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上师教言
2025.04.06

无常的修法可以赐予我们精进修持的动力,对修行是非常有帮助的。从善根的角度来讲,很多人都觉得念佛、烧香、拜佛有很大功德。这些虽然是有功德,但都不如修无常殊胜。佛在经中亲口宣说,哪怕是在一弹指的短短时间里修无常,所得的善根也远远超出长期烧香、磕头的善根。

2025.04.05

虽然菩萨也修四禅八定,也修空性、大光明,但最基本的修法,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2025.04.04

我们不要过度地把生存条件提升到非常复杂的程度。因为一旦升级,就根本无法降级,甚至不能停留在一个级别,降级就会更难受、更痛苦。只有不断升级,才能获得短暂的满足,这完全是自讨苦吃的无义之举。所以,在梦幻般的世界里,不要做永久的计划。要调整心态,懂得主次。

2025.04.03

修四禅八定是否为解脱道,要视其如何修来定夺。如没有开悟,而仅仅是修四禅八定,就不是解脱道。这样修的结果,是往生到色界和无色界,而色界和无色界还是在轮回中。但如果在证悟空性的基础上修,就是解脱道,而且是修解脱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步。

2025.04.02

中观派认为,所有的物质、精神,都是假有、虚无、如幻如梦的。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万法无我、空性光明;而在世俗谛当中,仍然要惧怕烦恼,要谨慎取舍。他们认为,如果菩提心或空性见等因缘具足,则烦恼也可以转为道用,否则虽然万法不成立,是空性,却好似蛇的形象一般也会伤人。

2025.04.0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不但合理,也对人类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无论是从学术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我们都没有理由否定因果。尤其作为佛教徒,更应尽力取舍因果。如果有意无意,或者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因无明烦恼而做出一些违背因果的事,也一定要懂得忏悔。

2025.03.31

每个人必须得面临死亡,而何时何地死亡也不一定,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人的生命非常短暂,所以不要作过度长远的打算。

2025.03.30

在修行刚开始的时候,感受会很强烈,随着时间的延续,感受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杂念也会纷纭而至。所以,在杂念生起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放松,而要立即开始重新观察思维。 修行当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安住在这种境界当中;其次是要从侧面去监督我们的心。

2025.03.29

刚出生时,我虽然有了这个身体,但是,作为婴儿的我是没有自理能力的,不可能依靠自己活下来,是母亲养育了我,而没有让我死去。这是赐予生命的恩德。

2025.03.28

用凡夫的感官结论来否定佛陀的观点是非常幼稚的。我们要相信,人的智慧是可以升级的。升级以后,就可以发现很多凡夫感官所看不见的东西。就像科学家的显微镜可以呈现微观世界的景象一样,佛陀的超凡智慧,也可以照见前世后世与因果规律。

2025.03.27

在我们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后,也不是要立即不上班、不处理家务、放弃世俗的一切,只要对世间没有贪执之心,就可以在做世间工作的同时进行修行。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不但与平时的工作没有冲突,在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或者与他人发生利害冲突的关键时刻,真正的修行人反而会处理得更加完美。

2025.03.26

虽然作为一介凡夫,我自己都不得不流转于轮回之中,自然我也不会享有太多的幸福、具备很深的善根,而且令众生离苦得乐的能力也是很微弱的,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愿意把所有的善业和幸福都送给母亲。