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21.11.18

密宗幻身的修法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修法,但宁玛派更强调虹身。幻化身有清净和不清净两种分别,清净的幻化身和虹身是差不多的。如上所讲,修大圆满时虽然从未观想过唐卡,但在其证悟到炉火纯青之际,顿时就可以显现出五方佛的坛城。这时便可见到一切外境都是清净的现象,身体也开始逐渐变成虹光身。此虹光身可以直接带到佛的果位,最后成为佛的报身。

2021.11.17

从一般佛教徒的角度而言,世间与出世间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工作、家务、事业与学佛之间并没有矛盾。如果发生了冲突,也只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协调好其间的关系,而不是佛教的原因。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制定在家人必须放弃世间去学佛的要求;对于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高层修行人来说,世间与出世间才是相互对立的,这样的修行人不会参与世间的事务,只能纯粹地去修行。如果从这种高度来要求,就不能去做世间的工作。但我们属于这种层次的修行人吗?我想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吧!

2021.11.16

世俗菩提心有两种:一是愿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愿获得佛的果位,这样的念头叫做愿菩提心;不但心里有这样的愿望,而且去实践六度万行,这就叫做行菩提心。

2021.11.15

迷执自缠缚,了达假名智, 菩提非近远,三世理非有。 如果我们有了迷惑和执著,就会因为这些迷惑和执著的纠缠而作茧自缚,自己把自己束缚在轮回当中不能解脱,如果了达任何东西都是虚幻的假名,那就是智慧。 从佛的境界来说,因为近、远、上、下、左、右、好、坏、清净、不清净、众生、佛等所有一切都不存在,没有任何戏论,都是空性大光明,所以菩提离我们既不近,也不远,非近也非远。 另外一种简单的解释是说: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从来都没有离开菩提,所以菩提不会离我们很远;同时,因为我们本人就是菩提,所以也不能说近,只有两个物体之间才谈得上远近,自己和自己是没有远近距离的。 “三世理非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就实实在在的真理而言,都不存在,都是虚幻。

2021.11.14

世俗人所想象的清净和不清净,是相对的,不成立的。而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述最终剩下的法界、如来藏,就只有用“清净”一词,因为我们的语言准确性不高、精确度不够,所以只好如此。本来如来藏没有任何污垢,没有任何不清净的现象,所以这样表述也没错。 当有一天我们感悟到真正的清净时,就能像禅宗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能切身体悟到其中的含义。

2021.11.13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就不懂得随顺,因为自己吃素,就要求全家都必须吃素,所以经常在家里闹出矛盾,搞得全家都不愉快。其实,我们也可以随顺家人,吃三净肉或肉边菜,然后逐渐地引导对方取舍因果。但不能为了随顺家人,就去杀鸡、杀鱼、吃海鲜,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所以不能让步。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诸如性质恶劣的杀、盗、淫、妄、酒等行为,会对众生构成极大伤害,就不能毫无原则地随顺。除了这类事情以外,还是尽力随缘。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随顺众生是不对的。

2021.11.12

什么是随喜?一般居士的概念是拿点钱做功德就是随喜,这样虽然有随喜的意义,但并不是随喜的定义。真正的随喜,是当看到别人行善或闻思修行时,不仅心中没有嫉妒,反而生起欢喜心。也就是说,在见到他人做功德时,就如同是自己做一样地感到欣喜,这才是真正的随喜。

2021.11.11

不同佛经讲“四依法”时,顺序有点不一样,有些先讲“依法不依人”,有些先讲“依义不依语”,但实质内容都是一样的。 按照《大涅槃经》的顺序,“四依法”具体包括: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不论经典还是论典,只能依靠意义,而不能依靠语言。第三,依智不依识。只有佛所证悟的智慧,才是可以依靠、相信、依止的。除了佛的境界以外,凡夫与登地菩萨的“识”(八识、六识等)都不可靠,都不能相信。因为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它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全都是错误的;第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2021.11.10

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观点,也就是“我执”。它是一种没有根据的、盲目的执著。这种执著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既不是父母教的,也不是老师传授的,它来源于“无明”。有了无明,就有了我执。从光明的如来藏到现在的烦恼是有一定过程的,这个过程在密宗里讲得很清楚,而在显宗里就讲得不是很清楚。总的来说,万法的本性是光明,但由于其他因素,产生了很细微的念头,这种念头本身就是执著,这就叫法我执。有了这个法我执,也就有了人我执;有了我执以后,就产生了贪、嗔、痴等烦恼。有了这些烦恼,人就会去造业,造善、恶的业。有了业以后,就形成了山河大地等等外境。

2021.11.09

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杀生的罪过无穷无尽。不要说无始以来,就是这一世,从出生到现在,杀生的罪过也有很多,足够将我们赶向地狱,放生就是最好的对治力。同时还要发心:从此以后,决不故意去杀害众生!如果有这样的决心,则一定能够清净杀生的罪过,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不能这样下决心,也可以选择部分生命。譬如说从今天起,生生世世不杀蛇或不杀泥鳅,若能这样发誓并且放生,就可以清净我们无始以来到现在杀蛇、杀泥鳅的罪过,但杀其他生命的罪过却不能清净。

2021.11.08

修密宗是否一定要双修呢?大圆满根本不需要、也从来不强调双修。不了解的人以为所有藏密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修气脉明点在密法里只占有一小部分,但即便是这一小部分,也不是普通男女修的。所以,对凡夫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修法。大圆满不强调双修,一个大圆满的修行者,从初修加行到最后成就之间是不需要修气脉明点的,并认为这其实没什么用,因为大圆满有更好的方法可证悟空性。以后如有机会正式学密法,并读到藏密的经论,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这种见解才是正确的。

2021.11.07

现在我们虽然是凡夫,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若能将自己的问题置之度外,首先考虑众生的解脱,为众生修行,那么,自利就会自然而然成办,不用单独去做。如果为众生修行,不为自己修行,自己便不能成就的话,那么释迦牟尼佛是不会成佛的。因为,自从发了菩提心以后,他再也没有为自己着想过,但事实上他却成就了。这说明,如果我们能够舍弃自私心,一切就都会圆满。 只是我们自己放不下,始终都将自利置于首位,而最终也只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利己做不到,利他同样做不到,自他二利都化为泡影;相反的,佛陀彻底地放下了自私心,一心一意投入到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没有求自己的解脱,而最终他却成了佛,圆满了自他二利。由此可知,菩提心自身就有这样的能力——不求自己的解脱也可以得解脱。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