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人都需要了解佛教的世界观

(一)改变世界还是改变自心

作为人类,我们与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究竟是世界在影响我们,还是我们的心在影响世界?

普遍的认知是,世界在影响着我们。无论是否有信仰,有何种信仰,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乃至人生,都在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巨大影响。我们经常抱怨世界怎么不好,社会如何不公,某人怎样欺负我……这让我们活得很辛苦、很不开心,也给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带来诸多负面作用。这时候,我们应该去改变外界还是自己的内心呢?搞清楚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谁都希望世界风调雨顺,为自己带来正面影响,可以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世界常常对我们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逼得人走投无路。很多人无法抵抗负面影响而陷入绝望,以至于选择轻生。这是非常遗憾的!其实,这些问题有办法解决,根本不用丧失希望。

什么办法?去改变这个世界吗?我们能把整个世界改变,让地球的每个角落都顺应自己的心意吗?很难!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今后也不会有。我们能做的,唯有改变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当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变了,就等于世界发生了改变。

这一观点来自于佛教。在佛教的理论中,所有人都可以寻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佛教徒以虔诚的心去学习、修持佛法,非佛教徒同样可以使用佛教的这些方法。这就好比,某个宗教的成员研发出一种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患者会因为信仰不同而拒绝服用吗?不会的,这是两码事。我们不用考虑这个药是哪个宗教团体发明的,只要它有疗效,我们一定会接受。至于是否接纳这个信仰,则完全看各人的选择。因此,不信佛的人一样可以利用佛教的方法。

(二)如何学习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中蕴含许多人生哲学、超级心理学,以及各种各样的方法。概言之,佛教是一种方法论。

不少人喜欢谈论道理,一些宗教、哲学等人文学科也会提出很多理论,但往往很少讲怎样践行。因此,我们只知道这些理论很好,可是不清楚该如何落实到生活当中。佛教则不然,它首先宣讲理论,然后介绍实践的操作方法,最后让修行人亲身去体验。这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出一辙。很多时候,科学家们先提出一个理论,而后通过反复实验予以论证,若多次实验均告成功且结论一致,就可以证明这个理论正确无误。

释迦牟尼佛及众多的成就者,已经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最后验证结论的全过程。然而,我们普通人尚未经历这一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先学习理论,然后再去落实。

学习佛教的世界观同样如此。首先,要学习理论: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然后,若是对此理论认同就去实践,即通过佛教方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从中就能产生切身的感受。最后,亲身体会到结果确实如此:当我改变了心态,世界对我的影响就完全不同了,这就等于改变了世界。

二、内心与世界的关系

(一)相由心生与境随心转

1.何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佛教有两句为人熟知的经典用语,其一是“相由心生”。什么是“相”?诸如我们看到的建筑物、景色,听到的声音,接触到的物体等都叫做相,包括了人和大自然。“相由心生”的意思是,所有的相都是从内心产生的。

这是不是在讲唯心主义呢?不是,佛教既非唯心也非唯物。唯心和唯物是西方哲学的两个学派。但全世界所有文化中,并非只有唯心和唯物两种。佛教是在客观、公正地阐释:当人的心态改变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然后又会带给人何种感受。它是唯物、唯心还是唯识,那是学者们探讨的问题,我们普通人只需运用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方法来调整心态即可。

另一句为人熟知的佛教用语是“境随心转”。“境”指环境、外境,凡是我们看见、听见、接触到的一切都叫做境。“境随心转”,指环境会随着心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比如,我对某人或某个地方非常厌恶,这时如果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原来讨厌的外境就不再讨厌,反而会变得可爱。是外境变了吗?不一定。真正变化的其实是我的心。我们对世界的态度改变以后,它带给我们的感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有很多种选择,甚至有非常好的选择。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希望,还会意识到,糟糕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的心。

一言以蔽,佛教认为我们的心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

普通人以为,外面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者,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精神世界是主观意识,两者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我们的内心与世界之间,互相有很大的影响。就像照镜子时,自己的相貌会决定镜中所呈现的样子,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也是这样对应的。当心的状态非常糟糕时,我们看这个世界就会特别不顺眼:没有一个人能让我开心,也没有一样东西值得我留恋,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全世界每年都有许多人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了解心与外境的关系。我们的生命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倘若懂得善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则完全可以改变外面的世界。

2.引用《大方广佛华严经》说明

对于这个观点,佛经早已有过清晰的阐述,只是人们没有关注。没有信仰的人,觉得不需要关注宗教内容;有其他信仰的人,觉得这与自己的信仰无关,甚至可能会有一点排斥。因此,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佛经在讲什么。其实,里面蕴藏着许许多多我们用得上的智慧。

下面就援引《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下简称《华严经》)中的一段话,进一步讲解佛教的世界观。

 

三十三天中,所有诸天子,共同一器食,所食各不同。

 

佛教很早就提到外星人、外太空,讲了外星人的所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很多内容。天人就是不同于人类的另一种生命形式。如同人有非洲人、亚洲人、欧洲人等分类一样,天人也有不同的种类,居住于不同的世界。三十三天便是其中之一。

“三十三天中,所有诸天子”,这里是指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他们聚会时,共用同样的器皿进餐。按说同一器皿里的食物,味道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天人吃起来,味道却各不相同,有人觉得美味无比,有人觉得平淡无奇。

 

所食种种食,不从十方来,如其所修业,自然咸在器。

 

天人所吃的食物并非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地方,而是取自同一个器皿,为何他们吃到口中的味道却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每个人过去所做的业不同,因此食物会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味道。就像很多双胞胎,长相酷似,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也完全相同,可是性格不一样,长大之后的命运也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于各自的因缘不同。

 

菩萨亦如是,观察一切法,悉从因缘起。

 

菩萨也是一样的,他们观察万事万物,发现世间的一切都在随着因缘而变化。

例如,我们面对同一位老者,有人会感到亲切,有人却觉得反感。为何会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并非缘于这位老人的相貌,而是取决于各人与老人的因缘;因缘并不存在于老人的脸上,而是在每一位观看者的心中。如果老者是他的父母、亲戚或是恩人,加上他本身心存感恩,那么无论老人的年龄、相貌如何,他一看见就会心生亲切、喜悦和安全感。因为在他心里已将老人看作亲近之人。否则,若一切感受只是基于老人的长相,那么看到老者的所有人都应该产生同样的感觉。

通过这个例子,稍加思考就会明白,不同的人对老者的态度不一样,产生的感觉也迥然相异。由此可见,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状态的一种投影。对此,佛经用了非常深奥的道理予以阐述,这里我仅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简单加以分析说明。

当我们特别不开心的时候,即使去世界上公认的最美的地方旅行,也不会开心起来,甚至可能更不开心;当我们心情愉悦时,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会觉得山山水水美丽怡人。为什么会这样?大多数时候,美丽的环境能让我们开心,但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意识也即精神必须予以配合。一定要心里觉得景色美,它才是美丽的;假如心不配合、不认同,那么即使是人间天堂般的美景,也很难带来美好的感受。

任何时候,我们的心都必然会参与到对世界的感受中去,而且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我们愁眉不展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心灰意冷的时候,倘若能够稍加冷静,略微改变心态,世界就会慢慢散发出光芒,使我们重新燃起希望。

总而言之,“相由心生”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由于自己的心态,原本不存在的事物,对我而言却是存在的。“境随心转”则是,原本觉得糟糕的东西,当我转变心态后,发现它不再糟糕,甚至变得美妙了。

(二)改变心态即是改变世界

只要我们懂得改变自己的心态,这个世界就会随之改变。比如,当我们心情愉悦或是怀有慈悲心的时候,走在大街上,虽然看到的都是陌生人,但是每一张面孔都会给我们带来温暖和亲切。实际上,这不是别人带来的,而是自己心态调整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一些科学家发现,就如同大脑会发射脑电波那样,意识也可以放射出一种波——有人称之为意识波,它像电磁波、无线电波、雷达信号一样,一旦触碰到外面的物体,就被反射回来。人好比是一个发射器,发射出意识波;同时也是一个接收器,接收反馈回来的信息。如果我释放的是正面、善良的波,那么接收到的也是同样的信息,我会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可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极富价值,对人生非常满足。

前面讲了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理论阶段、实验阶段和报告阶段(或称结论阶段)。佛教的修行人也是这样做的。释迦牟尼佛首先亲身实验并将自己的感受广为传授,后来这些内容被集结成佛经。然后,佛陀的大弟子们根据佛陀的传授进行实验,自己得出实验成果之后再公之于众,从而留下了很多论典和书籍——这些不仅是理论,更是调整心态的方法。自从佛教诞生以来,在2500年以上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人亲身践行过这些方法,并且得到了与以前的成就者一样的结果。如今,我们若是将这些方法复制到自己身上,通过反反复复实验,必然也能取得同样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佛教调整心态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改变心态非常有意义,不仅令自己开心,还能给别人带去好心情。当我们心情愉快时,会不由自主地展露笑容,甚至主动对陌生人微笑、打招呼。试想,一个人正值心情郁闷之际,遇到了三五个人跟自己打招呼、微笑,说些关心的话,他一定会莫名地感到温暖,继而开心起来。可见,让一个人开心也不是很难,有时仅仅投以真诚的微笑和关爱的眼神就足矣。

可惜的是,我们已经习惯于关注自己的感觉,忽略他人的感受。这种情形若是持续下去,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冷漠。我们会觉得孤单无助,即使聚会时很多朋友围坐一堂,但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要去找谁。长此以往,我们心里便会累积大量的烦恼而无处倾诉。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受关注、孤独寂寞,甚至会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想要改变这些,必须学会转变自己的心态。外面的世界好也罢、坏也罢,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一时很难改变。就连太阳和月亮在日食、月食之际也会失去光芒,可见这个世界不会一直维持良好的状态。但是只要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就相当于世界永远变得美好了。

至于心态需要改变到何种程度,要看个人的需求。如果想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希望寻求解脱,那么需要很大程度地改变自心;如果只想缓解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需要改变的程度则不是很高。不过,虽然后者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也要付出一点努力,要付诸实际行动。

(三)嫉妒心要不得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真相。自古以来,凡夫最在乎的就是名声、利益、权力等外在的东西,我们总以为得到这些便能收获幸福快乐。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或者全球首富,就一定会很开心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在盲目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很多其他问题。其实名利能否带来幸福,需要心予以配合,倘若心里并不满足,还要追求更好、更高的目标,那么所得到的名利就不能让我们感到开心、幸福。所以,我们要将目光投向内心,去解决心里的问题。

在全国顶尖的大学里有这样一种现象:每个学生在中学时都是成绩最拔尖的,自我感觉非常好;但是进入大学后,除了少数人能维持靠前的排名,大多数人的排名肯定会下降。虽然他们和原来一样努力,成绩也很优秀,名次却被其他同学超越了。很多学生将这种变化视为沉重的打击,难以承受,痛苦不堪,严重的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久而久之,有的人变得萎靡不振,无法继续学习,最后只能退学。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为他们感到非常惋惜。事实上,他们可能并没有退步,成绩仍和原来一样好,却仅仅因为身边出现了更厉害的人,自己被超越,就开始产生负面的想法。

这就是心态的问题,具体讲就是嫉妒心。只要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特别不高兴。此时若是没有应对措施,就很可能做出糟糕的行为。有人因此阻止别人进步,有人甚至为此给同学下毒。这样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因为嫉妒心作祟,加之不会调整心态,加害者和受害者都失去了大好前途,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们本应是两名成绩优异、未来光明的年轻人。

不仅仅是学生,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有人比我好,我就不开心,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全世界70多亿人,我能样样排名第一吗?如果不懂得改变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即使拥有财富、地位,结果依旧无法摆脱痛苦,获得幸福。

我们若是懂得一些佛教的道理,当心里产生嫉妒时,就能立即认识到,并且明白任其发展的严重后果——这在佛经里讲得很清楚,那么我们一定会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此一来,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最终还是能够将其遏制住的。

应该怎样控制情绪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思考。举例来说,比如某个同事的车比我的高级,或者房子比我的宽敞,又或薪酬比我的优厚,我们普通人会不高兴,心生嫉妒。这个时候需要说服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别人薪水高跟我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把我的薪水扣给了他?当然不是。况且,即便我能在单位所有人中达到薪水最高、房子最大、车子最好,妄想也总会不断向外延伸,下一步我会希望在整个小区乃至更大的区域中拔得头筹。随着这个范围不断扩大,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我也就永远无法得到幸福。其实,别人过得幸福,是他们往昔行善积德的结果,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欢喜而非嫉妒,佛教称之为随喜。倘若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受到嫉妒心的干扰。

(四)在向外追求与控制欲望之间寻找平衡

大家必须要知道一个秘密。我们一直都认为,世界的好坏取决于物质本身,人的美丑取决于自身的长相。其实并非如此。人的美丑与长相本身固然有一点关系,但更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审美观决定的。美与丑、好与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除了一些人类所公认的共同价值观以外,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一些人认为是美丽的事物,在另一些人看来却可能是丑陋的。可见,衡量一个人美丽与否的尺子,根本不是这个人的长相,而是观看者心里的标准。这充分说明,世界是否美好,与外界的物质关系不大,是我们的意识亦即心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懂得了上述道理,就会明白: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外追求,去做该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则要控制欲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这样我们就不会过于辛苦。但是,如今大多数人在这两者之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这种失衡,导致人们的物质水平虽然极大丰富,但是幸福感却在持续下降。这是全世界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这难道不奇怪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反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焦虑和烦恼。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吗?显然不是!

实际上,真正主宰世界的造物主是我们的心。心指挥大脑,然后大脑帮助人类去制造各种高科技的产品。现代人如果不懂得控制欲望、调整心态,就会以极端负面的精神状态去操控高科技,轻而易举地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古人相对比较单纯,也没有现代科技这个工具,不可能像这样一下子毁灭世界。

现在很多大学只教授知识、技术等等大脑层面的技能,未开设与信仰有关的宗教课程。不讲宗教没问题,但是不教学生如何善用高科技、如何将其服务于人类等心灵层面的内容,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其实,人生哲理以及调节心态的方法,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年轻人若能掌握好这些,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未来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三、心中有佛法,才能与人分享

佛教的世界观有许多不同的层面,本文讲的只是最浅显的部分。尽管内容简单,我们佛教徒也必须要学习。

(一)佛教徒的当务之急是正确学佛

现在很多人自称是佛教徒,可这些所谓的佛教徒是什么样的呢?虽然对佛有一些信心,但是不懂佛教的哲理以及调整心态的方法,只知道烧香拜佛、念经持咒。烧香拜佛、念经持咒当然很好,可是仅仅依靠这些,难以解决内心的问题。我们在做这些善法的同时,很可能心里满是烦恼。比如以自私自利的心态烧香拜佛,遇到有人对自己不好,就希望佛祖惩罚对方,罚得越重越好;又如当别人烧了头香或高香,超过自己,马上闷闷不乐;再如大家一起念咒,报数时念得多的人会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念得少的人则不免怨天尤人……可见烧香拜佛、诵经持咒并不能直接解决内心的烦恼。大家不要幻想着,不断除贪嗔痴烦恼,仅凭烧香、拜佛、求佛,佛陀就能一下子把我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种奇迹是很难的!

我们之所以对学习佛法毫无兴趣,对烧香拜佛情有独钟,是因为我们认为烧香拜佛能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感情婚姻顺利;而佛教的理论和修行并不能让人发财,学了也没有用。

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只看重眼前的一点名和利,可谓是鼠目寸光。名利真的那么值得追逐吗?事实上,名利的魅力仅仅在于距离。当它们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时候极其美好,以至于令我们趋之若鹜;而当我们真正拥有时,它们则往往魅力尽失。通过学佛,我们才能明白这个秘密,然后在生活中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确实如此。

所以,佛教徒必须要知道到底什么叫学佛,这一点至关重要。大部分的佛经大家是能够读懂的,尤其是文学素养比较高的人。例如《华严经》,我相信大家可以明白字面意思的60%到70%,更深的含义可能不好理解。但如果不去看,连1%的内容都不会明白,根本不知道《华严经》在讲什么。现在的佛经既有纸质版又有电子版,随时可以在网上搜到,读起来非常方便。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很多佛教徒从未学佛,不明白佛教是什么。这是由于缺乏佛教的系统教育所导致的。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匮乏,没有人去系统地教授佛法。

如今,城市里寺庙的数量很多,但真正传讲佛法、提供精神食粮的寺院却寥寥无几,全世界几乎都是如此。每个寺庙都建有藏经楼,里面收藏着大量的佛经,可是这些经典被常年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渐渐地,佛经变成了“古董”,寺庙成为了“收藏家”。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去传讲佛法,人们根本无从知晓佛经的内容,以为佛经只能拿来念诵,不知道里面还有那么多人生哲理和实用方法,可以解决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以为佛教的唯一方法就是烧香拜佛,求释迦牟尼佛让我发财,等我发财之后给佛烧更多的高香,然后捐钱、修庙。可是佛陀根本不需要这些。

所以佛教徒必须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我们一定要争气,身体力行,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学习、修行。

(二)佛教愿无私帮助所有生命

当我们的心态改变了,不仅自己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可以帮助很多人,让他们也感到开心幸福。

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也许是金钱方面,也许是精神方面。全世界每年自杀的人数之多令人震惊,而大部分的自杀都是出于精神方面的问题,很少是由物质匮乏导致的。当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个目标和希望,认为通过努力总有一天能赚到钱,那时一定能变得幸福,所以不会轻易放弃;但是在拥有物质以后,人们会发现这些并非如想象般美好,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于是,他们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幸福,有人因此患上抑郁症,乃至走上绝路。

我们若是掌握了佛教调整心态的方法,就一定能帮助到他们。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享给他们,无论对方是唯物论者还是异教徒。佛教从来不会把异教徒当成“异类”,因为我们发菩提心的对象不是局限于佛教徒,而是面向全人类乃至所有生命。他不信佛没关系,但他心里的问题不能不去解决。我们可以把方法告诉他,让他自己选择是否去尝试,我们不会强求的。

佛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之一,我们尊重并理解所有宗教,不排斥更不会诽谤任何宗教。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不同,信仰、价值观自然也不一样,不可能将全世界所有人的信仰统一起来。佛教就像一个超市,顾客来购买所需要的物品,超市就卖;顾客不买,超市也不会强迫。同样,当有人需要佛法时,我们不会根据对方的身份加以选择,只要他能接受,我们都乐于与之分享。

在科技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面临着环境、心灵等重重危机,其中尤以心灵危机最为严重。佛教有很多好的内容,佛教徒一定要深入地学习、修行,然后本着奉献的精神将其分享给全世界,用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一、人人都需要了解佛教的世界观

(一)改变世界还是改变自心

作为人类,我们与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究竟是世界在影响我们,还是我们的心在影响世界?

普遍的认知是,世界在影响着我们。无论是否有信仰,有何种信仰,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乃至人生,都在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巨大影响。我们经常抱怨世界怎么不好,社会如何不公,某人怎样欺负我……这让我们活得很辛苦、很不开心,也给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带来诸多负面作用。这时候,我们应该去改变外界还是自己的内心呢?搞清楚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谁都希望世界风调雨顺,为自己带来正面影响,可以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世界常常对我们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逼得人走投无路。很多人无法抵抗负面影响而陷入绝望,以至于选择轻生。这是非常遗憾的!其实,这些问题有办法解决,根本不用丧失希望。

什么办法?去改变这个世界吗?我们能把整个世界改变,让地球的每个角落都顺应自己的心意吗?很难!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今后也不会有。我们能做的,唯有改变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当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变了,就等于世界发生了改变。

这一观点来自于佛教。在佛教的理论中,所有人都可以寻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佛教徒以虔诚的心去学习、修持佛法,非佛教徒同样可以使用佛教的这些方法。这就好比,某个宗教的成员研发出一种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患者会因为信仰不同而拒绝服用吗?不会的,这是两码事。我们不用考虑这个药是哪个宗教团体发明的,只要它有疗效,我们一定会接受。至于是否接纳这个信仰,则完全看各人的选择。因此,不信佛的人一样可以利用佛教的方法。

(二)如何学习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中蕴含许多人生哲学、超级心理学,以及各种各样的方法。概言之,佛教是一种方法论。

不少人喜欢谈论道理,一些宗教、哲学等人文学科也会提出很多理论,但往往很少讲怎样践行。因此,我们只知道这些理论很好,可是不清楚该如何落实到生活当中。佛教则不然,它首先宣讲理论,然后介绍实践的操作方法,最后让修行人亲身去体验。这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出一辙。很多时候,科学家们先提出一个理论,而后通过反复实验予以论证,若多次实验均告成功且结论一致,就可以证明这个理论正确无误。

释迦牟尼佛及众多的成就者,已经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最后验证结论的全过程。然而,我们普通人尚未经历这一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先学习理论,然后再去落实。

学习佛教的世界观同样如此。首先,要学习理论: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然后,若是对此理论认同就去实践,即通过佛教方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从中就能产生切身的感受。最后,亲身体会到结果确实如此:当我改变了心态,世界对我的影响就完全不同了,这就等于改变了世界。

二、内心与世界的关系

(一)相由心生与境随心转

1.何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佛教有两句为人熟知的经典用语,其一是“相由心生”。什么是“相”?诸如我们看到的建筑物、景色,听到的声音,接触到的物体等都叫做相,包括了人和大自然。“相由心生”的意思是,所有的相都是从内心产生的。

这是不是在讲唯心主义呢?不是,佛教既非唯心也非唯物。唯心和唯物是西方哲学的两个学派。但全世界所有文化中,并非只有唯心和唯物两种。佛教是在客观、公正地阐释:当人的心态改变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然后又会带给人何种感受。它是唯物、唯心还是唯识,那是学者们探讨的问题,我们普通人只需运用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方法来调整心态即可。

另一句为人熟知的佛教用语是“境随心转”。“境”指环境、外境,凡是我们看见、听见、接触到的一切都叫做境。“境随心转”,指环境会随着心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比如,我对某人或某个地方非常厌恶,这时如果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原来讨厌的外境就不再讨厌,反而会变得可爱。是外境变了吗?不一定。真正变化的其实是我的心。我们对世界的态度改变以后,它带给我们的感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有很多种选择,甚至有非常好的选择。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希望,还会意识到,糟糕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的心。

一言以蔽,佛教认为我们的心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

普通人以为,外面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者,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精神世界是主观意识,两者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我们的内心与世界之间,互相有很大的影响。就像照镜子时,自己的相貌会决定镜中所呈现的样子,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也是这样对应的。当心的状态非常糟糕时,我们看这个世界就会特别不顺眼:没有一个人能让我开心,也没有一样东西值得我留恋,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全世界每年都有许多人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了解心与外境的关系。我们的生命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倘若懂得善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则完全可以改变外面的世界。

2.引用《大方广佛华严经》说明

对于这个观点,佛经早已有过清晰的阐述,只是人们没有关注。没有信仰的人,觉得不需要关注宗教内容;有其他信仰的人,觉得这与自己的信仰无关,甚至可能会有一点排斥。因此,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佛经在讲什么。其实,里面蕴藏着许许多多我们用得上的智慧。

下面就援引《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下简称《华严经》)中的一段话,进一步讲解佛教的世界观。

 

三十三天中,所有诸天子,共同一器食,所食各不同。

 

佛教很早就提到外星人、外太空,讲了外星人的所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很多内容。天人就是不同于人类的另一种生命形式。如同人有非洲人、亚洲人、欧洲人等分类一样,天人也有不同的种类,居住于不同的世界。三十三天便是其中之一。

“三十三天中,所有诸天子”,这里是指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他们聚会时,共用同样的器皿进餐。按说同一器皿里的食物,味道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天人吃起来,味道却各不相同,有人觉得美味无比,有人觉得平淡无奇。

 

所食种种食,不从十方来,如其所修业,自然咸在器。

 

天人所吃的食物并非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地方,而是取自同一个器皿,为何他们吃到口中的味道却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每个人过去所做的业不同,因此食物会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味道。就像很多双胞胎,长相酷似,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也完全相同,可是性格不一样,长大之后的命运也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于各自的因缘不同。

 

菩萨亦如是,观察一切法,悉从因缘起。

 

菩萨也是一样的,他们观察万事万物,发现世间的一切都在随着因缘而变化。

例如,我们面对同一位老者,有人会感到亲切,有人却觉得反感。为何会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并非缘于这位老人的相貌,而是取决于各人与老人的因缘;因缘并不存在于老人的脸上,而是在每一位观看者的心中。如果老者是他的父母、亲戚或是恩人,加上他本身心存感恩,那么无论老人的年龄、相貌如何,他一看见就会心生亲切、喜悦和安全感。因为在他心里已将老人看作亲近之人。否则,若一切感受只是基于老人的长相,那么看到老者的所有人都应该产生同样的感觉。

通过这个例子,稍加思考就会明白,不同的人对老者的态度不一样,产生的感觉也迥然相异。由此可见,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状态的一种投影。对此,佛经用了非常深奥的道理予以阐述,这里我仅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简单加以分析说明。

当我们特别不开心的时候,即使去世界上公认的最美的地方旅行,也不会开心起来,甚至可能更不开心;当我们心情愉悦时,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会觉得山山水水美丽怡人。为什么会这样?大多数时候,美丽的环境能让我们开心,但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意识也即精神必须予以配合。一定要心里觉得景色美,它才是美丽的;假如心不配合、不认同,那么即使是人间天堂般的美景,也很难带来美好的感受。

任何时候,我们的心都必然会参与到对世界的感受中去,而且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我们愁眉不展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心灰意冷的时候,倘若能够稍加冷静,略微改变心态,世界就会慢慢散发出光芒,使我们重新燃起希望。

总而言之,“相由心生”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由于自己的心态,原本不存在的事物,对我而言却是存在的。“境随心转”则是,原本觉得糟糕的东西,当我转变心态后,发现它不再糟糕,甚至变得美妙了。

(二)改变心态即是改变世界

只要我们懂得改变自己的心态,这个世界就会随之改变。比如,当我们心情愉悦或是怀有慈悲心的时候,走在大街上,虽然看到的都是陌生人,但是每一张面孔都会给我们带来温暖和亲切。实际上,这不是别人带来的,而是自己心态调整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一些科学家发现,就如同大脑会发射脑电波那样,意识也可以放射出一种波——有人称之为意识波,它像电磁波、无线电波、雷达信号一样,一旦触碰到外面的物体,就被反射回来。人好比是一个发射器,发射出意识波;同时也是一个接收器,接收反馈回来的信息。如果我释放的是正面、善良的波,那么接收到的也是同样的信息,我会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可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极富价值,对人生非常满足。

前面讲了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理论阶段、实验阶段和报告阶段(或称结论阶段)。佛教的修行人也是这样做的。释迦牟尼佛首先亲身实验并将自己的感受广为传授,后来这些内容被集结成佛经。然后,佛陀的大弟子们根据佛陀的传授进行实验,自己得出实验成果之后再公之于众,从而留下了很多论典和书籍——这些不仅是理论,更是调整心态的方法。自从佛教诞生以来,在2500年以上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人亲身践行过这些方法,并且得到了与以前的成就者一样的结果。如今,我们若是将这些方法复制到自己身上,通过反反复复实验,必然也能取得同样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佛教调整心态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改变心态非常有意义,不仅令自己开心,还能给别人带去好心情。当我们心情愉快时,会不由自主地展露笑容,甚至主动对陌生人微笑、打招呼。试想,一个人正值心情郁闷之际,遇到了三五个人跟自己打招呼、微笑,说些关心的话,他一定会莫名地感到温暖,继而开心起来。可见,让一个人开心也不是很难,有时仅仅投以真诚的微笑和关爱的眼神就足矣。

可惜的是,我们已经习惯于关注自己的感觉,忽略他人的感受。这种情形若是持续下去,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冷漠。我们会觉得孤单无助,即使聚会时很多朋友围坐一堂,但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要去找谁。长此以往,我们心里便会累积大量的烦恼而无处倾诉。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受关注、孤独寂寞,甚至会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想要改变这些,必须学会转变自己的心态。外面的世界好也罢、坏也罢,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一时很难改变。就连太阳和月亮在日食、月食之际也会失去光芒,可见这个世界不会一直维持良好的状态。但是只要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就相当于世界永远变得美好了。

至于心态需要改变到何种程度,要看个人的需求。如果想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希望寻求解脱,那么需要很大程度地改变自心;如果只想缓解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需要改变的程度则不是很高。不过,虽然后者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也要付出一点努力,要付诸实际行动。

(三)嫉妒心要不得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真相。自古以来,凡夫最在乎的就是名声、利益、权力等外在的东西,我们总以为得到这些便能收获幸福快乐。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或者全球首富,就一定会很开心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在盲目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很多其他问题。其实名利能否带来幸福,需要心予以配合,倘若心里并不满足,还要追求更好、更高的目标,那么所得到的名利就不能让我们感到开心、幸福。所以,我们要将目光投向内心,去解决心里的问题。

在全国顶尖的大学里有这样一种现象:每个学生在中学时都是成绩最拔尖的,自我感觉非常好;但是进入大学后,除了少数人能维持靠前的排名,大多数人的排名肯定会下降。虽然他们和原来一样努力,成绩也很优秀,名次却被其他同学超越了。很多学生将这种变化视为沉重的打击,难以承受,痛苦不堪,严重的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久而久之,有的人变得萎靡不振,无法继续学习,最后只能退学。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为他们感到非常惋惜。事实上,他们可能并没有退步,成绩仍和原来一样好,却仅仅因为身边出现了更厉害的人,自己被超越,就开始产生负面的想法。

这就是心态的问题,具体讲就是嫉妒心。只要别人比自己好,心里就特别不高兴。此时若是没有应对措施,就很可能做出糟糕的行为。有人因此阻止别人进步,有人甚至为此给同学下毒。这样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因为嫉妒心作祟,加之不会调整心态,加害者和受害者都失去了大好前途,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们本应是两名成绩优异、未来光明的年轻人。

不仅仅是学生,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有人比我好,我就不开心,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全世界70多亿人,我能样样排名第一吗?如果不懂得改变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即使拥有财富、地位,结果依旧无法摆脱痛苦,获得幸福。

我们若是懂得一些佛教的道理,当心里产生嫉妒时,就能立即认识到,并且明白任其发展的严重后果——这在佛经里讲得很清楚,那么我们一定会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此一来,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最终还是能够将其遏制住的。

应该怎样控制情绪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思考。举例来说,比如某个同事的车比我的高级,或者房子比我的宽敞,又或薪酬比我的优厚,我们普通人会不高兴,心生嫉妒。这个时候需要说服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别人薪水高跟我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把我的薪水扣给了他?当然不是。况且,即便我能在单位所有人中达到薪水最高、房子最大、车子最好,妄想也总会不断向外延伸,下一步我会希望在整个小区乃至更大的区域中拔得头筹。随着这个范围不断扩大,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我也就永远无法得到幸福。其实,别人过得幸福,是他们往昔行善积德的结果,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欢喜而非嫉妒,佛教称之为随喜。倘若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受到嫉妒心的干扰。

(四)在向外追求与控制欲望之间寻找平衡

大家必须要知道一个秘密。我们一直都认为,世界的好坏取决于物质本身,人的美丑取决于自身的长相。其实并非如此。人的美丑与长相本身固然有一点关系,但更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审美观决定的。美与丑、好与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除了一些人类所公认的共同价值观以外,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一些人认为是美丽的事物,在另一些人看来却可能是丑陋的。可见,衡量一个人美丽与否的尺子,根本不是这个人的长相,而是观看者心里的标准。这充分说明,世界是否美好,与外界的物质关系不大,是我们的意识亦即心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懂得了上述道理,就会明白: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外追求,去做该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则要控制欲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这样我们就不会过于辛苦。但是,如今大多数人在这两者之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这种失衡,导致人们的物质水平虽然极大丰富,但是幸福感却在持续下降。这是全世界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这难道不奇怪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反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焦虑和烦恼。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吗?显然不是!

实际上,真正主宰世界的造物主是我们的心。心指挥大脑,然后大脑帮助人类去制造各种高科技的产品。现代人如果不懂得控制欲望、调整心态,就会以极端负面的精神状态去操控高科技,轻而易举地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古人相对比较单纯,也没有现代科技这个工具,不可能像这样一下子毁灭世界。

现在很多大学只教授知识、技术等等大脑层面的技能,未开设与信仰有关的宗教课程。不讲宗教没问题,但是不教学生如何善用高科技、如何将其服务于人类等心灵层面的内容,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其实,人生哲理以及调节心态的方法,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年轻人若能掌握好这些,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未来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三、心中有佛法,才能与人分享

佛教的世界观有许多不同的层面,本文讲的只是最浅显的部分。尽管内容简单,我们佛教徒也必须要学习。

(一)佛教徒的当务之急是正确学佛

现在很多人自称是佛教徒,可这些所谓的佛教徒是什么样的呢?虽然对佛有一些信心,但是不懂佛教的哲理以及调整心态的方法,只知道烧香拜佛、念经持咒。烧香拜佛、念经持咒当然很好,可是仅仅依靠这些,难以解决内心的问题。我们在做这些善法的同时,很可能心里满是烦恼。比如以自私自利的心态烧香拜佛,遇到有人对自己不好,就希望佛祖惩罚对方,罚得越重越好;又如当别人烧了头香或高香,超过自己,马上闷闷不乐;再如大家一起念咒,报数时念得多的人会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念得少的人则不免怨天尤人……可见烧香拜佛、诵经持咒并不能直接解决内心的烦恼。大家不要幻想着,不断除贪嗔痴烦恼,仅凭烧香、拜佛、求佛,佛陀就能一下子把我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种奇迹是很难的!

我们之所以对学习佛法毫无兴趣,对烧香拜佛情有独钟,是因为我们认为烧香拜佛能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感情婚姻顺利;而佛教的理论和修行并不能让人发财,学了也没有用。

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只看重眼前的一点名和利,可谓是鼠目寸光。名利真的那么值得追逐吗?事实上,名利的魅力仅仅在于距离。当它们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时候极其美好,以至于令我们趋之若鹜;而当我们真正拥有时,它们则往往魅力尽失。通过学佛,我们才能明白这个秘密,然后在生活中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确实如此。

所以,佛教徒必须要知道到底什么叫学佛,这一点至关重要。大部分的佛经大家是能够读懂的,尤其是文学素养比较高的人。例如《华严经》,我相信大家可以明白字面意思的60%到70%,更深的含义可能不好理解。但如果不去看,连1%的内容都不会明白,根本不知道《华严经》在讲什么。现在的佛经既有纸质版又有电子版,随时可以在网上搜到,读起来非常方便。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很多佛教徒从未学佛,不明白佛教是什么。这是由于缺乏佛教的系统教育所导致的。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匮乏,没有人去系统地教授佛法。

如今,城市里寺庙的数量很多,但真正传讲佛法、提供精神食粮的寺院却寥寥无几,全世界几乎都是如此。每个寺庙都建有藏经楼,里面收藏着大量的佛经,可是这些经典被常年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渐渐地,佛经变成了“古董”,寺庙成为了“收藏家”。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去传讲佛法,人们根本无从知晓佛经的内容,以为佛经只能拿来念诵,不知道里面还有那么多人生哲理和实用方法,可以解决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以为佛教的唯一方法就是烧香拜佛,求释迦牟尼佛让我发财,等我发财之后给佛烧更多的高香,然后捐钱、修庙。可是佛陀根本不需要这些。

所以佛教徒必须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我们一定要争气,身体力行,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学习、修行。

(二)佛教愿无私帮助所有生命

当我们的心态改变了,不仅自己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可以帮助很多人,让他们也感到开心幸福。

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也许是金钱方面,也许是精神方面。全世界每年自杀的人数之多令人震惊,而大部分的自杀都是出于精神方面的问题,很少是由物质匮乏导致的。当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个目标和希望,认为通过努力总有一天能赚到钱,那时一定能变得幸福,所以不会轻易放弃;但是在拥有物质以后,人们会发现这些并非如想象般美好,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于是,他们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幸福,有人因此患上抑郁症,乃至走上绝路。

我们若是掌握了佛教调整心态的方法,就一定能帮助到他们。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享给他们,无论对方是唯物论者还是异教徒。佛教从来不会把异教徒当成“异类”,因为我们发菩提心的对象不是局限于佛教徒,而是面向全人类乃至所有生命。他不信佛没关系,但他心里的问题不能不去解决。我们可以把方法告诉他,让他自己选择是否去尝试,我们不会强求的。

佛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之一,我们尊重并理解所有宗教,不排斥更不会诽谤任何宗教。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不同,信仰、价值观自然也不一样,不可能将全世界所有人的信仰统一起来。佛教就像一个超市,顾客来购买所需要的物品,超市就卖;顾客不买,超市也不会强迫。同样,当有人需要佛法时,我们不会根据对方的身份加以选择,只要他能接受,我们都乐于与之分享。

在科技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面临着环境、心灵等重重危机,其中尤以心灵危机最为严重。佛教有很多好的内容,佛教徒一定要深入地学习、修行,然后本着奉献的精神将其分享给全世界,用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