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达摩大师四行观》原文
一、关于论名
《达摩四行观》是达摩祖师亲口所述,并由其弟子记录下来的一部论典。它宣讲了进入大乘佛教的两种方式——理入和行入。无论修学什么法门,所有途径都可归摄于这两类。
上等根机者可直接从理入,证悟之后,再在此基础上行持六度万行,就像当年的惠能大师一样。普通根机者则可先从行入,待根机成熟之后再证悟。证悟之后,也一样要行持六度万行。二者最终的结果都一样,只是入道的方式在顺序上有所不同。
本论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尤其是对于实修方面极具价值,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达摩四行观》有很多版本,论名各不相同。其原名为《菩提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略辨”即简略地分析;“大乘入道”,即进入大乘佛教;“四行观”,即达摩祖师所阐述的进入大乘佛教的两种方法:理入和行入,其中“行入”又分为四种,所以本论也简称为《二入四行论》或《达摩四行观》。这是从内容的角度来命名。在敦煌文献中,也出现了《达摩四行观》。
个人认为,命名为《二入四行论》较为合理。因为“四行”是由“二入”之“行入”细分而来,若只说“四行”,则无法将“理入”部分含括在内。所以从内容上看,《二入四行观》这个题名更为恰当。
以下是正文内容。
二、正文释义
(一)略说二入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夫入道多途”。“夫”是古汉语中的语气助词,表示开始说话了。“入道多途”,进入大乘佛教有很多不同的途径、方法。
首先是人天佛教,它虽然不属于解脱道,但也算是一种修行,所以也可称为“道”;此外还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包含了显宗的净土、唯识、中观、禅宗等,以及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无论如何,这些途径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成佛。《妙法莲华经》中也讲到,尽管有些方法很快,有些方法相对慢些,但最终都能到达目的地。
之所以有这么多途径,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一样,要度化无量众生,就需要不同的法门。比如,学禅宗可以直接证悟、成佛,从而获得无我空性的智慧;学净土法门,通过念佛也能即生证悟,或是往生以后再证悟,同样能成佛;若是学密宗的话,比如藏传佛教的时轮金刚、大圆满、大手印等,或者汉传佛教的唐密等,最终也可以成佛。入道有很多不同的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选择。
途径虽多,但总体可归摄为两类。
“要而言之,不出二种”。“要”,简要。不管是显宗的净土、禅宗,还是密宗等诸多不同的法门,最终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入道方式,此外无他。
“一是理入”,第一种是“理入”。禅宗对“理”这个字讲得特别多,之后的阳明心学中也出现很多关于“理”的内容,“心外无理”等都源自禅宗。
“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性。“理”与“事”相对,“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性、本体;“事”就是这个本体的不同现象、形式。例如,水结成冰以后,其颜色、体积等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本质只有一个,就是水。同样,这个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物质以及形形色色的生命,这些不同的现象都叫“事”,其本质也只有一个,就是“理”。
这个本质究竟是什么?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本质只有两个,甚至一个。从般若的角度讲,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性,这叫做“理”;从第三转法轮、佛性的角度讲,“理”是佛性、光明;而从密宗的角度来讲,“理”就是坛城,所谓坛城,即空性与光明的合二为一,是二者的结合体。因此,“理”既可以说是空性和光明,也可以说是坛城。
由此可知,“理入”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证悟空性、光明,或证悟自己心中的坛城。实际上,空性和光明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描述而已,并非有两个东西。万事万物的本质只有一个,就是佛性。
“理入”,即从证悟空性的角度进入大乘道。
“二是行入”。“行”,行为。佛门讲“见修行果”,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架构。一个修行人除了打坐、证悟之外,还有诸如六波罗蜜多等许多的行为,这就是“行入”。
换言之,从胜义谛的角度进入大乘道,即“理入”;从世俗谛的角度进入大乘道,即“行入”。无论是进入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所有途径的要点都可归入这两类。例如,小乘佛教的“理”是人无我,“行”就是小乘佛教的禅定、戒律等;在大乘佛教中,显宗和密宗各有不同的“理”和“行”,亦有各自的“理入”和“行入”。
(二)广说二入
1.理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理入者”。那么理入是什么情况呢?接着开始讲理入。
“谓藉教悟宗”。我们想要证悟的话,应以什么方法来证悟呢?“藉教”,依靠“教”来悟。“教”是什么?从经的角度讲,就是《金刚经》等宣讲空性的般若经典;从论的角度讲,就比如龙树菩萨的中观等论著。想要证悟心的本性,就要学习第三转法轮中宣讲佛性的这类佛经,如《楞伽经》《维摩诘所说经》等,以及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等。悟什么?“悟宗”,悟这个“理”或者是悟空性。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这些经论,最后得以证悟。
虽然禅宗讲不立文字,但意思并不是不需要闻思、学习,或者不需要传法。而是指不要在文字上花太多工夫。如果始终在文字上打转,特别执著于文字,反而会成为证悟的障碍,最后得到的是佛教知识,而非智慧。智慧必须自己去体会、去悟。为了强调这种内在的体悟,禅宗常讲不立文字。例如,很多大学宗教系的教授,他们对一些佛经的研究有时比我们还深入,但因为没有修行,不过是在知识层面了解而已。如果我们不修行,最终结果也是如此。
虽然禅宗的重点不是闻思、学习,而是修行,但修行也必须具备一些相应的闻思,否则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修。即便掌握了一些方法,又如何能说服自己相信这些方法能够达到最终的结果?只有通过学习、闻思,我们才能树立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之后才能安心地修行。若最基本的问题不解决,仅凭“不立文字”如何证悟呢?因此,从“藉教悟宗”这四个字可以看出,禅宗的“不立文字”并不是说不需要闻思。
简言之,“藉教”的目的不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为了修行。我们需要通过学习经论,藉由它的力量以及种种方法来“悟宗”,即证悟心的本性。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深信所有众生都是同一真性。“含生”,六道轮回中的有情众生。“真性”就是般若空性、如来藏、佛性,或大圆满、大手印、光明、坛城……也即之前讲的“理”。其实,这些词汇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大乘佛教里关于这方面的词汇相当多,显宗、密宗各有各的词汇,密宗中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词汇。所有词汇最终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我们自己心的本性。因而禅宗讲“心外无理”,意思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从理的角度,或者从心的本性的角度讲,所有众生只有一个本性。以佛为例,十方三世诸佛的形象不一,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面貌各异,身体的颜色也不同。虽然形象上千差万别,但所有佛的本体只有一个——法身,只不过为了顺应不同根机的众生,才变化成各式各样的佛。就像密宗里有各种各样的忿怒金刚、本尊,显宗里也有许许多多的佛和菩萨,虽然形象众多,但他们的本体只有一个,就是心的本性,也即佛性。
凡夫众生也只有一个本性、佛性,那么是否每个众生各有一个佛性呢?不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共有一个佛性,大家都是从佛性中衍化而来。这与量子物理的说法有点儿类似。比如,今天几百个人聚集于此,从物质的角度讲,所有人都是一体的。这有点不好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怎么可能是一体呢?但量子物理认为,不仅人的身体,包括周边的物质、建筑物等,所有一切都是一体的。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能量,当能量凝聚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人、一栋楼、一座山等我们肉眼可见的物质。当能量消散的时候,就融入到原本的状态中,因为密度不高,所以我们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比如,我们周围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物质,这些不仅属于我,也属于大家。就像广袤的海洋或天空一样,在这个能量中,一切都是一体的。
外道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比如,有100个碗或杯子这样的容器,每个容器内部都有各自的空间,100个容器就是100个空间。假如把这100个容器打破,这100个小空间就融入到外面的大空间了,但其实所有空间本为一体。
需说明一下,这些观点与佛经中所说的“真性”虽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完全不同,层次上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大家不要觉得,怎么可能所有众生的真性是同一个呢?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心的本性就是如此。在心的本性中,原本就没有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也没有六道轮回,什么都没有。但因为我们的无明、执著,有了你、我、他的分别之后,才形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生命个体。当我们证悟心的本性,融入到佛性、空性之后,这些现象就不会再有,万事万物都融而为一。如果有人先证悟成佛了,那么他就先融入到原本的本体中;100个人成佛了,就有100个人融入到这个本体中。本体中没有你、我、他的概念,一切都是平等的,这叫做大平等。
这个道理非常深奥,需要深入闻思、学习才能深信不疑。像六祖惠能大师这样的人,因为他们过去世中已经完成了学习、闻思的功课,所以这一生不需要经过太多闻思也能证悟。证悟之后自然深信不疑。而我们的根机本来就不高,如何能做到深信呢?必然需要经过大量的闻思、学习,否则很难相信如此深奥的道理。
虽然众生的真性本为一体,“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但”,只是;“客尘”,即贪嗔痴等烦恼;“妄想”,即各种各样的执著。只因为被各种烦恼、执著覆盖,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真性。
为什么把贪嗔痴等烦恼叫做客尘?尘即尘土、尘埃;客,表示它不是永恒的,而是一个外来的、临时的东西。贪嗔痴等烦恼犹如灰尘一般,把我们的本性覆盖住,就像玻璃上堆积了灰尘,由于尘土的覆盖而看不到玻璃的本质。同样,尽管我们的烦恼、业力是突然性、临时性的,也会导致我们无法证悟。所以,无论是藏传佛教的金刚萨埵修法,还是汉传佛教憨山大师提倡的礼佛、忏悔,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覆盖我们佛性的尘土擦除,以便于我们证悟。
“不能显了”,不能了达、证悟。只要有各种烦恼和执著,我们就无法证悟。
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若也舍妄归真”。“归真”就是回归到本来面目,即证悟。任何一个人,只要能舍弃各种各样的妄念,回归真性、佛性,就可以证悟、成佛。
“凝住壁观”。“凝住”即专心、专注。平时我们的心非常散乱,打坐时要集中注意力,因而叫做凝住。“壁观”的含义有两种:广义上,把证悟空性的智慧叫做壁观,因为它可以让烦恼不生——好比一堵墙,把所有的烦恼都抵挡在外面。所以,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都把证悟空性的禅定称为壁观。狭义上,则是指达摩祖师所传的禅宗法门。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时,因未找到适合接其法脉的弟子,所以面对墙壁打坐九年。此后这个法脉的传承就叫做壁观,意为面向墙壁、静心修行。
“凝住壁观,无自无他”,证悟空性的境界中没有自我,也没有他人。
“凡圣等一”,没有凡夫也没有圣者,凡圣平等。在空性的境界中,没有分别念,一切都是平等的。如前所述,一切众生都是同一真性,因此凡夫与圣者的本性都是一体。
“坚住不移”,然后坚定不移地安住在这样的禅定境界中。从信心的角度讲,是坚定不移、深信不疑;从禅定的角度讲,就是安住在这样的禅定状态中。
“更不随文教”。之前讲过,未证悟时需要闻思,但证悟之后就不再需要这些文字了。因为文字的作用已经发挥完毕,再也没有更多的作用了。
“此即与理冥符”,这种状态就与“理”(心的本性、佛性)暗合。“冥符”,默契、暗合之意。
以上几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学习而证悟之后,达到无自无他、凡圣等一的境界,并且在这样的境界中坚住不移,这种修行状态已经很接近或者说符合“理”了。若完全融合、毫无隔阂,就是成佛。成佛之前,虽然二者还未完全融合,但从证悟的那一刻起,这个证悟的境界已经非常贴近心的本性,等于是见到了心的本性。
藏传佛教密宗有“子光明融入母光明”的说法,意思大致相同。母光明即我们本具的佛性、如来藏,子光明即后天通过闻思修行所证悟的智慧,二者结合之后,修行便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
“无有分别”,证悟的禅定境界中没有任何分别。
所有分别都是从证悟的境界中出来又回到现实世界后才出现的。是谁创造了种种分别?当然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然而,眼耳鼻舌身意和它们创造出来的种种事物,本质上都不存在。证悟的境界已超越了分别念的层次,所以回到本质的时候,一切都不会有。
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如同《金刚经》里讲的能断金刚。金刚是什么?它是帝释天王手里的一种武器,金刚可以摧毁外界的一切,却没有任何事物能将之摧毁。证悟的智慧与此金刚一样,它可以摧毁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而不会被任何其他事物所摧毁,这就是能断金刚的含义。
虽然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没有证悟,但可以通过闻思、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努力,争取早日获得这样的智慧。目前我们停留在一个什么阶段呢?就是“籍教悟宗”的“籍教”阶段,尚未达到“更不随文教”的境界。因此,千万不要因为禅宗的一句“不立文字”而放弃学习、闻思。如果不学习、不看佛经,我们怎么能“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呢?连前生后世、善恶因果这么简单的道理,都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思考以后才能深信,更何况心的本性这样深奥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虽然学的是顿悟的法门,但它对六祖这样的利根者才是顿门,对我们而言只能变成渐门——逐渐地才能证悟。
可见,学佛修行是有次第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搞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很重要。如果还处在“籍教悟宗”尤其是“籍教”的阶段,那么“不随文教”就是以后的事。
“寂然无为”。什么是“寂然”?平时我们打坐修四禅八定,暂时控制住自己的杂念,感觉内心特别平静,这是不是“寂然”呢?不是。当所有的分别念、执著完全融入证悟的智慧当中,所有的一切都消失殆尽时,才叫寂然。
“无为”就是无所为,没有什么可以做的。相对于有所做、有因有果的“有为”来说,在寂然的状态中,世俗的万事万物、因果关系都不存在。因此,语言上没什么可讲的,意识上没什么可思考的,行为上也没什么可做的……如果有智慧就可以证悟了;如果没有智慧,在这个状态中也无事可做,所以叫做无为。
“名之理入”,这叫做理入,是最重要的一个入道方法。
大乘佛教所有的修行方法,不管是念佛还是禅修,或是密宗的气脉明点修法等等,最终都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以上是二入当中的第一入——理入,也就是从理的角度进入大乘佛教。接着讲行入。
2.行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行入者:谓四行。”实际上,《达摩四行观》的“四行”都是从“行入”细分而来。
“其余诸行,悉入此中。”大乘佛教所有的修行行为,都可以包含在这四行中。
“何等四耶?”哪四行呢?就是“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
“报冤行”和“随缘行”是针对世间法和人天乘,主要讲善恶因果。当然,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里也有相关内容,但基本上属于修人天福报的方法。
第三个“无所求行”,即小乘佛教的出离心的修行方法。虽然没有“出离”二字,但其实就是在讲出离心。
第四个“称法行”,即大乘佛教的六度,所有善行、修法都要以如幻如梦的方式来行持。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四行之间是有次第关系的:第一个报冤行,是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第二个随缘行,是幸福转为道用的方法;第三个无所求行,无论幸福也好、痛苦也好,世俗的一切本质上都是痛苦的,要寻求突破就要有出离心;第四个称法行,世间的一切不仅痛苦,并且都是如幻如梦的,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对我们而言,这四行都很重要,前两个尤为重要。
(1)报冤行
接下来解释四行的第一个——报冤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皆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何云报冤行?
”什么是报冤行?接着逐句解释。
“谓修道行人”,作为一个修行人,“若受苦时”,面对痛苦的时候,应当怎么做呢?
世上有数不尽的痛苦,生老病死几乎是所有众生的基本痛苦,除此之外,人类有人类的痛苦,地狱、饿鬼、旁生也各有各的痛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层次的痛苦。普通人遇到痛苦时会怎样?一般都是拒绝、抵制的心态,不愿意接受和面对痛苦;拒绝不了的时候,就开始各种抱怨,抱怨人、环境等。修行人则不是这样。难道修行人生病就不治病吗?当然不是。修行人生病也一样看病、吃药,世俗的方法都可以用。只不过,他们的心态和面对的方法不一样。
过去,很多人觉得心态没有那么重要,外在的名、利等客观事物才重要。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改变心态有用吗?不过是无奈之举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了物质之外,内在的心态也很重要。虽然物质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进而缓解内在的心理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比如,有人想得到某个东西,得不到的时候心情郁闷,假如得到了,内心的郁闷会暂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其他欲求出现,而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限的能力绝不可能满足无限膨胀的欲望。
那么有无其他办法呢?有,就是调整心态。但也不能走极端,一方面要适当地向外追求、争取,另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二者同时进行。有时调整心态更重要,因为当外在条件达不到时,若再不调整自己的心态,最后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最终不得不花费大量金钱、精力求医治病。如此一来,非但得不到外在的物质,自己原本拥有的也将失去,这样就太遗憾了。
那么,该如何调整心态呢?“当自念言”,达摩祖师说,面对痛苦时要这样告诫自己——
“我从往昔,无数劫中”。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地球也许起始于46亿年前,宇宙也许起始于138亿年前,而我们的生命早在宇宙尚未诞生时便已存在。那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轮回的?不得而知,所以轮回是无始无终。
如此漫长的时间当中,我们在干什么?在“弃本从末”。
“弃本”,“本”即我们心的本性,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性——佛性、空性。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证悟过自己心的本性,始终以凡夫的身份辗转于轮回中,甚至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佛性、光明。做人的时候尚且不知,做动物时就更不必说了。所以,“弃本”即放弃了我们心的本性,或者说离我们心的本性越来越远。
“从末”,在漫长的轮回中,我们以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尤其是意识,造下了数不尽的恶业和有漏的善业。这些业最后都储存于我们的阿赖耶识上,机缘成熟之后,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如果善业成熟,我们就会处于三善趣(人道、天道、阿修罗道);如果恶业成熟,我们就会处于三恶趣(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实际上,六道轮回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并不真实存在,一切如同梦中之境或者海市蜃楼般如梦似幻。然而,我们却不明白这一点,反而把所有这些都当成真实存在,特别执著,继而不断造业,为下一世种下新的轮回之因。这就是“从末”。
“流浪诸有”。“有”,轮回;“诸有”,即“三有”、三界六道。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都在轮回中流浪。流浪轮回的时候,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多起冤憎”,多数时候都在造互相怨恨、憎恶的恶业。比如,做动物的时候互相残食、彼此伤害,这就是“多起冤憎”。同样,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残酷的战争,我们肯定难逃其中。今生如果遇到灾难、病痛等折磨,很可能就是自己过去所造下的种种“冤憎”之果。
“违害无限”,在此过程中我们伤害了无数众生,给他人造成了无量无边的危害。不必说无始以来,大家回顾此生,我们从小到大造了多少危害动物、人类等大大小小的恶业?肯定非常严重,更何况从无始以来!今生为什么受苦,为什么遇事不顺?自己想一想便心知肚明。
“今虽无犯”,尽管这一生没有做任何违背因果的事情;“是皆宿殃”,但前世所做的种种罪业,造成了今生的各种灾难和痛苦。“宿殃”,前世注定的灾殃。
很多人认为,“我这一生并未犯什么错,为什么会这样?”有时我们也会向三宝抱怨,“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修了那么多法,怎么会这样?”中国历史上最虔诚的皇帝之一——梁武帝,生前为佛教事业做了大量善事,死时却不得善终。当年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些国王也十分虔诚,在佛陀面前做了很多功德,但临终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也许他们也会质疑:“为什么我一生做了这么多善事,结果会是这样?”
要知道,虽然我们今生努力行善积德,但这一世毕竟时光短暂,就算活到100岁,每年365天日夜不间断地做善事,这100年的时间放在整个生命轮回中,连24小时中1秒的万分之一都不到!所以,今生行善不代表一定不会遇到问题。除非我们造的不是普通善业,而是证悟了空性。有了证悟的智慧,即便无始以来造了再多的业,在我们证悟的瞬间,这些业都有可能被摧毁殆尽,从此不再继续轮回。就像某个房间,长期以来都是漆黑一团,但只要灯光一照,黑暗立即消失不见。
然而,仅以今生有漏的善业,无法对抗过去所造的种种痛苦之因。为什么?因为与过去长劫以来所造的无量罪业相比,这些善事的力量微不足道。所以,“今虽无犯”,尽管我们这一世没有犯错,但不代表之前没有造罪;今天遭遇的种种痛苦,正是自己过去种下的恶因所导致的,即“是皆宿殃”。
“恶业果熟”,今生身体不健康、心情不好、遭遇种种不如意之事,说明过去所造的罪业现在成熟了。
平时很多人喜欢算命、打卦、测八字等,其实这些都没什么用。今生遇到的种种苦难,未必跟风水、八字等有什么关系,但肯定与自己的业力有关,无因无缘是不可能遭受痛苦的。
此外,有人会说,什么人被鬼神加持了,或者有什么附体;有些人特别爱说别人身上有什么冤亲债主,等等。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冤亲债主人人都有,但他们也在六道轮回中受种种苦,不可能一直在我们身边纠缠,也没有时间一直附在谁的身上,大家各有各的因果。因此,这些说法纯属迷信,不要相信,真正要相信的就是善恶因果。
该相信的善恶因果,不相信;不该相信的鬼神、附体等,却特别执著、迷信。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弃本从末”。
“非天、非人所能见与”。“见与”,给予。我们现在所受的种种痛苦,比如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睦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人为的,但其实并不是其他人或天人造成的。
如前所述,所有问题都是我们自作自受,不要在其他人或天人、鬼神的身上找原因,不要抱怨家人、同事、同学等,不要将责任推卸给对方。任何一个结果都包含了无数的因缘,并非某个单一的因缘所致。在我们能看见的因缘当中,也许某个人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他绝对不是全部原因。而他之所以能产生作用,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业力推动所致。
所以,任何问题都不是鬼神、人或天人造成的,如果自己没有种下恶因,再多的鬼神也无法制造违缘。释迦牟尼佛成佛之际,有成千上万的魔军前来阻挠,佛陀却并未受到他们的影响。为什么?因为佛陀自身没有这些因缘,所以外在的任何魔军都无法给他制造障碍和危害。
“甘心甘受都无冤诉”,苦难发生时,我们不哭诉、不抱怨,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因缘,心甘情愿地接受。仅仅是这样,整个事情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当下就会大为减轻。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调整方法。
之前讲过很多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放下抱怨、坦然接受。既然是自己一手制造的,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只有自己去承担这个果报了。《入菩萨行论》《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里都讲过,虽然表面上看,自己现在遭受的痛苦是某个人制造的,但其实,害我的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为什么?因为在我的业力推动下,他伤害了我,由此而造下罪业,将来业果成熟之际,他可能会面临比我更严重的痛苦。所以不要抱怨任何人,要“甘心甘受”。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生病时我们只需心甘情愿地接受,无需看病、吃药?当然不是,世间任何能减轻痛苦的方法都可以用。同样,工作上遇到竞争对手时,该竞争就要竞争,正当的方式都可以使用。“甘心甘受”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调整好心态,停止抱怨。
我们平时不懂这个道理,总是习惯性地抗拒痛苦。我们越是抗拒,它对我们的杀伤力就越大,给心灵造成的创伤也越严重。现代西医也发现,人类76%的疾病与情绪有关。心理学中常见的一个例子是,对于杯子里的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觉得幸好还有半杯水可喝,而悲观的人则会担忧只剩下半杯水。可见,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心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影响,所以心态的调整特别重要。
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经云:‘逢苦不忧。’”学佛是否可以没有生老病死?成佛之后确实可以断除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但以我们目前的修行境界根本达不到。现在我们能做到的是,当自己遭遇生老病死等苦难时,内心不会痛苦。也就是说,虽然有生,但是没有生的痛苦;虽然会老,但是没有老的痛苦;虽然生病,但不会有生病的痛苦;虽然不得不死,但不会有死亡的痛苦。这就叫做“逢苦不忧”。
尽管内心没有痛苦,但现实中的问题并未解决,这样有用吗?当然有用。有了健康的心态,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局面容易往好的方向转变。反之,如果心态出了问题,则会使事情越来越恶化。比如,一个富太太得了抑郁症之后,总是担忧将来没钱治病。虽然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她的心态与真正没钱治病的穷人一样,特别焦虑,导致最后的结局都一样。所以,健康的心态特别重要。
“何以故?”为什么遇到苦难会没有痛苦呢?“识达故”,因为我们对苦难的认识已经非常到位了。识,认识;达,通达。
“识达”有两种理解:一是指证悟、明心见性,证悟之后当然不会有痛苦;二是指在世俗层面上,把痛苦的因果关系想明白了。后者虽然没有前者那么高的境界,但它完全可以消除抱怨、憎恨所带来的心理创伤。
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00万人自杀,自杀未遂的约有2000万人,主要原因是抑郁、焦虑。实际上,事情的起因可能并不严重,有时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因为不懂得调整心态,加上无人开导,闷在心里慢慢发酵,最后就发展成抑郁症。如果掌握了调整心态的方法,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发生。
另外,错误的人生观也是人们痛苦的原因之一。很多人以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结束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因此选择一了百了。其实,这样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造下杀生的罪业,让痛苦变得更加复杂、严重。
如果有因果轮回的观念,就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比如,工作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有人会想不通,然后失眠、焦虑,精神状态变差,导致白天的工作效率更加糟糕……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最后自己毁了自己。实际上,没有任何人要故意刁难他,只是他自己想不通而已。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是认知不到位导致的。
在当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要。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尽管理论性不强,但只要照做就会对病情有帮助,人们也都乐于接受。那么因果轮回的观念,为什么不接受呢?达摩祖师此处所说的,正是当今人们所亟需和缺乏的。这些方法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在藏传佛教里,这叫做痛苦转为道用。
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很多,比如自他相换——心理学称之为同理心,也就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例如,两个人同样努力工作,但其中一人得到的利益更多一些,另一人如果有同理心,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为什么领导分配不公?领导肯定有他的考量,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么做;或许是自己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条件,等等。只要稍微有点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问题就很容易化解。
“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当内心生起烦恼、痛苦时,要调整自己的心念,让它相符于“理”,藉由经历这些苦难,让自己的修行得以进一步提升。
“故说言‘报冤行’”,因而将此称为“报冤行”。
达摩祖师此处讲得非常简单,只有寥寥数语。这些道理很容易明白,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呢?就是修四加行,尤其是因果不虚,可以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因和果。然后静下来打坐,认真深入地思考,让因果观念在内心根深蒂固。以后我们面临问题时,才能把达摩祖师的“报冤行”真正用上。
如果对因果的了解不到位,或者没有认真思考,这些理论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举个例子,有个外国人设计了一款自行车,与我们平时的习惯相反,往右拐的时候,把手要往左边转;往左拐的时候,把手要往右边转。道理很简单,但初学者骑三五米之后都倒下了。为什么?因为理论上知道,不等于实际中能做到,还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
有人说,我在生活中修行,不需要打坐。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打坐,仅仅理论上知道,不等于真正能够做到,遇到问题仍旧是抱怨社会、抱怨同事、抱怨家人……所谓在生活中修行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打坐思考到一定程度,然后再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实际上,四加行就是落实达摩祖师四行观的具体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学习《入行论》安忍品,以及《修心七要》等,道理讲得非常通透,人人都能身体力行。作为一个佛教徒,没有证悟空性、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禅宗明心见性的境界都情有可原,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些理论上很简单又随时可以做到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以上是第一个报冤行,接着讲第二个随缘行。
(2)随缘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随缘行者”。“随缘行”是什么?接着具体解释。
“众生无我”,六道轮回中的所有生命都是无我的。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在身体和精神的里里外外,永远都找不到所谓的“我”。因为“我”只是一个模糊的、抽象的概念,没有任何实质性。然而,对自我产生执著之后,也一样会给自己带来种种影响。
因此,虽然众生无我,但有缘、有业。造业之后,“并缘业所转”,因为被这些业缘所转而流转在轮回中。
“苦乐齐受”,有时候痛苦,有时候也有少许幸福快乐。
佛教经常讲轮回是苦,这是不是否定世俗的幸福和快乐呢?《俱舍论》中说,不是。佛陀不会否定我们感官感受到的快乐幸福,只不过说,痛苦占了多数时间。大家回顾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扪心自问:什么时候最幸福快乐?这样的时候有多少?不开心的时候有多少?再看看周围的人,快乐的多还是不快乐的多?答案一清二楚。
况且,在幸福快乐的表象之下,还掺杂了很多痛苦和痛苦之因,比如变苦、行苦。就像吸烟、酗酒之人,虽然当下感觉很快乐,但烟酒对身体的隐性危害也一并存在。其余可以此类推。那么,痛苦中是否也含藏了幸福呢?普通人遭遇痛苦时,痛苦就是痛苦,不会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除非他能够将痛苦转为道用,那就另当别论了。
痛苦和快乐的来源是什么?“皆从缘生”。一切苦乐都由因缘产生,并不以个人意乐决定,不是我们想快乐就快乐,想痛苦就痛苦。虽然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但因为过去种下太多痛苦之因,现在要马上转变也没那么容易。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胜报即善报,指幸福和快乐;荣誉,指名利、财富、健康等世间人非常羡慕的事物。拥有这些美好事物的时候,我们要怎样面对呢?此处可以加一句“当自念言”,可以这样告诫自己,“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今天自己拥有的这一切,都是过去世自己造下的善因所得到的善报。
虽然表面上看,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学历、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得到的,但同等条件的人很多,为什么每个人得到的不一样?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自己过去种下的善因现在成熟了。
“缘尽还无”,这些因缘耗尽之后,一切将重新归零,这些美好事物都会消失不见。就像有些名人富豪、达官显贵,在一夜之间,原本的名声、权力、财富等就统统失去了——因为它的因缘结束了。这就叫做无常。
“何喜之有?”这有什么可高兴、傲慢的呢?当自己享有一些名声、财富、权力的时候,如果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聪明能干、超胜他人,就会因为心生傲慢而造业。因此,达摩祖师告诫我们,这些荣华富贵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过去行善所得的果报而已。《百业经》《贤愚经》等佛经里也讲,过去哪怕做了稍许善事,比如布施了一点钱财,也足够我们多世累劫中享有超越大多数人的荣华富贵。但是,这个因缘什么时候结束谁都不知道,所以有什么可欢喜、骄傲的呢!
因此,当我们陷入低谷时,要鼓励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然后从困境中走出来;当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当然可以高兴,但太过狂喜、傲慢则大可不必。佛教经常讲平常心,无论遇到好事、坏事,都尽量保持淡定的心态。这并不是让我们变得像木头人一样无知无觉,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不要有一点点痛苦就特别失落、自卑;稍微顺利一点时,又自视甚高,谁都瞧不上。作为一个修行人,以平稳、淡定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在此基础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样不但为修行创造了良好基础,生活品质也会更高。生活修行两不误,这不就是大家想要的理想状态吗!
“得失从缘”,“得”来自于缘,“失”也来自于缘,不是我们想得就得、想失就失。现在当然也可以创造因缘,但现实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受制于过去的业力,未必能想改就改。
“心无增减”,这个“心无增减”并非胜义谛的“不增不减”,而是指情绪上不要大起大落。增,稍有一点名利、地位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骄傲自大、心生狂喜;减,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特别失落、绝望。
“喜风不动”,各方面比较顺利的时候,内心不要狂喜、傲慢,要如如不动。
“冥顺于道”,这样才与道相应。“冥顺”即默契、暗合。
随缘行侧重于讲幸福转为道用。如果不懂得把幸福转为道用,也一样会使人堕落、造业。所以不单痛苦要转为道用,幸福也需要转为道用。
所有凡夫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忘了生病时的痛苦;生活顺风顺水的时候,就忘了未雨绸缪,等到有一天穷困潦倒、四处碰壁时,才悔之晚矣。所以,如果不懂得把幸福和快乐转为道用,也一样会障碍我们觉悟。
普通人的人生不能太顺利,也不能太痛苦。太痛苦会让人走上极端的路,太顺利又会让人忘记人生的残酷。生活中有苦有乐是好事,只要有面对的方法,不但痛苦可以转为道用,幸福也可以转为道用。
“是故说言‘随缘行’也”,因而为大家宣说随缘行。
在藏传佛教里,“报冤行”属于痛苦转为道用,“随缘行”属于幸福转为道用。不管大乘、小乘,还是人天佛教,乃至于未学佛的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调整心态。
(3)无所求行
第三个是无所求行。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
“无所求行者”。什么是无所求行?达摩祖师分别从胜义谛和世俗谛的角度加以阐释。胜义谛的无所求证悟后才用得上,目前对我们有作用的是世俗谛的无所求。
首先,如何理解胜义谛的无所求?
“世人长迷”,从无始至今,所有众生一直都是迷茫的。为什么?从缘起性空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并不真实存在,而我们却把眼前的一切执为实有,进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恼。
我们执著的主要对象是物质世界。尽管人人都认为自己有一个意识或心灵,但极端唯物主义认为,根本没有意识这个东西,所有思维、情绪都来自于大脑的运作。有些唯物主义则肯定了意识的存在,但认为意识来自于大脑而非前世。唯心主义比较极端,他们认为一切都是意识的现象,所谓的物质根本不存在,世界是由我们的意识构建出来的。
佛教既不唯物也不唯心,如果非要以类似的词汇来形容,那么佛教就是“唯幻论”。也就是说,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所有一切都是我们的幻觉,这个世界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至少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然而,若不深入观察、剖析,这个世界的一切又都井然有序地运作着。目前科学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佛教徒,尤其是学大乘中观的佛教徒,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量子物理等前沿物理学。现在很多科学家写的科普书通俗易懂,有些内容与佛法高度契合。
我们一直都不了解世界的真相,关于“无我”“空性”等更是闻所未闻。当有机会学习中观、般若等教理,通过这些理论观察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确实如梦似幻。但在此之前,我们会把身边的一切当作真实的,“处处贪著”,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执著。甚至把梦里的一切也当成真实的,继而产生恐惧、欲望等,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如出一辙。这些都是我们的执著导致的,“名之为求”,这就叫做“求”。
禅宗常讲放下、不执著。很多人也会劝他人“不要执著呀”“放下呀”……说起来简单,但对未证悟的人来说,这些话是苍白无力的,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是“不求”,即不迷、不贪,这要证悟之后才能做到。所以,大家不要以禅宗的高深境界来要求没有证悟的人,普通人谁都做不到。而对证悟者来说,无需他人提醒,他自然就放下、不执著了。
另外,很多人把放弃当成放下,把不理会当成不执著。难道不去想这个事情就是放下、不执著了?当然不是。这只是暂时的回避、放弃,过一阵子就又开始牵挂了,心里根本没有放下。这不是禅宗讲的放下、不执著。大家一定要区分清楚。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要把放下、不执著当成口头禅,动辄以此要求他人,实际上别人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如果想做到,那就好好修行,尽快证悟。
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
怎样才能无所求呢?
“智者悟真”,有智慧的人,他们了悟了真理,证悟了万法的本来面目。
真理即真如、真心。二转法轮中,这些词汇主要指般若空性;三转法轮中,这些词汇主要指佛性。佛性跟空性其实是一回事。
“理将俗反”。此处的“理”与二入中理入的“理”含义相同,即最终极的道理或心的本性,也即佛性、光明或空性。俗即世俗,指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现象。反,同“返”,回归之意。
有智慧的人证悟空性之后,仍能看到世间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对此他不会执著,故而后续的贪嗔痴等烦恼就不会产生,一切都回归了本来状态,这叫做“理将俗反”。平时禅宗讲的不执著、放下,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不执著、放下和“理将俗反”三者意思相同。要真正做到,就要证悟万事万物的本性、空性。在空性的境界中,世俗的一切都将失去它们的真实性。举例而言,若我们把梦境当真,则会感受到恐惧、痛苦、悲伤等;当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梦中的一切就失去了真实性,我们就不会再伤心、害怕。实际上,梦境一直都是虚幻的,只是之前我们不知道而已。所谓失去真实性,其实是我们的内心不再以假为真,并非梦境本身失去了什么。
然后“安心无为”。证悟之后,心可以安住在“理”当中,即安住在空性的状态中,这就是“安心”。因为明白一切都如梦如幻,没有任何可求的东西,所以就放下、不执著了,此即“无为”。
有句话叫“心外无理”,与“心即是空”是一个意思,指我们心的本性是空性,除此之外,不存在什么其他的“理”。
“形随运转”。形就是有形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以及周围的一切。证悟之后,我们的身体以及日常生活难道从此也消失了吗?不会的,万事万物仍然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这个自然规律中,有一部分来自我们过去的善恶因。成佛之前,一切仍会随着因缘继续运作,不会即刻停止,就像我们知道自己在做梦之后,虽然梦不会再给我们带来恐惧、痛苦等,但梦境仍会继续。
在深度禅定的状态中,比如无色界的禅定或者一地到七地,所有现象都会消失,但从禅定境界中出来之后,一切依然如故。直到八地的时候,才会有很大不同。八地以后是什么样子?八地以后看到的世界,是如极乐世界一般清净的佛国刹土。不过,这个净土仍然要“形随运转”。直到十地末后真正成佛时,在佛的境界中才彻底止息了一切因缘,这是绝对的停止。
在成佛之前,我们的身体仍然随着因缘而继续流转。凡夫依业力投生,菩萨以愿力投生。一地菩萨以后,十二缘起中的无明已经断除了,不可能以业力和烦恼投生,所以也不会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但因为大悲愿力,他们会选择投生到有利于度化众生的世界中。虽然他们的心可以“安心无为”,但身体仍会“形随运转”。
“万有斯空”,由于证悟了万事万物原本就是空性,因而“无所愿乐”,对世俗的一切没有任何执著的心愿和意乐——这时候才是真正的“不求”。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心愿,修行和度化众生的心愿仍会继续,此处所说的“愿乐”,是指凡夫所追求的有执著的心愿、意乐。
以上是从胜义谛的角度讲无所求。接下来,是从世俗的角度讲无所求,此为选择性的无所求,并非绝对的无所求。因为没有证悟,所以只能选择性地无所求,比如,选择性地回避不利的,追求有利的。
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
“功德黑暗,常相随逐”。“随逐”,即跟随、追逐。功德和黑暗是姐妹俩,她们是佛经公案里的主人公。在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中,也提到过这个故事。
《大涅槃经》第十二卷里记载了这个故事。某日,一户人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者是一位衣着华丽、仪态动人的美丽姑娘。她告诉主人,自己叫功德天,她可以让所到之处财富丰饶、繁荣兴旺。主人听闻之后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的福报现前了,殷勤地以香、花来供养此女。
门外还有另一名女子也随之而来,与前者完全相反,她面貌丑陋、身上污秽不堪。她告诉主人,自己叫黑暗女,她会让所到之处穷困衰败、厄运连连。主人听后十分害怕,不仅让她赶紧滚蛋,还从屋里取出刀来恐吓、威胁对方。
黑暗女呵斥道:你真是愚蠢之人啊!功德天是我的姐姐,我们姐妹形影相随,从不分离,想把我赶走而留下姐姐是不可能的!功德天也随声附和:确实如此,我到哪里做好事,她就到哪里干坏事。你如果喜欢我,就要喜欢她,不能赶走一个留一个。主人寻思,若是这样,干脆两个都不要,一个都不留。
这是一个比喻。功德天象征名声、财富、权力等世人向往的事物,黑暗女象征人们不愿意触碰的困苦、厄运、生老病死等不如意之事。世人总是喜欢前者,抗拒后者,却不知此二者永远相依相随。而两个都不留的寓意是,既要舍弃世俗的痛苦,也不能追求世俗的美满,把这些统统放下,就是出离心。
不过,这还不是真正的禅宗的放下,只是选择性地舍离让我们流转于轮回的事物,而出离心、菩提心等解脱之道仍是需要追求的。
“三界久居”,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流转于色界、欲界、无色界当中,直到现在也没有解脱。
“犹如火宅”,三界中的任何一处,都充斥着不同层次的种种痛苦,就像火宅一般。
“有身皆苦”,只要有这个有漏的身体,就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
“谁得而安?”在这样的轮回中,谁能得到真正的安乐呢?三界如火宅,想要获得不变的、永久的安乐,是不可能的。
轮回中虽然有幸福美好的一面,但是特别短暂、稀少,其间还掺杂着痛苦的成分在内。而痛苦的时间极为漫长,发生的频率又极高:地狱道、饿鬼道、旁生道的生命时刻处于痛苦之中;人道相对好一些,但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痛苦。因而佛教说轮回是苦。
所以,假如选择追求世俗的美满,就要接受它的另一面——痛苦。正如选择了功德天,就一定会有黑暗女结伴而来。明白此理之后,我们就会逐渐产生出离心,下定决心远离二者,走解脱道。
达摩祖师的语言简单明了,道理也不难明白,但如果没有加以训练,实际很难做到。怎么训练呢?就是学习四加行里的轮回痛苦,反复地修,深刻认识到功德天与黑暗女是分不开的,而且黑暗女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当轮回痛苦的理念在心中根深蒂固以后,才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了达此处”,当我们彻底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故舍诸有”,就会舍弃、远离轮回中的一切,“息想无求”,停止追求世间短暂的安乐,转向更崇高的人生目标。
人都是这样。就像求职的时候,有的工作虽然不太如意,但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一旦有了更好的选择,就会弃之如敝履。同样,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解脱、成佛的时候,一定会追求世间的人天福报,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这些就是最好的东西。学佛以后,发现有更值得追求的目标,对原来的这些事物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不再希求。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只要有所求,就一定会有苦。尤其追求世间的安乐更是如此,就像黑暗女必然与功德天如影随形一般。因此,不再追求世俗的美满,致力于成佛、解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
“判知无求真为道行”。“判知”即判断、推理、知道。知道无求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无求”有两层意思:一是从空性的角度讲,所有事物都如梦如幻,因此没有必要把这一切当成真实的去追求,这是较高境界的无求。二是从轮回痛苦的角度讲,不再追求世间的圆满,对轮回生起了出离心。这种无求的范围较窄,但出离心也属于解脱道的一部分,故而也是修行之道。
“故言‘无所求行’也”,因此称之为“无所求行”。
无所求行的前半部分——胜义谛部分,需要证悟空性才能做到。目前我们可以实践的是后半部分的无所求行,具体的落实方法就是修四加行。否则,仅凭寥寥数语,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说放下就放下。所以,我们当下的选择是好好修四加行,再一步一步地证悟。
接下来是最后一个,称法行。
(4)称法行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信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
“称法行者”。此处的“法”,指空性。
“性净之理”。“性”即本性、佛性。每个人心的本性本来清净,在第三转法轮中,称之为“清净的本性”。
“目之为法”。“目”,看作。把“性净之理”看作“法”。
“信解此理”,谁能够了解、证悟这个道理,就知道“众相斯空”,山河大地、芸芸众生等万事万物都是空性。
“无染无著”,心的本性永远都是无染无著;“无此无彼”,既没有涅槃,也没有轮回。
关于心的本性本来清净,达摩祖师的《血脉论》《悟性论》反复强调过。此外,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从头至尾都在宣说此理,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则讲得更广。《宝性论》是所有显宗论著中最殊胜、最顶级的。
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
此处引用《维摩诘所说经》里的一句话,进一步阐释什么是“法”。
“法无众生”,法即我们心的本性,它的本体上不存在什么众生,因为我们有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才产生了众生的概念。
“离众生垢故”。“垢”即烦恼、执著。因为心的本性上没有这些垢染,所以也不会有众生的概念。
所有障碍可以归摄为两类,一是烦恼障,二是所知障。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各种人事物等,其实是自己阿赖耶识上的种子成熟之后,所显现的现象而已。这些都是轮回的习气,会障碍我们解脱。
“法无有我”,法的本体上也没有“我”,所谓的“我”是我们的意识创造出来的。
“离我垢故”,在心的本性上没有这些垢染,所以“我”不存在。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有智慧的人如果能证悟最终的本性,就叫做称法行。
下面开始讲六度。
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无所求行包含大乘和小乘的行为,而称法行主要讲大乘的不共之处,即六度。此处简要介绍布施度,其余五度可以此类推。
“法体无悭”。法即我们心的本性——佛性、光明、如来藏,其本体上没有任何烦恼、执著,一切烦恼障、所知障都不存在,它的本性是清净的,因而不会有任何吝啬、舍不得。
布施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就是吝啬、舍不得。当我们想要布施时,立即想到这个不能给、那个不能给,只有自己不要的东西才愿意布施,自己需要的东西不愿意给别人,这就叫做“悭”。但这只是我们意识层面的烦恼,在我们心的本性中它并不存在。就像海面波涛汹涌,海底却如如不动一样,所有的贪嗔痴等烦恼只存在于我们意识的表层,在最深层的佛性上不会有这些,所以说“法体无悭”。
“于身命财行檀舍施”,指布施自己的身体、生命和财产。“檀舍”这个词一半是音译,一半是意译,这是当时的一种翻译方法。舍即布施,檀是梵文Dana的音译。
布施分很多级别:财产的布施称为一般布施;将自己的身肉或者某个器官给予他人,这属于身体的布施,称为大布施;为了某件事情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特大布施。
器官捐赠应属于布施身体。过去医学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即便布施了身体也没有用,因而没有器官捐赠之说。佛经里讲,到一地菩萨之后才可以布施身体,还没有达到一地菩萨的境界时,佛不赞成凡夫布施身体,以免产生后悔心从而导致过失。否则,身体的布施当然是很好的布施。
“心无吝惜”,这样布施自己的财产、身体和生命时,心里没有任何执著,更不用说吝惜和舍不得。
“解达三空”。“三空”指三轮体空。以布施为例,三轮即布施者、布施的对象、布施的物品或行为,三者都是如梦如幻的。
“不倚不著”,虽然在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但内心没有任何挂碍、执著——因为他通达了三轮体空。
既然如梦如幻,那布施有何意义?当然有意义,虽然对布施者来说是三轮体空,但接受布施的对象未必有这么高的境界,因此这个布施仍然是有意义的。真正的三轮体空要证悟空性后才能做到。尽管我们暂时做不到,但平时行善之后,以中观的理论、逻辑去思考其本质皆是如梦如幻,这也是相似的三轮体空,也很有意义。
“但为去垢”,只是为了除去心里各种剩余的垢染,即执著。
“称化众生而不取相”,虽然在度化众生,但是对度化的对象和所做的这一切都没有执著,这就是“不取相”。只要证悟空性的境界稍微高一点,这完全可以做到。
大家应该都知道,行善时要以三殊胜摄持,即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这样的善根一般不会被摧毁。尤其与三轮体空有关的善根,可以一直延续到成佛都不会被破坏。可是,若没有证悟,很难真正做到三轮体空。目前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回向之后,再简单地以中观的观点去理解这一切都如梦如幻,这样也可以算是“化众生而不取相”。
既然证悟了三轮体空,为什么还要布施呢?“此为自行”,这不仅是个人的修行;“复能利他”,同时也能利益更多众生;“亦能庄严菩提之道”,还能够让我们在修行道路上不断进步,逐步提升,取得更大成就,这就是庄严菩提之道。
“檀施既尔”,这就是六度中的布施;“余五亦然”,其余五度也是如此。
“为除妄想,修行六度”,为了断除种种妄想、执著,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而无所行”,对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执著;“是为‘称法行’”,这就是称法行。
(三)尾偈
最后以偈结尾。因版本不同,有的文末附有偈子,有的则没有。
说偈言: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外息诸缘”,修行的时候,需要断除所有外在的因缘。《入行论》禅定品中讲到,对初学者来说,外在的干扰太多会导致心静不下来,因此要适当减少外缘。如果是在家人,就算不能完全断掉外缘,也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应酬以及各种繁杂琐事,其他能不做的暂时先放一放。
“内心无喘”。“喘”,即呼吸急促。佛经里经常讲“外息缘、内无喘”,无喘一般指四禅八定中的四禅。因为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都是有呼吸的,进入第四禅时,就不再有明显的呼吸了。但此处多加了一个“心”字——“内心无喘”,这个无喘则是一种比喻,形容内心不急不躁,没有各种起伏不定的情绪,心非常平静。
“心如墙壁”,达到四禅的时候,禅定力已非常高,犹如墙壁一般,可以把欲界的所有烦恼以及色界四禅以下的多数烦恼抵挡在外,使之无法入内。不单四禅八定,证悟之后也是如此。安住在证悟的境界时,心如如不动,所有的烦恼都无法产生。
“可以入道”,这样就可以入道了。
“明佛心宗”。“宗”,即佛陀的宗旨、思想。此时彻底明白了佛的智慧,也就是开悟、明心见性了。
“等无差误”。“等”,表示程度,完全之意。没有任何偏差,完全如理如法地通达了佛的境界。
“行解相应”,行为符合见解,了达内外一切都如梦如幻。
“名之曰祖”,祖师大德们的境界就是如此。或者说,把行解相应的人称为祖师大德。
“达摩大师四行观终”,达摩大师的《四行观》宣讲完毕。
三、结语
达摩四论被公认为是达摩祖师亲口所述,《四行观》更是确凿无疑。第一个报冤行和第二个随缘行主要从善恶因果的角度讲如何面对苦与乐,这两个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用上;第三个无所求行主要讲不贪著和出离心;第四个称法行主要讲以三轮体空行持六波罗蜜多。以上四行非常重要,大家应该实地去修。虽说知易行难,但如果做不到,讲再多又有何益?因此,一定要找到具体落实的方法,否则证悟的境界对我们来说永远遥不可及。我们先好好学习,然后努力践行,自己这一生就能切身受益。之后,再把这些方法传播给其他人,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心理问题。这一方面是自己的修行,另一方面也是饶益众生,特别有意义。本次讲解达摩四论,除了解释其本身的字面含义外,也从大圆满、大手印的层面,对其最核心、深奥的部分加以着重阐释,力图使法义更加清晰明了。无论禅宗,还是大圆满、大手印,所有显宗和密宗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空性。如果学完这些还不能证悟,再学它法也一样不能证悟,因为语言已无法表达得更清楚、更充分了。大家修完四加行、五加行之后,假如没有机会听闻密法的系统修法(尤其是正行部分),可以此作为最终的修法。如果前行基础扎实,完全有可能证悟。
这一生如果能证悟,当然非常了不起;如果没有证悟,只是通过闻思大致了解了轮回的本质或者我们心的本性,也是我们这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收获,没有辜负此生。那么,怎样让自己快速证悟呢?一方面,通过四加行、五加行积累资粮,忏悔自己无始以来的所有罪过;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好好修上师瑜伽,祈祷莲花生大师、释迦牟尼佛、法王如意宝以及其他祖师大德、上师,或是祈祷达摩祖师、六祖惠能大师等,然后打坐,反复观心。当各方面因缘成熟后,即便没有听闻太多密法,仅凭这些也足以证悟。
达摩祖师所传的这些法,本来就是直指心性,即便没有修四加行、五加行,只要具备相应的基础就可以证悟。过去有许多高僧大德乃至普通人都开悟了,他们未必人人都修过四加行、五加行。若是系统地修过前行,则更不必说。所以,大家要好好努力,每个人都有希望证悟。平时除了尽好家庭、社会的责任,闻思修行也要同时进行,这些才是我们最终真正能够带走的东西。
慈诚罗珠于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