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问道》“莘莘学子篇”第4期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慧灯·问道》!

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请慈诚罗珠堪布为大家解答了很多与大学生相关的问题,这期节目接着请堪布为我们答疑解惑。首先让我们掌声请出尊敬的嘉宾,慈诚罗珠堪布。欢迎您!

 

观众1:我是一名皈依过的大学生,请问在学习期间该如何修行?大学期间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堪布:在学校的时候,有些学佛的方法可能不是很方便。比如四个或八个同学住在一个寝室里,你一个人去打坐、做很多的功课,确实有点不方便,除非你在外面租房子。不过没关系,这些你现在暂时可以不做。

我觉得,在学校还是要以学习为主,但同时也可以修行佛法。比如平时坐车、走路的时候,可以念一些自己喜欢的佛教咒语,像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嗡嘛呢巴美吽”等;还有《心经》,全文只有200多个字,把这个背下来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读诵。此外,你也可以通过手机去听一些佛教的课程,看一些佛教视频,现在这些都非常方便,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

学校放假的时候,如果有一点空闲时间,就可以在周围或者其他地方,找一个有条件学习、打坐的场所,农家乐、度假村或者寺庙都可以。然后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静一静,打打坐。另外,在大城市里有很多佛教团体,你也可以去这些佛教团体里学习、打坐。如果星期天稍微有些时间,就不要在寝室里面打坐,方便的情况下,可以跟这些小规模的佛教团体一起诵经、打坐,这样你在大学期间学习佛法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建议这个时候还是以自己的学业为主,同时也兼顾打坐修行,这真的很重要。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大学里面的学生,内心非常浮躁。不仅浮躁,还有很多精神上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听到、看到大学里面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用一个既科学又实用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不仅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健康地度过大学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助益。所以学佛一定要学,但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业,我想这应该是可以圆融的。

主持人:要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没有办法实修的话就多闻思一些。

堪布:对,也可以的。

主持人:利用这个时间丰富自己,也是很好的机会。

堪布:是,如果没有时间正式地去打坐的话,平时听听佛教的课,看看佛教的书,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心静下来了以后再去学习,效果就不一样。

 

观众2:我也想问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有的老师可能会厚此薄彼,甚至是偏心眼。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的学生,感觉很痛苦却又无法表达出来,这时候该怎么办?

堪布: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三个步骤你可以去试一试,我想肯定会有帮助的。

第一,当你认为老师有点偏心、不公平的时候(实际上不一定),首先不要下定论,因为这种情况也许是自己的误解。尤其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时,如果当时没有处理好,那么当它再次发生时,由于自己心里已经有了这样的成见,就会导致更多的误解。老师的很多言行举止其实根本就不是针对你,也不是偏心,但是你就认为他不公平、不公正,很多这样的想法就会冒出来。这是因为之前内心已经有了这样的成见,它在发挥作用。所以,当你发现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的时候,先不要忙着下结论,要确定一下到底是不是这样,也许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第二,如果确定情况属实的话,就得想想,为什么老师对你不好,对他好呢?也许是你不听老师的话、学习不好,而他听老师的话、学习好。是不是这样的原因呢?如果是,那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创造这些条件,也可以更多地去听老师的话,学习上更努力一些,这样你和他不就一样了吗?老师从此以后也就不会偏心了。所以首先要在自身上找原因,看自己有没有出什么问题。

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毛病,就是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从来不会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否在自己身上,而是习惯性地去找对方的问题。

主持人:向外求。

堪布:是的。“是你不对!”“你凭什么这样?”我们会这么反应。但有些时候确实不是这样,人家可能没有这种想法,所以这些内省的方法都用得上。

第三,如果这些都确定了,自己没有什么做得不对,确实就是老师不公平。那这样的话,你不要希望去改变老师的行为、想法,因为这个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难;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否则自己的学习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即使老师有这样的问题也没关系,你就学习老师教给你的好的一面,尽量去消化不好的一面。当然,换作任何一个人,遇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都是不好消化的,这个没有那么容易。有一个消化的方法,你可以去看佛教里的一部论典,叫作《入菩萨行论》。

主持人:《入菩萨行论》?

堪布:对,《入菩萨行论》,你可以在网上搜。《入菩萨行论》里的安忍品,专门讲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样进行自我化解,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忍辱。

主持人:六度中的一个。

堪布:对,你去看看。它是偈颂的形式,原文有点难,但是有很多的注解和讲解。你一定可以在里面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用这些方法把它化解掉就没问题了,可以当它没发生过。

 

观众3: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想问一个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交流的问题。随着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断增加、接触的东西不断增多,有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类似于代沟的问题,认为自己的父母仍处于原地,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当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呢?谢谢。

主持人:总觉得父母是错的。

堪布: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其实很多儿女并非不爱他们的父母,他们非常爱父母,很孝顺。可是他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为了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而拌嘴、争吵,导致了很多的家庭矛盾。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上幼儿园、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有学习的压力,长大以后想法也变多了,各方面又新增了更多的压力,这就导致每个人的内心相对来说都比较浮躁,所以很容易发生争吵、产生矛盾。当然,我们平时对其他人都会注意一些,不敢随便发脾气、争吵,但因为父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所以平时就比较随便,问题的原因可能就是这样。

我想,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大乘佛教里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一部分,就是对我们的父母去修。我们要思维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然后感恩、报恩。如果不太想修菩提心、慈悲心的其他部分,那么就修这一部分也可以。这部分一定会让你重新感受到父母的恩德,对他们生起感恩之心。当然这不是在一天、两天之内能修成的,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当感恩心增长以后,你一定会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你一定会觉得,父母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每年好不容易见几次面,还跟父母争吵、让他们不开心,实在是不应该。我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和父母相处,好好地孝顺他们。从这方面去思考的话,我想可能会有效果的,你试一试吧。

主持人:其实就是跟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

堪布:对,毕竟父母年轻时候的生活方式、理念跟现在或多或少有些差别。父母因为爱儿女,认为一定要这样做才好,但实际上,过去的观念不一定适用于现在。他们年轻时大家都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放到现在也不一定非做不可,也许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代替。这就是因为观念不同而产生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解决办法就是多跟父母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跟父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沟通多了以后,父母一定会发现:哦,原来这样生活你会很开心、很幸福,然后他们也会接受你的观点。很多人认为,父母总是喜欢强加给我们一些东西。那他们为什么强加呢?就是因为他们特别爱我们,他们担心我们不这么做的话,以后的生活、婚姻、家庭等各方面会出问题。

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变,你可以不接受他们的观点,也未必要以他们年轻时候的方式去生活,但是你要多去和他们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

主持人:我们应该换位思考。

堪布:对。

主持人:父母这么做,说白了都是为我们好,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好。

堪布:是,那是肯定的。

 

观众4:有一个养儿防老的问题想向您请教,因为对我们这一代来说,这已经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困扰。我们虽然也很感激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但是有很多人注定在青年到中年这个阶段,没有办法陪在父母身边尽孝,我们担心父母会对我们有一些失望或者会感到委屈,所以想向您请教一下这个问题。

堪布:很多父母过去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他们可能也没有这样的要求。如果你一直都能够陪在父母身边,那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你也要学习、工作、成家,这些父母也会理解。如果你在读大学期间,每年能稍微抽一些时间去陪他们,这并不会影响你的学习,而父母也就满足了,感觉到儿女在关心他们。

老年人可能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物质方面,经济条件差一些的父母可能需要,但需要的也不会很多,你就尽量满足他们,最关键的还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我们平时不给父母打电话,有空的时候也不去看望他们,父母的内心肯定特别难受,几乎跟天塌下来了一样,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关心他们,什么事情都要独自去承担、去面对。因为人老了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内心会感到很痛苦。要消除这些痛苦,你天天到身边去陪他们也不太现实,但是你要多关心他们,有空的时候去看看,平时多给他们打电话、多沟通,这样的话,我想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主持人:谢谢您。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爱父母,但父母的生活重心却又寄托在我们身上,所以这是一个互相体谅的过程,我们要为父母多考虑。

堪布:对。说到他们的空虚问题,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让他们去学佛。如果他们愿意学佛的话,那他们的晚年又看到了一个新的希望,他们又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学佛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很充实,平时也不会那么孤单、空虚。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主持人:让他们知道,原来生命中还有其他事情可以让自己更加有奔头,然后努力把生命的重心转移到那上面,这其实是更重要的。

堪布:对。

主持人:非常感谢堪布的精彩解答,让很多现场的观众朋友们都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没错,父母、师长、朋友、恋人……他们都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正如堪布在《慧灯之光》里曾经说过的:生命的意义无外乎两个,第一是爱的付出;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心灵。

让我们用智慧和爱心来面对自己、面对他人。你,可以更幸福。也希望今天堪布的解答,能够帮助大家解开心中的疑惑,我们下一期《慧灯·问道》再见。谢谢堪布!

堪布:谢谢。

 

《慧灯·问道》“莘莘学子篇”第4期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慧灯·问道》!

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请慈诚罗珠堪布为大家解答了很多与大学生相关的问题,这期节目接着请堪布为我们答疑解惑。首先让我们掌声请出尊敬的嘉宾,慈诚罗珠堪布。欢迎您!

 

观众1:我是一名皈依过的大学生,请问在学习期间该如何修行?大学期间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堪布:在学校的时候,有些学佛的方法可能不是很方便。比如四个或八个同学住在一个寝室里,你一个人去打坐、做很多的功课,确实有点不方便,除非你在外面租房子。不过没关系,这些你现在暂时可以不做。

我觉得,在学校还是要以学习为主,但同时也可以修行佛法。比如平时坐车、走路的时候,可以念一些自己喜欢的佛教咒语,像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嗡嘛呢巴美吽”等;还有《心经》,全文只有200多个字,把这个背下来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读诵。此外,你也可以通过手机去听一些佛教的课程,看一些佛教视频,现在这些都非常方便,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

学校放假的时候,如果有一点空闲时间,就可以在周围或者其他地方,找一个有条件学习、打坐的场所,农家乐、度假村或者寺庙都可以。然后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静一静,打打坐。另外,在大城市里有很多佛教团体,你也可以去这些佛教团体里学习、打坐。如果星期天稍微有些时间,就不要在寝室里面打坐,方便的情况下,可以跟这些小规模的佛教团体一起诵经、打坐,这样你在大学期间学习佛法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建议这个时候还是以自己的学业为主,同时也兼顾打坐修行,这真的很重要。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大学里面的学生,内心非常浮躁。不仅浮躁,还有很多精神上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听到、看到大学里面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用一个既科学又实用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不仅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健康地度过大学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助益。所以学佛一定要学,但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业,我想这应该是可以圆融的。

主持人:要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没有办法实修的话就多闻思一些。

堪布:对,也可以的。

主持人:利用这个时间丰富自己,也是很好的机会。

堪布:是,如果没有时间正式地去打坐的话,平时听听佛教的课,看看佛教的书,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心静下来了以后再去学习,效果就不一样。

 

观众2:我也想问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有的老师可能会厚此薄彼,甚至是偏心眼。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的学生,感觉很痛苦却又无法表达出来,这时候该怎么办?

堪布: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三个步骤你可以去试一试,我想肯定会有帮助的。

第一,当你认为老师有点偏心、不公平的时候(实际上不一定),首先不要下定论,因为这种情况也许是自己的误解。尤其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时,如果当时没有处理好,那么当它再次发生时,由于自己心里已经有了这样的成见,就会导致更多的误解。老师的很多言行举止其实根本就不是针对你,也不是偏心,但是你就认为他不公平、不公正,很多这样的想法就会冒出来。这是因为之前内心已经有了这样的成见,它在发挥作用。所以,当你发现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的时候,先不要忙着下结论,要确定一下到底是不是这样,也许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第二,如果确定情况属实的话,就得想想,为什么老师对你不好,对他好呢?也许是你不听老师的话、学习不好,而他听老师的话、学习好。是不是这样的原因呢?如果是,那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创造这些条件,也可以更多地去听老师的话,学习上更努力一些,这样你和他不就一样了吗?老师从此以后也就不会偏心了。所以首先要在自身上找原因,看自己有没有出什么问题。

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毛病,就是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从来不会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否在自己身上,而是习惯性地去找对方的问题。

主持人:向外求。

堪布:是的。“是你不对!”“你凭什么这样?”我们会这么反应。但有些时候确实不是这样,人家可能没有这种想法,所以这些内省的方法都用得上。

第三,如果这些都确定了,自己没有什么做得不对,确实就是老师不公平。那这样的话,你不要希望去改变老师的行为、想法,因为这个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难;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否则自己的学习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即使老师有这样的问题也没关系,你就学习老师教给你的好的一面,尽量去消化不好的一面。当然,换作任何一个人,遇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都是不好消化的,这个没有那么容易。有一个消化的方法,你可以去看佛教里的一部论典,叫作《入菩萨行论》。

主持人:《入菩萨行论》?

堪布:对,《入菩萨行论》,你可以在网上搜。《入菩萨行论》里的安忍品,专门讲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样进行自我化解,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忍辱。

主持人:六度中的一个。

堪布:对,你去看看。它是偈颂的形式,原文有点难,但是有很多的注解和讲解。你一定可以在里面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用这些方法把它化解掉就没问题了,可以当它没发生过。

 

观众3: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想问一个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交流的问题。随着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断增加、接触的东西不断增多,有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类似于代沟的问题,认为自己的父母仍处于原地,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当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呢?谢谢。

主持人:总觉得父母是错的。

堪布: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其实很多儿女并非不爱他们的父母,他们非常爱父母,很孝顺。可是他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为了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而拌嘴、争吵,导致了很多的家庭矛盾。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上幼儿园、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有学习的压力,长大以后想法也变多了,各方面又新增了更多的压力,这就导致每个人的内心相对来说都比较浮躁,所以很容易发生争吵、产生矛盾。当然,我们平时对其他人都会注意一些,不敢随便发脾气、争吵,但因为父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所以平时就比较随便,问题的原因可能就是这样。

我想,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大乘佛教里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一部分,就是对我们的父母去修。我们要思维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然后感恩、报恩。如果不太想修菩提心、慈悲心的其他部分,那么就修这一部分也可以。这部分一定会让你重新感受到父母的恩德,对他们生起感恩之心。当然这不是在一天、两天之内能修成的,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当感恩心增长以后,你一定会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你一定会觉得,父母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每年好不容易见几次面,还跟父母争吵、让他们不开心,实在是不应该。我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和父母相处,好好地孝顺他们。从这方面去思考的话,我想可能会有效果的,你试一试吧。

主持人:其实就是跟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

堪布:对,毕竟父母年轻时候的生活方式、理念跟现在或多或少有些差别。父母因为爱儿女,认为一定要这样做才好,但实际上,过去的观念不一定适用于现在。他们年轻时大家都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放到现在也不一定非做不可,也许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代替。这就是因为观念不同而产生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解决办法就是多跟父母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跟父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沟通多了以后,父母一定会发现:哦,原来这样生活你会很开心、很幸福,然后他们也会接受你的观点。很多人认为,父母总是喜欢强加给我们一些东西。那他们为什么强加呢?就是因为他们特别爱我们,他们担心我们不这么做的话,以后的生活、婚姻、家庭等各方面会出问题。

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变,你可以不接受他们的观点,也未必要以他们年轻时候的方式去生活,但是你要多去和他们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

主持人:我们应该换位思考。

堪布:对。

主持人:父母这么做,说白了都是为我们好,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好。

堪布:是,那是肯定的。

 

观众4:有一个养儿防老的问题想向您请教,因为对我们这一代来说,这已经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困扰。我们虽然也很感激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但是有很多人注定在青年到中年这个阶段,没有办法陪在父母身边尽孝,我们担心父母会对我们有一些失望或者会感到委屈,所以想向您请教一下这个问题。

堪布:很多父母过去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他们可能也没有这样的要求。如果你一直都能够陪在父母身边,那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你也要学习、工作、成家,这些父母也会理解。如果你在读大学期间,每年能稍微抽一些时间去陪他们,这并不会影响你的学习,而父母也就满足了,感觉到儿女在关心他们。

老年人可能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物质方面,经济条件差一些的父母可能需要,但需要的也不会很多,你就尽量满足他们,最关键的还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我们平时不给父母打电话,有空的时候也不去看望他们,父母的内心肯定特别难受,几乎跟天塌下来了一样,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关心他们,什么事情都要独自去承担、去面对。因为人老了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内心会感到很痛苦。要消除这些痛苦,你天天到身边去陪他们也不太现实,但是你要多关心他们,有空的时候去看看,平时多给他们打电话、多沟通,这样的话,我想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主持人:谢谢您。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爱父母,但父母的生活重心却又寄托在我们身上,所以这是一个互相体谅的过程,我们要为父母多考虑。

堪布:对。说到他们的空虚问题,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让他们去学佛。如果他们愿意学佛的话,那他们的晚年又看到了一个新的希望,他们又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学佛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很充实,平时也不会那么孤单、空虚。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主持人:让他们知道,原来生命中还有其他事情可以让自己更加有奔头,然后努力把生命的重心转移到那上面,这其实是更重要的。

堪布:对。

主持人:非常感谢堪布的精彩解答,让很多现场的观众朋友们都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没错,父母、师长、朋友、恋人……他们都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正如堪布在《慧灯之光》里曾经说过的:生命的意义无外乎两个,第一是爱的付出;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心灵。

让我们用智慧和爱心来面对自己、面对他人。你,可以更幸福。也希望今天堪布的解答,能够帮助大家解开心中的疑惑,我们下一期《慧灯·问道》再见。谢谢堪布!

堪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