“戒定慧”。

(一)佛教的自觉——戒律

1.戒理依据

戒是人为制定的,而不是自然的,这与善恶因果不一样。

制定戒律的依据,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善恶因果;二是道德文明;三是修学方便;四是遏制今生和来世的烦恼;五是为佛法长远兴盛等。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一提到“戒律”这两个字,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各种各样繁琐的条款和约束。但是,佛教的戒律不是用教条来控制人,而是因为这些行为会伤害其他众生的财产和生命,有善恶因果,所以就自愿、自觉地适当约束自己。

现代人很重视自由,很多年轻人不想受父母的约束以及传统文化的束缚。但自由也需要有一个尺度,如果每个人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那法律和伦理道德又有何用?就像打牌的时候,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这样游戏才能玩得下去,否则就会全部乱套。因此,人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约束,不能过度地为所欲为;一旦过度,在自由的背后,就是真正的不自由。

2.佛教的基本戒律

佛教的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其中的居士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也是佛陀对佛教徒的起码要求。

为什么要制定这五条戒律?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会对其他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必须戒。这是根据人的需要制定的,与鬼神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人类再发展一万年,也不会认可随意杀生、偷盗等,未来的人类可能会更加文明,要求比现在还要严格。

这五条戒的顺序也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为什么是不杀生排在前面?因为对每个生命来说,杀生是最大的伤害。在剥夺他人的权利方面,相比地位、财产等,剥夺他人的生存权最为严重,所以五戒之中不杀生列为第一。

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我们不应该随意践踏这个权利。无论是什么样的生命,都需要被尊重;不杀生,也就是尊重生命的尊严。这并不是因为释迦牟尼佛不高兴或者不敢违背佛教,所以才不杀生,而是因为会对其他生命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第二,不偷盗。除了生命以外,物质财富也很重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物质。大家终日操劳,就是为了赚取生活物资;假如辛辛苦苦一辈子所累积的财富,有一天突然无缘无故地被剥夺了,那么对当事人的打击、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说,不杀和不盗是对世界和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第三,不妄语,就是不欺骗人、不撒谎。欺骗会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也伤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在欺骗的背后,很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四,不邪淫。对一个世俗人来说,家庭非常重要。如果破坏了一个家庭,将涉及到孩子、父母等许多人,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2500多年前,这个问题还不像今天这么严重,但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就知道,这会给其他生命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也不能做。

以上四条是佛教的四根本戒。

第五,不饮酒。设立这条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其他四条戒律。因为,当头脑清醒的时候,该做的、不该做的都一清二楚;但如果在喝醉的情况下,本来戒律清净的人,有可能会犯杀盗淫妄等戒。所以,为了更好地守护这四件事,佛陀就再加了一条不饮酒戒。

以上的这些戒律都是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的。

3.善恶因果是主要的戒理依据

这五条戒的基础是善恶因果。在普通人看来,因果这两个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如果深入思考,至少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万事万物的诞生或者毁灭,都一定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因为它的毁灭,导致了某个结果;因为它的诞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所有我们能够看到、知道的事物,都是有因有果的。如果认为唯独善和恶没有果报,这个并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

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一般的推理、逻辑也未必能够得出结论,但它确实存在。如前所述,我们所知道的事物中,有一种非常隐蔽、非常深奥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理论也无法推理,但它们真实存在。

人们总是比较抗拒未知的事物,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比如300年前,电子显微镜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像细菌、细胞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对人类来说非常神秘,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相信有这种生命的存在。当显微镜诞生之后,所有的论证都合理了,于是大家坦然接受。又如,过去人们一直都认为太阳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但到了17世纪,这种观念就被日心说颠覆了——不是日出,而是地平线的下降;不是日落,而是地平线的上升。慢慢地,大家都接受了这个观点,没有人再对此存有异议。

同样的道理,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相关仪器和工具的时候,它们无法被证明;但是等到有一天,新的仪器或工具诞生时,所有之前认为不可能的东西,统统都会被人们接受。

佛教用的不是仪器,而是佛陀的超级智慧。简单地说,在大脑开发之前,我们的所见所闻非常局限,因此不知道因果的存在;当大脑开发以后,我们的能见度拓宽了,稍微深远一点的事物也能够明白。

4.因果理论在现实中的作用

因果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价值?

现代社会非常需要因果观念。让我们相信上帝等神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让我们尊重自然规律,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容易接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在因果中循环。那么,为什么偏偏杀盗淫妄没有果报呢?这完全没有理由的。

善恶因果不是人为的东西,而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我们都必须尊重这个自然规律,至少对它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如果连一点敬畏感都没有,人就会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虽然很多人害怕法律,但前提就是要被人发现。如果做了违法的事却始终不被发现,那有可能这辈子都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可以逃脱制裁、逍遥法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自觉。比如地沟油、毒奶粉等各种有毒食物的恶性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就是因为自己能够赚到钱,而且又不容易被别人发现,所以过程如何都无所谓,只要得到结果就好了。这叫做机会主义,这不是政治上的机会主义,而是生活上的机会主义。

当人们对善恶因果没有敬畏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无所畏惧、肆无忌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人将变成地球上最可怕的动物!

在这个地球上,所有生物链上的生物都有天敌,唯独人类没有。人类的天敌就是人类自己。什么情况下人会变成自己的天敌呢?就是在这种无所畏惧的心态下。这种心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就会疯狂地破坏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生。从此人类将不再有安全感,当然也不可能有幸福感。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内心怎么能平静、社会怎么能和谐?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如此浮躁、焦虑,甚至抑郁,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在的精神,导致我们的心灵沉沦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地步!在这样的心境下,我们感受不到幸福。该有的车子、房子都有了,名声、权力、社会地位也都有了,但仍然不幸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自然的规律。这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懂得了因果的道理以后,就知道违背自然规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自觉、自愿地去接受这些戒律,这就是佛教的自觉。

(二)佛教的自强——禅定

佛教的自强就是禅定。我们要积极向上,通过禅定的训练把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1.当代人的心理问题

现在,人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过度地依赖物质,以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物质来解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比较匮乏,所以对普通人来说,物质的诱惑力很大,人们也把主要精力用于追求物质生活。社会发展到了现在,我们拥有的物质已经非常丰富——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能够拥有如此众多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工具,很多现代的新发明,古时候一般人连做梦也梦不到。这些物质极具吸引力,追求这些是人的本能反应,这完全可以理解。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和一条狗被关在一间屋子里面,三天都不吃不喝。三天过后,把人和狗同时放出来,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无论人还是狗,需要的都是食物,而不是宗教、艺术、哲学等。这时候追求物质是很正常的现象,无论个人还是人类整体都同样如此。

然而,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心理上的需求。200多年以后,大家才发现它所带来的恶果。现在的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就像流行感冒一样普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

1960年,美国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是29.5岁;40年过后,这个数字降到了14.5岁。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在这40年中增长了10倍!曾经有一个报道说,现代儿童得抑郁症的几率比他们的祖先高出3倍!

以前大家都认为,只要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不幸福是因为没有钱;如果要什么有什么,那没有理由不幸福。无论我们所受的教育还是通常的逻辑,或是个人的观念都是如此。但几百年过去了,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那么多人有钱了,一样不幸福。

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好好地思考、反省。这与宗教或者来世都没有关系,这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幸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过度地依赖物质,导致内心变得非常脆弱。物质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人会说不需要,可是如果过度依赖的话,物质不但没有带来幸福,反而给人类制造了更多的痛苦、麻烦。

2.心理参与物质生活的后果

那么,物质和精神怎样才能达到平衡?

首先,人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因而相应地有两种不同的需求,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不同领域有不同的需求,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人是一台机器,没有心理、情感的话,那么只要给他提供足够的物质就可以了。可是人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心理。我们忽略了精神生活的需求,然后一边倒地追求物质生活,以至于心理找不到一个适合它的归宿。

打个比方,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家,家是我们栖身之处,是我们身体的归宿。同样的,我们的心也需要一个归宿,如果找不到适合的归宿,它就会开始慢慢地介入到物质生活领域中。心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任何一个人的心都是如此。

其次,怎样理解“心理参与物质生活”这句话呢?

物质可以满足肉体的需求,但无法满足精神的需要。以一个普通人为例,最初的时候,他的目标是买一套什么样的房子、一部什么样的车子,赚多少多少钱……他认为这样会很幸福。有一天这个目标实现了,肉体的需求满足了,但心理的需求却永远都无法满足。为什么?因为立即会有另外一个更高的目标出现,他的兴趣马上会转移到下一个目标。比如过去的目标是100万,等赚到了100万,这个目标立刻又变成200万、500万、1000万等,永无止息。这就像追逐彩虹的游戏一样:从远处看,彩虹似乎就在前方;当一路追寻过去,到了跟前的时候,却发现与它仍有距离;然后继续向前追逐,彩虹仍然了无可得,始终在更远的前方……同样的道理,我们原有的目标会变化、转移,物质永远跟不上精神的需求。当心理在精神领域中找不到归宿的时候,它就会把外在的物质作为归宿,然后开始产生虚荣心、攀比心,以及无限的欲望……这些都是心理介入物质生活的表现。

由此可见,精神参与物质之后的结果,就是无论我们再有钱、物质再丰富,再如何如何也好,永远都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所以,我们要把这两者分开,肉体有肉体的生活,精神有精神的生活,让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样一来,目标锁定以后就不会再转移。

最后,佛教提倡少欲知足。提到“少欲知足”这几个字时,很多人都以为,这意味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其实不然,少欲知足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今天西方所提倡的极简主义、低碳生活,这些都属于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目标锁定,不再制造其他目标。当达到了原定的目标时,因为没有更高的需求,所以内心就有满足感、安全感以及幸福感。如果没有少欲知足、简单生活的理念,那么这个目标一直都会没完没了地往前推,永远都没有办法追到。因此,我们的心理需要找到一个精神的归宿。

3.禅定让心理找到归宿

佛教禅定的种类和级别非常多,最高级别的是证悟或明心见性的禅定。《达摩血脉论》中云:“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心的最终归宿,是内心的本性如来藏;其次的归宿,就是精神财富。内心找到归宿就会感到安全、幸福,也不会再参与物质生活。

当我们面对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禅修,光是凭借物质的力量很难解决。以抑郁症为例,美国在2006年的时候,仅在抗抑郁剂这个药物上就花了大约760多亿美金。这些药虽然帮助了很多人,但也影响了人的思维活力。

现代医疗条件、生活条件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善,为什么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抑郁症?眼前的现实与原有的逻辑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此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原来光有物质还是不行的,人还是需要精神上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有物质、有名声、有社会地位、有权力……这些都可以有,但是不能只有这些。如果只有这些,我们依然不会幸福。

这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就是禅定,它是佛教的当代价值中一个重要部分。现在西方非常流行禅修,有些基督教、犹太教的牧师等不同信仰的人,他们有时也到佛教的禅修班去学习、打坐。此外,根本没有信仰的无神论者,也一样可以接受禅定的训练。因为这只是一种心理的训练方式,它可以完全脱离信仰。

西方科学家关于禅修对大脑的影响做了多次科学实验,这些实验证明禅修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部分实验报告在2004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过。此外,西方有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也用佛教的慈悲禅来治疗抑郁症,这种做法完全可行。

简言之,禅定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这个快乐完全可以解决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尤其在当代社会,禅修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100多年前,人们的精神问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至少对一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物质。但是现在不同,物质方面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就不是物质而是心理问题。因此,禅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心理自身本来就有很多问题,再加上物质所带来的诸多烦恼,导致人的内心越来越烦躁。比如,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企业高层、领导者等,普遍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再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是抑郁症。今天的抑郁症不仅仅是让人失眠、焦虑、不想见人等,它完全可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不能只追求外在的财富、名声、地位等,我们还需要禅定,以此来训练自己的内心,使之变得坚韧、强大,这就是佛教的自强。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下滑、心理健康等心灵方面的问题。如果应用佛教的理论,这些问题可以轻而易举地处理好。只要方法没有错,相信禅定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佛教在当代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就是自强这方面。

(三)佛教的自信——智慧

佛教的自信就是智慧。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当我们彻底开发大脑、拥有智慧之际,就是真正自信之时。现在我们尚不具备这样的智慧和能力,当然也就无法真正地相信自己。比如,尽管非常希望实现某一件事情,却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为什么?因为大脑没有开发,缺乏力量和智慧,所以不自信;当大脑开发以后,能力、智慧都有了,相信自己的信念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佛教的自信,这个自信来自于佛教的智慧。

1.佛教世界观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的变化跟任何鬼、神都没有关系,而跟因和果有关系。比如春夏秋冬的轮换,每个人工作、生活的变化……这些既不是神在操纵,也不是人在操作,而是大自然的变化。之所以这样变化,是因为其中存在很多客观因素,有些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很多是我们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因果。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这些都属于自然规律。

所以,佛教讲“缘起、缘灭”,是缘起和缘灭决定了世界的变化,而不是因为某个神。

何谓缘起?当因缘具足,产生了某种物质,这个物质的诞生即是缘起。比如一朵花的诞生,需要有种子、温度、湿度、空间、时间,这五个因素就是它的缘;有了这些缘,就产生了一种果,并且这个果会不断地延续、发展;这个发展并不是随意而作、无章可循,而是遵循因果规律。这就是缘起。

何谓缘灭?当相关的因缘不复存在,比如这朵花所需的温度、湿度、空间等客观因素消失的时候,花儿便不会生长。这就是缘灭。

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缘起和缘灭来决定的,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发现的真理。

2.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认为,一个生命从诞生到最后结束之间会经历无数个生死。死亡不等于生命的结束,这仅仅是无数生命旅途中的一小段而已,对整个轮回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人生可以过得非常有意义,也可以过得毫无价值。多数人的大部分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中度过,而痛苦则来自于无知和欲望。

(1)欲望可以产生正能量和负能量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大家都非常空虚、烦躁。各行各业都一样,大学生尤为严重。比如,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因为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五分之四的哈佛大学生曾经有过抑郁状态,有一半的学生严重到无法过正常生活的程度。由此可见,这些高等学府里的学生内心多么焦虑、抑郁。

虽然药物可以暂时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过度依赖药物也会产生情绪迟钝等负作用。因为抑郁症多数起源于对未来的焦虑,所以药物的作用就是破坏大脑里的某些思考功能。这样一来,焦虑感的确是降低了,但是它的副作用也相伴而生,人的思维慢慢变得不灵活、反应迟钝,这些问题无法解决。

除了焦虑、抑郁之外,还有心理空虚的问题。过去贫穷的时候,大家心里总有一个目标和希望——如果有一天发财了,那我一定会很幸福,我的家人也会很幸福,我要为此而奋斗!因为心中有目标,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充实,没有那么空虚。然而,很多人有钱以后,虽然确实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但这时候反而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已经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可是欲望仍然不断在增长。当吃喝玩乐等已经不再新鲜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吸毒、赌博等,以这种方式寻求感官刺激,从中寻觅一种快乐的感觉。他们的内心极度空虚,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平时常说,欲望是发展的动力。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就不好说了。比如,一个人出名了或者有钱了,那么接下来他的前面就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消极的、负面的,就是刚才讲的寻求感官刺激,从而变得颓废、堕落;另外一条,则是积极的、正面的——如果他走的路没有错,他有可能会从一个普通商人变成企业家,然后从企业家变成一个资本家,最后从资本家变成一个慈善家。他的财富永远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因为在帮助别人、利他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获得幸福感,这个秘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很多人认为,救济他人、热心慈善、从事公益等,是我在帮助别人,我是给予者、付出者。但实际上我们是收获者,这才是真正让我们获得幸福的通衢大道。如果不走这条路的话,那么欲望是不会停止的,当我们以为可以带来幸福、快乐的东西,再也无法带来幸福、快乐的时候,欲望就会带我们走向负面的路,最终整个人毁于一旦。

对于以上种种问题,最理想的解决之道就是——让心自己去治它的病。

(2)智慧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无论有钱或者没钱,有地位或者没地位,对任何人来说,此时我们需要用禅定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获得很多智慧。有了智慧以后,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自己——我一定能够做到更好!这就是佛教的自信。

佛教讲众生皆有佛性,哪怕再恶劣的人也有佛性。只要有一天放下罪恶,彻底地明白了自己的本性,那个时候就证悟了,也就是大脑100%地开发了。此处所说的大脑开发,是通过密宗气脉明点的修法解开顶轮,证悟本净智慧。

从此以后,我们决不会去杀盗淫妄,也不会有贪嗔痴、嫉妒、傲慢、攀比、炫耀等烦恼,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将消失殆尽,这就叫做超越轮回。因为已经超越了这一切,所以这个时候就获得了真正的自信。

还未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没有绝对的自信。因为我们的自制力不够,能力、智慧等各方面都非常有限,所以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信。达到证悟境界以后,我们就有充分的自信了。从今往后,我们不需要再考虑个人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去帮助更多的人。也就是说,将自己超越轮回的方法和经验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断除烦恼、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然后这些人再把他们的经历传播出去……这就是佛教讲的普度众生,也即超越轮回而不脱离轮回。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快乐!从此之后,无论有钱没钱、顺利或不顺利,我们永远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就是佛教的自信。

四、佛教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佛教与宗教

宗教(religion)一词源自西方,从这个词汇的本意来看,它必须承认上帝的存在,并且一切以上帝为中心,这样的文化、信仰就是西方的宗教。

但佛教根本不是这样。正如美国理查·欧康诺博士(Richard O'Connor)所说:“你越是仔细去观察佛教,它越不像西方所谓的宗教,反而比较像是心理学或是哲学。佛教感兴趣的是发现真相,而且凭借的是实际的体验,这让它与科学非常协调。佛教不信神启,也不讲究神性,很少教人要有什么行为规范。佛经不谈罪恶;相反的,无知才被视为痛苦的主要源头。佛教的教诲是,受苦源于以为事物恒常不变、且快乐就建立于其上的幻觉。人因为试图抓住事物现有的模样或是我们想要它应有的样子,不接受自己处于无常的境地,所以才会受苦。佛教专注于心存善念地活在当下,一种清心寡欲且没有其他负面的心理状态。”

因此,许多佛教大德认为佛教不是宗教,这是有道理的。

(二)佛教与心理学

1.对精神世界有详细的阐释

佛教把人的精神分为八种不同的层次,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中,前五种识是通过感官产生的感受,也叫做感知。比如,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耳朵产生的一种感受,这叫做耳识,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的一部分。

第六识是意识,它可以进行分析、判断,具有思维的作用。

第七识是末那识,就是我执;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印度的梵文,在唐代将它翻译为藏识。为何称之为藏识?因为它是最基本的意识,处于所有精神的底层,平时是不活动的。比如人在深度睡眠时,所有眼耳鼻舌身的感知都停止工作了,包括第六意识也停止了思维。此时,人的身体和尸体有什么差别?区别就在于,这时候最底层的藏识还没有停止,因此身体仍能正常运转——心脏可以跳动,有呼吸、脉搏,有血液循环等。打坐时,在深度禅定中,便可以感受到阿赖耶识的存在。

2.有彻底解决精神问题的方法

精神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虽然心理学讲了一部分,但是仅凭这些及自己有限的经验,我们仍然无法全面了解精神的变化并掌握其中的规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精神上的痛苦以及折磨。

比如,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抑郁症。像抑郁症、焦虑症这类精神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但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式。通过佛教的一些方法,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病情,而且可以从本质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许多人对此已有切身体会。

佛教在这方面解释得很清楚。比如我们不开心、生闷气的时候,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一是发泄、释放出来;二是自己去消化、化解。如果用打人、骂人的方式来释放,其结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必须通过化解的方式来解决,不要憋在心里。如果一直郁积于心的话,不但会导致焦虑症,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变成抑郁症。

化解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禅修。禅修是调节精神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跟信仰有关,也可以跟信仰无关,因此任何人都可以用。

对于人的精神世界,佛教有着非常丰富、透彻的理论阐释,以及具体、有效的操作方法,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它可以比较轻易地解决。因此,佛教包含了心理学,也可以说佛教是一门超级心理学。

(三)佛教与哲学

2000多年前,西方古老的哲学已经开始研究这个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有些人说是火;有些人说是地水火风;有些人则认为,所谓的以太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东方哲学则更多地探讨人生哲理,比如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与万事万物共存,等等。

无论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他们所研究的这些内容,佛教都有其详尽的解答。从这个角度讲,佛教也包含了哲学。

(四)佛教与科学

1.在微观世界,佛教与科学日趋一致

在微观世界,科学与佛教一直都走在一起,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等的量子力学问世以后,佛教和物理学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300年前,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一些佛教理论,到了近代,大家都觉得很正确。

很多人都以为,所有宗教都属于唯心主义。其实不然,这是大众的一个误解。唯心论和唯物论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学科分类方法。虽然西方宗教是唯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不是唯物就是唯心。

对于佛教而言,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如果必须要用类似的词汇来定义它的话,最适合的词就是“唯幻”。幻就是幻觉,如《金刚经》里所说,人生、世界如幻如梦。佛教属于唯幻论。

佛教怎么看待精神和物质?佛教认为,精神和物质二者无法分开,它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存在形式。

举例来说,在宏观世界中,物质在某种情况下是气体,然后由于某种客观因素,这个气体可以变成液体;这个液体在某种情况下又可以变成固体,然后固体又可以变成液体,液体最后又可以回归到气体……

在微观世界中,物质分为质量和能量,有些时候能量就变成了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空间里弥漫的这些能量,当它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间冒出一个点状的粒子,也就是所谓的基本粒子。这个点状的粒子,又会莫名其妙地变成一种波、能量。按照科学界目前的解释,这叫做波粒二象性。

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科学也许会告诉我们,这些波和粒子,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关系,最后会落在精神和物质上。某种物质,在某种情况下变成了心的一部分;然后在某种环境下,又可以变成一种物质。

比方说水,当它从液体变成固体的时候叫做冰。这时候的冰是不是水?不能说冰是水,但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水的本质。同样,当精神变成了一个物质,比如变成了一块砖头,这时候不能说这块砖头是我的心,但它是心的一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关于这些,佛教里面讲得特别细致,尤其在藏传佛教的密法里,早已将此解释得清清楚楚。所以,量子力学的诞生,从科学的角度有力地佐证了佛教的理论。

2.在宏观世界,佛教与科学某些方面不一致的原因

在宏观世界中,科学跟佛教却有些不一致的地方。因为佛陀所描述的这个宏观世界,是在印度2500年前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当年释迦牟尼佛讲法时,听众中有国王、大臣、婆罗门、普通老百姓、乞丐等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的文化背景、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佛陀也没有办法据实宣说,只能以一种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在不破坏人们原有文化理念的情况下,一步步地将一些佛教的内容灌输给他们,逐渐地加以引导。

佛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相的世界非常奇妙,有很多情况跟人们原有的想法不一样,而真相往往会被人们拒绝。有鉴于此,佛陀解释这个宇宙的时候,就讲太阳在围绕着地球转,也就是地心论。当时的人们都这么认为,佛陀也只能这么说,只有这样,对方才愿意接受佛陀的重要观点。

无论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佛陀所要解决的不是天文地理的问题,而是生老病死的问题,这才是重点。如果此时将对方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推翻,那么他们很可能无法继续接受佛陀的教育。因此只能先顺应对方的根机,然后在他们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慢慢地调化他们。

五、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自利利他

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佛,而是广度众生,成佛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饶益众生。

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佛教有非常丰富的方法,若用之得当,可以帮助很多人。比如,让家庭变得更加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甚至挽救许多人的生命等,但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训练,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未来,这将是人们特别需要的。如果相信佛教当然最好,这不但能够解决现在的问题,未来的问题也解决了;如果不相信也没关系,佛教从来没有把不相信佛教的人当成异类分子。佛教修菩提心的对象是世上的所有人,包括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无神论者等。

因此,无论对方是不是佛教徒都没关系,大家自己先好好学习、修行,然后再传播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我们不要把佛教神秘化,更不要给它裹上迷信的外衣,要让真正的佛教智慧惠及每一个人。我相信,这正是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多数人应该都能接受。

(一)为普通大众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慈善

佛教徒可以这样考虑:比如,在茶馆、素餐厅等环境比较安静、让人感觉轻松愉悦的地方,举办一些哲学沙龙、心灵沙龙等活动。这里不一定宣讲佛教教义,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无论有没有信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谈论的话题,主要围绕哲学、心理学、佛教文化等,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

凡是人都有精神,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也是人,他们也会遇到精神空虚、焦虑、压力等困惑,也需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例如,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等等。

大家必须要明白,如果过度地崇拜物质,想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是永远都做不到的。再多的名牌包包、衣服、名表、名车也无法满足精神的空虚,用这种方式追求幸福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因为欲望总是永无止境,哪怕为此奋斗一生,拥有了全世界的财富,临终之际仍然不会满足。心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所以,有限的物质不可能满足无限的精神需求。如果过度地追求物质,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消耗,而且会导致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也越来越累,整个人都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既破坏了环境,也毁掉了自己,最终就是一无所得。

现在很多人失眠,精神上有各种各样的压力、焦虑、抑郁等,非常痛苦。无论信不信佛,这些问题都不能不解决,而佛教的生活禅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叫生活禅呢?因为它就是一个用来解决生活中失眠、焦虑等问题的方法,属于禅定的一部分,所以称之为生活禅。

生活禅跟信仰没有关系,有信仰的人可以修,没有信仰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也可以修。但我们自己先要好好学,如果自己都不懂就让别人修,一定会出问题。肉体上有了毛病,可以找医生;精神上出现异常,往往很难治。如果对方的精神本来就有问题,再加上错误的引导,就会更加严重,结局也很难预料。

所以我们要自己先学,学好之后再指导别人修禅定。这样一来,我想很多人会慢慢地学佛的。虽然我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这些人解决心理的痛苦,但如果他们最后学佛了,那当然也是很好的,既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又能解决未来的问题,一举两得。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基督教拿了大量的物资去做慈善,这种举动非常好、非常伟大。当今时代,新的贫困族在哪里呢?不在遥远的非洲,也不在偏僻的乡村,而在繁华的大都市里面。所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这样的沙龙,让大家除了喝茶以外,还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放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家解决心灵的问题。

佛教徒最适合做这个了,因为在精神层面,佛教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假如我们拥有非常丰富的医药资源,看到很多人生病却根本不管、听之任之,这个合不合理呢?不合理,应该把药物分享给大家。同样,佛教的精神资源并非佛教徒才能独享,不学佛的人,或者是学其他宗教的人也可以分享,这一点特别重要。

如果这当中有人想进一步了解佛法,那么他可以去学佛;如果他只想停留在目前这个层面,也是可以的。这是一个心理上的帮助,相当于心灵的慈善。这也是普度众生的一种方法,年轻一代的佛教徒一定要考虑这些问题。

(二)对信仰佛教、但追求人天福报者,大力弘扬人天乘佛教

弘扬人天乘佛教不需要寺院,需要的是正知正见、智慧,以及一个适当的场所。这个场所不一定是寺院或者闭关中心,像素餐厅、茶馆之类的地方,或者是在自己家里也可以。每个周末,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生命轮回、善恶因果,爱心公益。信仰佛教,但是不想修行的人,可以学人天乘佛教。

修人天乘佛教的前提是要相信因果和轮回。要告诉他们轮回是怎么回事,因果又是怎样真实存在的,然后他们也可以修慈悲心和禅定。

人天佛教里面没有五加行、念佛、磕头等太多功课。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学一些佛教的哲理,以及佛教的音乐、美术、禅茶等佛教文化。不学也没关系,只要相信因果轮回,然后修禅、修慈悲心,平时生活中尽量断恶行善就可以了。

所谓的行善指什么呢?有人认为烧香拜佛、念经才是善,其他都不重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修桥补路、盖学校、建医院、做义工、当志愿者等,这些也都是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积极地组织或参与这样的爱心活动。

很多人不仅有心理上的问题,还有物质上的问题。当物质匮乏的时候,金钱的确可以给人带来一些安全感和幸福感。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赚来的钱布施出去。在此之前,如果赚到钱自己会非常高兴;当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钱一直存着也就是个数字而已,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如果能把这些钱捐出去,不但能够解决很多人的问题,自己也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这样以后,这些物质财富就可以持续地给人带来幸福感。所以,有经济能力的人士,如果能积极地参与到利他事业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整个学佛的群体就像金字塔的结构,真正修大乘佛教的人,可能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都处于金字塔的下端。过去的历史上,弘扬佛法时以金字塔最顶尖的这部分为主,因为古人的根机相对而言比较成熟,他们对物质的需求欲望不像现代人这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去修出离心、菩提心,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现在不同,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做到,绝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适合人天乘佛教。

学习人天佛教之后,一方面精神上有信仰,心理也找到了归宿;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也可以开始回报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变得很有意义,何乐而不为?

(三)大乘修行人要精进地闻思修行、全方位利益众生

最后,处于金字塔最上端的这部分佛教徒,才是真正走解脱道的人。他们学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些才是在家学佛团体中真正的精英,他们可以在心理方面做很多事情,充分地发挥佛教应有的作用。

作为大乘修行人,希望大家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全人类、为全体生命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可以全方位地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这是每一位佛教徒的责任和义务。

1.避免佛教和佛教徒过度世俗化

佛教徒过度世俗化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佛教徒有正知正见、有闻思修,在此基础上做服务社会的事情,那就非常圆满、理想;但如果只懂得开素餐厅、茶馆,自己不闻思修行的话,那就是佛教徒世俗化了。

比如,所有人都去做物质慈善、心理慈善,不修出离心、菩提心,不学五部大论、不学密法……这些广博深奥的内容大家都不学,一概放弃,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此以后,佛教真正的核心就没有了,这叫做佛教徒的过度世俗化。

寺院也是一样。如果所有的寺院都去搞各种商业化的活动,那么同样会令人深感失望。有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心里空虚的时候,原以为寺院可以帮助他们,或者在寺院里能够找到一些精神养分,然而进去以后,不但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到处都要给钱。回家时不但精神空了,钱包也空了,双空而归。最后对寺院也失去信心,这就叫做寺院过度世俗化。如果佛教徒世俗化、寺院世俗化,那么最终佛教就消失了。

所以,佛教的精英还是要着重闻思修行,要去学五部大论。五部大论学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内容非常有吸引力、特别有意义,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学,所以不懂。它不单是一个理论,而且跟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五部大论学完了以后,可以进一步去学密法。五部大论中最深的就是中观,而中观的核心部分就在密法里。在中观自身的理论体系中找到它的核心比较难,而在高一个层次去抓它的要义就容易成功,所以还要继续深入学密法。学完之后去思考、修行,这样就可以找到真正的解脱之路。

2.高级学佛团体的修学方式

高级的学佛团体,在自己家里也可以学,不一定要到寺院。家庭成员或者几个亲戚朋友,聚集在某个人的家里,或者租一间房子,把它装修得比较有佛教氛围,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五部大论、显密法义,共修打坐,用这种方式就可以解决学修需求。

节假日的时候,大家可以到禅宗的寺院去闭关打坐,三天、五天、七天都可以。禅宗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禅修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遗憾的是,真正开悟的、德高望重的禅师如今已不多,剩下的年轻人中有多少真正的禅师也不好说。找不到真正的禅师就无法证悟,但是他们流传下来的方法、风气是非常好的。

概而言之,佛教是一门认识心灵的学问,也是一种觉悟的教育。在当代,佛教的自觉、自强和自信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所有人都可以在佛教里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无论处于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阶段,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浩瀚无边的佛法智慧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心灵的问题。从此以后,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地幸福、快乐,更加地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