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24.12.31

生命不仅仅是今生的几十年,而是找不到开始,也看不见结束的漫漫长途。生命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哪怕到了耄耋之年,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与追求。生而为人,有思考的能力,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白白蹉跎,等到来世换了一个身体以后,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思考能力了。我们务必抓住这次机会,扭转生命的方向,结束自己的痛苦,同时还要转变别人的人生方向,让更多的人学佛、修行、成佛,是我们来此世间的伟大使命。

2024.12.30

如果想拒绝痛苦,就要去拒绝它的因,而不要去拒绝它本身。实际上,当我们勇敢地面对痛苦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痛苦了。如果能勇敢地面对痛苦,会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降低痛苦的程度;其次可以在痛苦中学会认识轮回的真相,并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2024.12.29

很多人深有体会,平时上师说成千上万次,不如一次打击刻骨铭心。所以,亲历无常和痛苦,反而成了进步的阶梯,成了生命旅途中的重要里程碑与转折点。

2024.12.28

傲慢的山顶,留不住功德的清泉。傲慢心是发菩提心与证悟的最大阻碍。作为佛陀的后学者,我们应放下世间的身份、地位,放下傲慢心。

2024.12.27

佛陀讲过:所有的脚印中,大象的脚印最殊胜;所有的观念当中,无常的观念最殊胜。 有一种大象走路非常小心翼翼,绝不会走到悬崖、险滩或其他危险的地方。如果循着这种大象的足迹走,一定非常安全。同样,如果对无常有所准备,一旦无常来临,就不会过于痛苦。

2024.12.26

无论好的念头,不好的念头,都是从因缘而产生。凡是有因有缘而产生的,都是短暂且变化无常的。

2024.12.25

佛陀不是万能的,他不能改变众生的业力,当我们自己业力成熟的时候,佛也没有办法。佛唯一的办法,是事先教育我们:尊重因果,断恶行善,闻思修行,解脱成佛。

2024.12.24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本来就有肉体的痛苦,如果精神再去抗拒,不但不能解决痛苦,反而会苦上加苦。若能以开放的心胸接纳痛苦,反而有助于减轻乃至化解痛苦,让我们的心智逐渐增强,在突破痛苦的过程中,修行境界也会慢慢提升。

2024.12.23

证悟有很多层次,最高的证悟,是释迦牟尼佛的果位。菩萨一地,也是非常殊胜的证悟境界。对我们来说,达到这两种境界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至少可以有一个初步的证悟。初步的证悟,是对空性有一定的体会,不是理论上的了解,也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而是切身的体验。达到这一点,并不算太难。如果把外加行和内加行修得比较好,就很容易得到这样的体验。

2024.12.22

虽然对初学者来说,菩提心有一定的距离,但如果具足勇气,依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训练,就一定可以做到。

2024.12.21

佛陀的人生哲理,可以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等任何地方,这就是佛法融入生活。其前提,就是长期的打坐修行,训练我们现在这颗不自在的心。

2024.12.20

当我们深深体会到幸福不在外面,就在自己的内心,并掌握了寻找幸福的方式以后,无论贫富贵贱,无论顺逆盛衰,都不会动摇内心的轻松自在、自由逍遥。有了这种内在的自由以后,随时随地都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才是真正永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